周珂
摘 要: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加入學箏隊伍。各地的古箏藝術中心紛紛開展了成人古箏教學,但大部分機構是繼續沿用教學效率較低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探究現代成人古箏集體課教學模式,提高成人學生古箏方面的技能和素養,提高成人古箏課的教學效率很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 成人教育 古箏集體課 課程設計
一、成人古箏學習的特點
(一)成人學習更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成人學習者明確自己學習古箏的目的,更具有學習的自覺性。成人學習者大都獨立生活,具有贍養父母和撫養兒女的能力,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學習古箏對他們來說是真正的個人興趣所在,是對生活樂趣的挖掘,是一門自娛自樂的藝術。他們不需要考級,或者參加比賽以求獲得好成績。他們學習古箏,是純粹因為被古箏優美的音樂吸引,想通過習箏打開中國傳統音樂的審美大門,為生活挖掘更多的樂趣。正是因為學習目的的純粹性,他們的學習更具主觀性、獨立性。
(二)成人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聯想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成人對于語言指令的理解力更強,他們通過教師的講解能更快更好地抓住重點并且消化理解,對自己遇到的問題也能更準確地向教師反饋。
(三)成人手部力量比兒童要大,但手部肌肉沒有兒童靈活。成人的身體已經基本發育成熟,手部的肌肉力量基本適應古箏彈奏時所需的條件。但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手部肌肉的靈活度會開始下降,手指缺乏獨立性,總之一般成人在學習古箏彈奏時手部靈活度不如兒童。
(四)成人有社會生活情感閱歷,音樂審美能力較強。演奏音樂,光靠技術彈奏只能稱之為“匠”。好的音樂作品需要演奏者的藝術加工才有生命力。成年人因為有社會生活經歷,能夠充分調動想象力與聯想力,激發豐富的情感,理解樂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成人練琴時間不夠,沒有足夠精力維持練習強度。大部分成年人有工作,也有社會活動、生活事務要處理,練琴時間很難保證,再加上前期沒有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練琴效率不是很高。此時,如果練習強度長期跟不上教學進度要求就會容易讓成人繼續學習的信心不足。
二、開設成人集體課的優越性
現今大部分培訓學校的器樂教學都沿用傳統的一對一形式,古箏課也不例外。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發現,在古箏教學中,特別是基礎技法技能課中,大課的形式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優勢明顯。
(一)有效節約教學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古箏藝術越來越走近人民的生活,對人民文化娛樂生活產生不可小視的作用,學箏隊伍越來越壯大。如果沿用傳統的一對一教學形式,那么同樣的知識可能一天內要重復好幾遍,浪費時間,影響教學質量。采用古箏集體課的形式,教師一次面對數名學員,節省了精力,提高了教學質量,節省了教學資源。例如在古箏學習初期,一般學員會經歷很長時間的基本功學習階段,這些相同的基礎課程通過大課教授,一次可以面向幾十個學生,大大節約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二)改善學習氛圍,提高學員學習積極性。學習氛圍很重要,課堂氣氛是學生在課中情緒、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綜合體現,它和課上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不少教師對課的量、密度和課堂的組織教學抓得較緊,但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的意義沒有足夠的認識。有的人重視追求課堂組織的嚴密性,忽視學生在課堂上心境和情緒的變化,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一般在集體課上,學生都有競爭心理,不甘人后。老師可利用這種心理,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古箏入門容易,但堅持難,想要在日復一日的枯燥中堅持下來,除了自己的意志力外,還需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調適,營造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很重要。成年人本身有繁雜工作,練習時間較少,很容易半途而廢。在集體課中,學生可以一起學習,一起應對困難,互相促進,取長補短。這種互動良好的學習氛圍無疑讓成年人學習者在枯燥的基礎積累期保持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根據多年的成人古箏教學經驗,筆者認為集體課對成人保持端正的學習態度有一定的幫助,成人上一對一的小課,個別學員會因個人原因懈怠或者因為練習不足隨意缺課。集體大課能增強課堂的嚴肅性,集體課上課時間固定,不能隨意缺課,學員會較嚴肅對待課堂,這種端正的學習態度能從課堂上認真學習知識延續到課后完成練習任務,對古箏學習大有裨益。
