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黃勇明
摘 要: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學前教育的日益重視,學前教育專業隨之成為熱門專業,在當前學前教育事業大發展的熱潮中,高職院校如何提升辦學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已成為其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主要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提高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我國幼教師資的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專業 人才培養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一)高職院校肩負我國幼教師資培養的重任。
新時期的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質量要求日益提高,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優質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已是大勢所趨。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學質量主要取決于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幼教師資培養的主要單位之一,其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合格幼兒教師的重任。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有利于我國幼教師資隊伍的進一步提升及我國幼教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培養優質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口碑。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歷本位思想深入人心,學生與家長對高職院校大多不認同。如果高職院校能為準幼兒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其人才培養的質量就會有所提高,高職院校將為社會不斷輸送優質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高職院校良好的口碑將隨之樹立。良好的口碑會吸引更多且優質的生源,優質生源的獲得有利于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辦學質量,這種良性循環對高職院校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與高職院校口碑的樹立都有所裨益。
二、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
(一)生源問題。
1.生源空間小。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生源主要來源于普高畢業生及中職或中專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雖然來源較廣,但由于受學歷本位思想的影響,該專業近年來連年面臨招生計劃數無法完成的困境,無法與本科院校競爭。
2.生源質量差。
筆者發現高職院校在實際辦學中,當完成不了招生任務時,大多采取降分錄取的辦法。幼兒教師具有特殊性,學前教育專業招生時要求應較多,如良好的心理品質、藝術基礎、體形等,但基于招生難的現實情況,該專業招生時對生源質量毫無要求,導致生源質量嚴重下降,使高職院校面臨生源數量下降、質量也下降的雙重困境。
3.生源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由于社會對男幼師的觀念存在誤區,且目前幼師工資較低,導致男生不愿報考學前教育專業。一些男生即使被分配到學前教育專業也會在入學后轉專業,在目前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男生人數比例極小。然而據調查可知當前幾乎每所幼兒園對男幼師的需求都是大量存在的,社會需要男幼師與男生不愿報考學前教育專業的矛盾已成為高職院校的又一招生難題。
(二)師資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
部分高職院校由于受經費的影響,在實行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時不能聘請一些優秀的專業教師擔任講師,往往他們是從本校挑選一些教師進行授課[1]。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任課教師有學前教育背景的人數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教師是跨學科的,而且大部分教師的學歷達不到相應的要求。簡言之,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是相當缺乏的,且師資力量十分薄弱,這影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不利于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
2.“雙師型”教師缺乏。
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即成為“雙師型”教師[2]。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大多直接從學生角色轉化成教師角色,沒有深入幼兒園觀察了解幼兒園實際需要具備哪些素質與能力的幼兒教師,部分教師僅僅是照本宣科,難以與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相聯系,日常教學如同紙上談兵。
(三)課程問題。
1.課程設置理念陳舊。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課程設置理念。傳統課程設置理念只強調教材的作用,往往根據書本內容傳授學科知識,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果[3]。課堂上,教師照本宣科,書本知識與現實嚴重脫節。除此之外,很多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仍然開設傳統課程,對適應學前教育專業與時俱進的課程,如“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幼兒園教育評價”等沒有開設。
2.課程結構不合理。
從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顯露出缺乏整合性與獨特性,重技能輕理論,有些學校雖意識到課程結構不合理,進行調整,但沒有對癥下藥,而是簡單地增減課程,導致課程內容龐雜、體系混亂,再加上缺乏相應的師資和專業理論的指導,造成其優勢喪失、資源浪費,培養出的學生在技能方面不如中職生,在理論方面不如本科生。
3.主攻科目不明,“萬金油”式學習。
社會要求幼兒教師要博學多才,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課時往往存在什么都要學,但是什么都學不好的問題。這讓學生的學習充滿困惑,學生的學習變成為了學而學,導致三年學習結束后學生什么都會一點,但是什么都不精通,最終走上工作崗位無法獨當一面。
(四)教學設備的問題。
1.教學設備不完善。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該專業對琴房、舞蹈房、畫室、聲樂室等有一定的要求。然而,一些高職院校受到資金的限制,難以為該專業配備足量的設備。學前教育熱使高職院校紛紛逐年擴大該專業的招生數,該專業學生數量的不斷增長與設施配備不健全的矛盾阻礙了優質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進一步培養。
2.教學設備使用不充分。
部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設施配備不完善,加之其對練琴時間的嚴格限制,嚴重挫傷學生練琴的積極性,制約學生在鋼琴技能上的發展。據筆者了解,舞蹈室和聲樂室為方便管理,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只將其使用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課下沒有專業教室練習,這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教學設備不健全且使用不充分,不僅造成教學設備一定程度的浪費,而且阻礙學生藝術技能的發展。
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
(一)拓展生源空間,優化生源質量和性別結構。
1.拓展生源空間。
