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剛 潘瑤
摘要: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返城后未正規就業的上山下鄉老知青,以及“五七工”、“家屬工”等群體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之后,在黑龍江省已沒有制度性養老保障的城鎮社會群體,有的主要是超過規定退休年齡的城鎮老年居民、其他單位長期臨時工、部分具有城鎮戶口無土地保障的原鄉鎮企業職工、效益不好自然解體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相關人員,以及其他男60周歲、女55周歲以下的城鎮戶籍人員。用歷史的眼光分析以上這些群體,其中大部分人員在我國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時都具備相應的參保條件,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參保。因此,他們的養老保障問題可以定義為基本養老保險歷史遺留問題。
關鍵詞: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問題思考
一、關于城鎮老年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問題
城鎮老年居民與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以及“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不同,他們從未在體制內工作過,因此,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及相關單位從未賦予過他們以制度性的養老保障權益。但是在市場經濟時期家庭保障逐漸弱化的形勢下,作為既沒有土地養老保障又沒有制度性養老保障的社會群體,按照建立“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能貫通、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總體目標,他們的養老保障問題應當得到解決。解決的理想方式,就是將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延伸至這些群體。這是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目標的一個重要步驟,同時也是“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向“國民公共養老保險”演變的一個自然過程。具體辦法就是將他們“還原”到“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制度實施初期,讓他們按城鎮個體勞動者辦法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本金及利息。與“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不同的是,他們的繳費應當完全由個人承擔,并不能享受相應的繳費“打折”優惠,同時補繳利息的利率應當高于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低于GDP增長率。
對于無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城鎮老年居民,也可以采取按月發放養老補貼的辦法解決他們的養老保障問題。養老補貼標準可以通過將繳費參保人員未來所能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總額進行成本核算后“折現”的辦法確定。具體核算辦法是將有能力繳費人員按平均余命年計算所享受的基本養老金總額與參保時按規定所繳納的全部費用之差,再加上適當利率的折現因素之后,按平均余命年均攤至每月。通過這種方式確定的按月發放的養老補貼,本質上也是基本養老金。從理論上看,一個享受養老補貼的城鎮老年居民在余命年內所享受的養老補貼總額應當與參保繳費人員所享受的基本養老金總額減去繳費成本后的凈值相當。這樣,在總量上一個領取養老補貼的城鎮老年居民,與繳費后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城鎮老年居民,最終所享受的基本養老保障權益也就基本相當了。
養老補貼由于是將基本養老保障權益由“期值”變成“現值”,是未盡義務先享受權利,因此,所需費用由公共財政支付更為合適,但可以由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代為發放。養老補貼標準應當按照正常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機制,根據工資增長率、GDP增長率以及物價指數等相關因素進行適當調整。
二、關于未達到規定退休年齡人員參保繳費問題
其他具有城鎮戶口的男60周歲、女55周歲以下未達到規定退休年齡的未參保自由職業者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嚴格來說他們在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時也都具備按城鎮個體勞動者辦法參保的條件,但由于當時政策宣傳、經辦能力、個人思想認識等方面原因,這些人員都未納入到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因此,他們的未參保問題也屬于基本養老保險歷史遺留問題。按照建立“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能貫通、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總體目標的要求,可以允許這部分人員從“統賬結合”制度實施時按城鎮個體勞動者參保繳費辦法補繳相應費用及利息后,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為了避免“道德風險”,同時也為了實現對先期按規定參保繳費人員的公平公正,補繳利息的利率應當高于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低于GDP增長率。
以上人員按規定補繳完前期的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本金及利息后即可按正常規定參保繳費,繳費年限滿15年且達到規定退休年齡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三、關于其他單位長期臨時工基本養老保障問題
從理論上看,其他單位長期臨時工的養老保障責任主體應當是用人單位,但是在計劃經濟時期絕大多數用人單位都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些人員的養老保障問題。按照建立“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能貫通、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總體目標的要求,對于其中已經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也可以允許他們按照城鎮個體勞動者辦法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具體納入辦法與城鎮老年居民相同。與城鎮老年居民相比,該群體一直在其他單位工作,因此,作為這些人員養老保障責任主體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承擔一定的責任。對于其中無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超過規定退休年齡的其他單位長期臨時工,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也應當給予他們制度性的養老保障,具體來說就是為他們發放養老補貼。
對于尚未達到規定退休年齡的其他單位長期臨時工,可以允許他們按照相關規定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本金及利息后納入統籌范圍。前期所補繳的費用,可以按城鎮個體勞動者辦法執行;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正常繳費后,應當按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的辦法執行,單位繳費基數可按本單位所用全部長期臨時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確定。
以上幾個群體的養老保障問題解決后,黑龍江省就基本實現了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今后對于按有關規定應參保而未參保人員,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強化監督監察機制,督促相關人員及時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當然,解決基本養老保險歷史遺留問題,特別是要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必須要付出相應的成本。但是這些成本不能完全由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承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公共財政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基金方面的責任主體。因此,應當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對養老保險基金兜底機制的作用,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的過程中提前做好公共財政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