三、成人集體課的設計
古箏集體課是由專業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悟性、努力程度等因素,安排多名程度相近的學生在同一指定課時內,由教師制定統一的教學計劃和大綱,對教學內容進行一次示范講解演奏,并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成人集體課可以根據成人的學習特點進行優化設計。
(一)分階段實行集體課與一對一教學模式,多手段進行個性輔導。在古箏基礎學習中,新的基礎技法內容可以由教師統一進行細分講解,同時由于此階段學員的彈奏存在很多共性問題,教師完全可以在集體課堂上一一示范講解。復習回課時可以進行一對一回課,采用學員個人學習記錄手冊加強師生溝通,教師對學員出現的個性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并給出課后練習指導建議。成人學員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一般能較好地把握教師的指導建議。這種分階段轉換教學方式,多手段進行個性輔導的方法,既在新知識講解階段節省了精力,又在回課階段實現了個性化輔導。
(二)運用現代互聯網手段,追蹤學員學習進程。古箏演奏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課程,學員課后練習也很重要。學員手部肌肉記憶養成過程中,課后練習占很重要的部分。如果學員在課堂上沒有正確地理解技法,在課后練習中沿用錯誤的彈奏方法,養成錯誤的彈奏習慣,就需花費較大時間精力來糾正。課后追蹤學員的練習情況很有必要。現今互聯網發達,師生可以有多種手段保持課后溝通,比如微信、QQ,成人學員可以用手機或者其他設備錄下自己的彈奏發給教師,教師隨時隨地都可以及時糾正學員的一些問題,同時學員通過觀看自己彈奏的視頻也能反觀自己的問題。遇到有學員出現典型性的問題或者個別學員練習情況良好的視頻,教師可以發到成人學員的群里,加強學員之間互相討論。經筆者實測借助互聯網手段追蹤學員課后練習情況,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三)注重運用符合成人審美習慣的流行箏曲。成人學員選擇學習古箏的目的大多是自娛自樂,而隨著學習過程逐漸艱苦,越來越需要學員犧牲大量的時間精力練習,沒有學習熱情很難堅持下去,維持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學習的熱情除了古箏獨特的魅力外,還需要及時進行成果反饋讓學員逐漸建立對古箏音樂的熱愛。旋律優美、較為簡單的流行古箏曲既符合成人審美習慣,又能讓成人學員輕松彈奏好,這種適時的反饋能激勵學員持續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
(四)適當補充音樂審美等理論課,加強學生審美體驗。成人學員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聯想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在古箏教學中,彈奏出的任何一個具有音高、音量、音色的聲音,從其外表上來看,是以手與樂器為協調、相互作用的工作機制所造成的。但從本質上來看,美好聲音的產生,其中包含的是一種雙向的審美情感體驗活動,它是由思想感情產生的審美體驗到藝術實踐,再由實踐性的機體活動變為更高層次的音樂審美心理活動。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發掘音樂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體驗音樂中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音樂的審美實踐與創造中逐步豐富。
古箏藝術與其他知識學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現音樂,恰當地引入與古箏教學相關的文化內涵,如古箏音樂作品產生的文化背景、歷史時代、作曲家介紹等非常重要。這些相關文化知識的融入,有助于學生體驗古箏作品的豐富內涵和思想感情,把握古箏樂曲的表現形式及特定影響力。
教師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音樂審美理論知識為審美體驗做輔助。除了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外,還可以帶領學生廣泛鑒賞風格相異各民族音樂、中西音樂等。不停留在譜面上,不局限在中國傳統民族音樂,豐富學生的鑒賞審美體驗。
綜上所述,成人古箏教學的意義重大,教學模式特殊。只有摸索出一套針對成人特點的古箏教學模式,才能使更多的成年人加入學習古箏、學習音樂的隊伍中。
參考文獻:
[1]胡菁菁.對成人古箏教學的思考與其執法教學的探索[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9.
[2]閆昱著.論手風琴“小組課”與“集體課”的優化組合[J].赤峰學院報,2008(6).
[3]李利颯.論古箏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銅陵學院學報,2008(2).
[4]王嵐嵐.論古箏集體課教學的可行性[J].藝術探索,2005(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