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傳媒研究院,上海 200093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上海 200093)
我國藝術品產業鏈與經濟發展的互動問題研究
傅冰
(上海出版傳媒研究院,上海 200093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上海 200093)
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一部分,藝術品市場已經在中國得到迅速發展。本文以藝術品產業鏈發展與經濟發展互動的角度來分析藝術品產業鏈存在的問題,認為二者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而藝術產業鏈的發展除了受經濟發展的影響之外,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加大平臺建設,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快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將是未來藝術品產業鏈發展的重點。
藝術品產業鏈;經濟增長;互動
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一部分,藝術品市場近幾年在中國得到迅速的發展。藝術品消費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藝術品產業鏈存在的問題也逐漸引起學者及行業專家的關注。
完整的藝術品產業鏈是指以藝術品交易為中心,包括畫廊、美術館、拍賣行、文交所等主體服務機構,以及藝術品鑒定、評估、抵押、典當、保管、保險、裝裱、印刷、出版、物流等配套服務機構,甚至延伸到藝術品金融服務領域。
處于產業鏈上游的是“生產藝術品”的藝術家,他們不斷地創造作品,并將這些作品資源進行開發獲得收益。處于產業鏈中游的是提供藝術品交易的機構,如畫廊、美術館、拍賣行、文交所等,它們通過辦展,并提供網上預展服務,獲得展覽收益;或將藝術作品印制成拍賣畫冊,獲得印刷收益;也可與出版社合作推出各種藝術圖書、藝術光碟等形式來獲得版權收益等等。處于產業鏈下游的是藝術衍生品市場及相關配套服務機構。這些機構可以大量開發商業藝術影像產品、進行藝術品攝影、名家藝術品復制等,或通過數字掃描技術來仿制名家畫作,從而將藝術品和藝術衍生產品轉變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也可提供資金支持,擴大藝術品市場的經營規模,使投資者獲得融資收益。
1、藝術品產業鏈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近幾年,受經濟形勢低迷影響,全球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額呈現出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中國藝術品市場整體發展呈現穩步上升趨勢(見圖1),藝術品交易總額已經從2009年的1201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2130億元②。從近三年藝術品交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看,藝術品授權經營和原創工藝美術品交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見表1、圖2)。
藝術品消費及投資的迅猛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1)增加藝術品消費的需求。作為居民購買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藝術品消費將逐漸成為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省市地區人群的日常消費支出,尤其是中低端產品的市場未來前景廣闊。2014年“青年藝術100”北京啟動展數據顯示,89%的年輕藝術家作品成交價格在6萬元以下,同比增長了20%④。從2015年全球藝術品市場拍賣的結果來看,近一半的交易是以低于1234美元的價格成交⑤。可見,價格比較親民的藝術品還是有很大的市場需求的。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長,以及文化素養的提升,中低端藝術品消費支出將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圖1 近幾年中國藝術品成交總額變化圖

圖2 藝術品行業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率比較

表1 2011—2014年我國藝術品市場各行業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③(%)
(2)拉動藝術品投資需求。當前,在我國財富快速增加的同時,由于居民可投資資產選擇非常有限,而藝術品資產的高收益率也顯示出投資者對藝術品的偏愛。黃雋(2014)認為,近10年來,藝術品資產的收益遠遠高于股票市場。中國藝術品價格與房價出現了相似的軌跡,均呈現收益率較高的特點。隨著藝術品價格的快速上漲,藝術品持有人名義財富的增加也會導致投資或投機的需求增加。一般情況,機構投資者與高端人士會配置5%的資產進行藝術品投資,在中國,高端藝術品的需求約為6萬多億元⑥,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大。
(3)帶來更多的間接效應。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市場對藝術金融化的需求成為熱點問題。藝術品市場一旦借助于金融資本,必將給產業鏈上的相關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如藝術授權產業、藝術金融產業、藝術文創產業等等,甚至還包括配套服務行業。韓順法(2010)認為,藝術品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的直接效應遠遠小于它所引致的間接效應,后者是前者的2.63 倍。藝術產業鏈的發展不僅會帶來就業率的增加,其潛在的引致效應將可能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如雅昌集團,其將印刷和藝術品行業連接在一起,通過中華藝術品圖文數據庫,打通了整個藝術品投資的產業鏈,開創出一種全新的“傳統印刷+IT技術+文化藝術”的商業模式,成功地再造了企業的盈利模式,拉動了產業經濟的增長。
2、經濟環境對藝術品產業發展的影響
經濟的發展,當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有助于藝術品消費主體的文化素養、藝術感悟力和藝術鑒賞力的提升。在相同條件下,人們的財富越多,文化精神的需求就越大。宏觀經濟水平及財富狀況是決定藝術品價格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經濟走弱時,對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打擊也是巨大的。例如,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經濟空前高漲,很多富豪不惜花費巨資在全世界大量收購世界名畫。但是,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的破滅,經濟嚴重下滑,這些投資損失慘重。所以,藝術品投資市場同股票投資市場一樣,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大,但其變化要強于宏觀經濟的變動(見圖3)。

