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艷茹 王瑞瑜 劉晨思 喬偉欣
摘要:P2P網絡借貸在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已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近期跑路事件不斷,表現出在監管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監管法律不健全、監管主體的缺失、行業組織的作用不明顯。因此,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對監管提出了健全法律體系、構建統一的監管格局及引入市場機制等建議,期望對P2P借貸監管體系的建設有輔助作用。
關鍵詞:P2P借貸;監管主體;行業組織;市場機制
P2P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一種信貸,這種信貸模式源于孟加拉國鄉村銀行。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各種媒體的宣傳,它的名氣越來越大,P2P已經從一個晦澀的專業名詞發展成為大眾熟知的投資理財途徑,并且它借助互聯網和時下流行的020模式實現了行業的快速崛起。
一、我國P2P借貸發展情況及其運行特點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首次提出了“中國目前正處于經濟結構改革轉型的關鍵時候,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方式就是互聯網”這個概念,此后在多次重要會議場合中都有提及。在互聯網改革的大背景下,P2P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部分,越來越受到重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初,我國P2P網貸平臺數量達2 935家,其中在運營平臺數量為2 023家。廣東省累計平臺數量已經達到了500家,居于全國之首。
P2P的快速崛起為一些小微型企業以及個人借貸提供了便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這種經濟模式也有自身的缺陷。2014年和2015年P2P借貸平臺的數量如雨后春筍般增長,隨后跑路事件接連發生。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全國問題網貸平臺數量1 157家,約占全行業平臺總數的30%。
目前,我國的P2P借貸主要有三種模式,即純線上P2P模式、純線下P2P模式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P2P模式[1]。由于我國的征信體系不健全以及監管立法的滯后,純線上的P2P模式還處在初級的發展階段。純線下的P2P模式一般是由早期的P2P公司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公司進行經營,這些公司的資金比較雄厚,能夠承擔較高的運營成本。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P2P模式是指,在線下有實體經營店供客戶進行體驗,線下實體店將資金需求的信息放在互聯網上,通過線上經營連接資金需求者與投資者完成債權債務關系的建立。這就在相對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同時提高了公司的利潤點。高息吸儲是P2P公司的又一重要特點。P2P公司的存款利率一般能達到10%,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出約8%。運營過程中,P2P公司能夠高效實現借款人與投資人的債權匹配,將借款人的需求通過線上方式進行展示與籌集資金,當資金籌集夠時就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在支付過程中引入第三方支付能夠更好保證投資人的資金的安全。
如今P2P跑路事件接連發生,相關部門對于投資人的的資金去向無法追蹤,給投資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嚴重的影響了大眾對P2P行業的信心,也影響了和諧社會的建設。出現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行業監管的問題。
二、國內P2P借貸行業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監管主體的缺失
P2P借貸行業對于中國的金融體系來說是一個新的名詞,但從根源上說它是從我國的民間借貸發展而來的。在P2P借貸在我國迅速發展的階段,由于沒有相應的法律體系,許多相關的部門對P2P借貸的監管僅僅只是嘗試性的,并且這些監管部門都是原有金融領域的監管部門。2015年12月28日,銀監會牽頭制定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并于7月18日發布了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但是在《辦法》中僅僅闡述了P2P中存在的風險,但并沒有實際明確監管的主體及職責。由此可見,當前我國P2P行業的監管還處于真空狀態。
(二)監管法律不健全
早期的P2P借貸屬于民間借貸的一種形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推廣,P2P借貸出現了線上經營模式并發展了第三方支付的方式。由于我國缺少完整的民間借貸法律體系,對于民間借貸的許多行為都沒有明確的規范,加之互聯網將這一灰色地帶的無限制放大,使得法律監管的缺失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由于P2P借貸行業在我國的發展速度極快,引起社會各界對行業監管的重視。我國對于借貸行業的監管只能依據原有的民間借貸法律,法律體系的滯后性和不統一性等問題越發突出。
(三)行為監管的落后
從P2P借貸的本質上看,規范的網絡借貸平臺只是一種信息中介,它不參與利益的分配與風險的分擔,所以對P2P網絡借貸進行審慎監管的意義不大。但是它涉及到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所以監管方式的選擇應當以消費者的利益為核心,即行為監管。然而在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中一直是審慎監管處于核心地位,行為監管處于輔助地位,發展也比較滯后。
(四)行業組織的作用有限
P2P網絡借貸行業屬于相對市場化且金融性較弱的行業,從國際經驗來看,行業組織在這類行業的監管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的P2P監管體系中,行業自律組織一直未能發揮作用。從同類型的行業經驗來看,行業自律組織一般屬于政府監管的一個附屬組織,只有在政府監管組織的領導和指導下才能發揮作用。但我國現有的監管體系不健全,行業自律組織也沒有成為一個能夠獨立的、民間的監管機構,因此行業自律組織也沒有發揮其實質性的作用,也沒有受到市場的重視。雖然我國現有許多的P2P行業組織,但其擺設作用大于其自律的作用。隨著具有明顯的官方色彩的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的設立,各界給予了厚望,其實是希望其具有類似于監管機構的部分監管職能,而非真正的行業自律。
三、對我國P2P網絡借貸監管的幾點建議
我國的P2P借貸的發展如此迅速,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還存在著以上諸多的問題,因此在參考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完善法律體系
目前我國的P2P監管的相關法律體系還不健全,因此,首先應當梳理現有的法律法規,整理出適合P2P監管的相關法律,建立健全基礎性法律;同時,應當完善民間借貸和融資擔保的相關法律,明確什么行為是合法的、什么行為是違法的,只有明確了這些才能使P2P借貸行業選擇正確的道路;最后還需加大對違法借貸行為的懲處力度,以保證P2P借貸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構建統一的監管體系
在我國現有P2P網絡借貸行業的監管中,監管主體及職責的不明確造成了監管的缺失和混亂。解決辦法就是構建統一的監管體系,即銀監會承擔起監管P2P借貸的主要職責,人民銀行、工商、通信、網監部門、地方金融主管部門等在一定協調機制下基于各自職責參與協作監管,以形成全面、統一、多維的監管視角,實現中央與地方分工明確、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約的監管格局。
(三)引入市場機制,加強對投資人權益的保護
P2P網絡借貸平臺是一種網絡中介機構,參與主體眾多,涉及到各方面的切身利益。設立市場準入門檻,能夠保證平臺的持續經營,規范第三方的借貸行為與相關聯業務,確保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同時,還應加強平臺的信息披露,建立經營指標與風險指標,明確對投資人不公平待遇的懲處辦法,切實保證投資人的權益。
(四)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
政府應健全關于行業組織的相關法規,理清政府監管與行業組織監管之間的關系,培育行業組織在監管中發揮作用。在加強行業組織自身建設的同時,社會各界還應對行業組織進行整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正規的、代表行業利益的民間監管組織,更好發揮其在搭建監管部門與平臺企業之間橋梁、協調和監督P2P借貸行為以及規范和促進行業發展中的作用。
李克強總理講話中對P2P的發展前景評價是“形有波動,勢仍看好”。在可預見的未來,P2P行業會用它自身的強大社會功能,在金融乃至整個市場當中發揮更加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