除普高畢業生、中職或中專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以外,一些在幼兒園工作的卻想提升學歷的幼師或者想開辦幼兒園的各界人士都可成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潛在的生源之一。
2.制定報考學前教育專業的條件。
學校在招生時,應該堅守最低分數線。除分數應達到一定水平外,至少還應具有一項藝術背景(如鋼琴、繪畫、舞蹈、書法等)或具備一定級別的英語水平(雙語幼師培養方向)。對于肢體有明顯殘疾而導致無法學習鋼琴或舞蹈的學生,勸說和指導其更換其他專業[4]。
3.改善學前教育專業報考學生的性別結構。
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招生時性別雖不設限,但報考的男生寥寥無幾。高職院校若想打破學前教育專業招男生困難的局面,就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向學生和家長突出學前教育專業對男生的迫切需求,鼓勵男生自愿報考,突破以往僅靠調劑才能招到男生的僵局;其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市場需求調查的基礎上,實行訂單式培養,把招生和就業環節結合起來,以明確的就業前景激發考生的報考熱情[5]。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通過多種渠道引進優秀教師。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資大部分是沿襲舊統從高校選拔優秀畢業生。然而,高校優秀畢業生雖然擁有專業的知識儲備,可是缺乏幼兒園工作經驗。基于此,筆者認為,除從高校引進優秀畢業生之外,還應該引進具有學前教育背景或擁有多年幼兒園工作經驗的人才。
2.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首先,高職院校應鼓勵學前教育專業授課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到幼兒園觀察并參加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同時與園長保持密切的聯系與溝通,做到及時了解幼兒園對幼兒教師的具體要求,從而樹立正確的幼兒教師教育觀,在今后的授課過程中密切聯系實際,確保培養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真正為社會所需;其次,可以從幼兒園聘請優秀的幼兒教師定期前來學校為學生開展有關幼兒園工作經驗的講座,幫助在校學生了解真實的幼兒園;再次,高職院校可以聘請優秀的幼兒園園長擔任本專業的外聘教師,優秀的幼兒園園長長期在幼教一線工作,不僅擁有專業的學前教育知識而且兼具豐富的幼教工作經驗,真正做到將理論知識與幼兒教學實際相結合。
(三)課程設置科學化。
1.更新課程設置理念。
高職院校應及時了解學習國家發布的系列教育方針、政策,切實更新教育理念。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以往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現象。針對一些院校課程設置陳舊的問題,我們可選派專業負責教師到幼兒園考察,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適時引進新理念,開設新課程。
2.調整課程結構。
不同層次的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應有所區別,與中職學校相比,高職學生理論知識更系統厚實,而與本科院校相比,職業技能與素養更勝一籌[6]。基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理論課程與技能課程的開設比例應均衡化。理論課以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課程為主要內容,技能課以鋼琴、聲樂、舞蹈、美術等課程為主要內容。做到在課程設置方面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和學生未來工作實際需要,同時也顯示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特色,既彌補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薄弱的不足,又彌補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理論知識匱乏的不足。
3.因材施教,培養“一專多能”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
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決定了該專業課程豐富多彩,然而博學多才的要求導致的結果是學生什么都學,卻什么都學得不精。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生源復雜,學生的藝術背景和文化水平各不相同。對此,在學生剛入校時,高職院校應該了解學生的藝術背景、興趣愛好和文化課水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科學的分班,并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確保每一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博學的同時有一項屬于自己的專長。
(四)教學設備的增加與合理運用。
1.加強教學設備的建設。
學前教育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也不同于本科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高職院校應該立足自身特色。與中職相比,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理論知識應當更系統更扎實,而與本科院校相比,才藝技能更勝一籌。由于該專業的特殊性,該專業學生才藝技能的培養離不開相應的教學設備,琴房、舞蹈房、畫室等都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設施。高職院校應該大力投資建設完整的教學設施,確保學生課下練習與課上學習有效銜接,使學生藝術技能的培養有良好的硬件設施的支持。
2.充分利用教學設施。
高職院校應該取締對琴房、畫室、聲樂室等場地的使用限制,應在課余時間免費向學生開放。為了避免學校對學生損壞器材的擔憂而阻止學生使用相關設施,高職院校可以采用實名登記的辦法,學生使用琴房、畫室、聲樂室等都應實名登記,并詳細登記進出相關教室的時間。學校可以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給經濟有困難的學生,聘用這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對琴房、畫室、聲樂室等進行管理,這樣既可解決非工作時間相關教室的管理問題,充分發揮教學設施的作用,又可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
四、結語
如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正逐漸成為我國幼教師資的主力軍,雖然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影響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模和質量。但是,隨著家長、政府和教育部門對學前教育的日益重視,我國已逐漸將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提上日程,我國高職院校紛紛在改進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高職院校將會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來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4(8)(下).
[2]張潔清.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8(22).
[3]李春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問題與改革探討[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VOL36(10).
[4]楊淑雯.高職院校準幼兒教師職前培養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云南經濟管理學院為例[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3.
[5]茍萍.論男性幼兒教師培養的困境與突破[J].宜賓學院學報,2009(9).
[6]陳愛梅.王紹明.鄭傳芹.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特色發展的思考[J].職業教育旬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