圖3 藝術品成交增長率與GDP增長關系
從圖4可見,2015年2月以來,我國M1的迅速攀升并未帶來藝術品交易額的較大增長。可見,藝術品產業的發展除了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之外,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約,如文化修養、藝術品融資條件及相關制度等等。制度的不健全以及行業的信息嚴重不對稱等原因將使藝術品投資具有較大的風險,也使得投資行為變得更謹慎。
盡管我國藝術品市場近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藝術品市場存在著諸多問題并滋生很多潛在風險,從而阻礙了行業規模的擴大。
1、藝術品倉儲能力有限
與一般物品倉儲相比,藝術品倉儲對硬件要求非常高。目前,除極少數高端藏家自建了博物館或美術館外,大多數收藏者、藝術經營機構和經營者的保管條件很難達到專業標準,缺乏與之配套的、專業的藝術品保管環境;此外,金融機構也因無法全面了解藝術品所處環境的安全保障情況,加之藝術品價值量大、存儲難度高、異質性強等原因,導致其沒有太多動力開展此項業務。
2、衍生品市場發展緩慢
我國藝術衍生品發展起步慢,授權缺乏規范,產品開發、生產、銷售還未形成成熟的體系。藝術衍生品形式數量有限,缺乏創意,中高端產品較少,營銷模式單一,大多采用實體店銷售的形式,這些都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藝術衍生品的需求。
3、藝術品保險缺失
目前我國提供藝術品保險的公司只有少數幾家,且僅開展對公的藝術品保險項目,不接受個人保單。另外,藝術品保險市場缺乏完整的產業鏈,使得保險公司的業務較難開展,再加上民眾的保險意識不強,導致藝術品保險市場及相關業務遠遠未能跟上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步伐。
4、藝術金融化程度不高
在我國,藝術品本身的真假問題、價值問題,藝術家的誠信問題,法律法規不健全問題,以及缺乏一個公認的評估機構等因素,導致我國藝術品金融化程度不高。如藝術品信托產品自2012年以后發行數量驟減,2015—2016年基本沒有發行任何藝術品信托產品⑦。再如藝術品質押貸款,由于存在藝術品真偽不確定、價格波動大、鑒定機構與P2P平臺聯合虛抬報價行為、倉儲中心建設和維護成本較高等問題,銀行普遍持謹慎態度。

圖4 我國貨幣供應量增長與藝術品成交額增長關系
5、人才及相關的制度缺失
由于藝術品的鑒定和評估都有相當的技術性,專業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藝術品產業鏈發展的主要瓶頸。另外,我國在藝術品創作、交易等各環節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諸多制度上的漏洞,導致市場欺詐、造假及違規現象頻現,嚴重影響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1、增強電商平臺功能
借助互聯網平臺,突破傳統的銷售模式,降低雙方的交易成本,簡化交易流程,拓展交易范圍、交易內容,擴大衍生品交易規模。同時,解決好藝術品的物流、客服、技術以及新產品開發問題,探索藝術品產業與其他行業有效結合的途徑,增強藝術品產業鏈的引致效應,促進經濟增長。
2、搭建金融服務平臺
借力資本,打造全球藝術財富管理中心,為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提供支撐服務平臺。借助平臺數據庫和第三方機構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改變過度投機現象,為藝術品金融服務提供便利,促進金融與藝術產業相融合。
3、加強市場環境建設
逐步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市場評估和鑒定機構,降低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建立合理的藝術品交易、進出口和財富管理等各環節的稅制。研究政策的促推機制,推動以收藏為目的的藝術品市場的良性循環;規范授權,保護藝術家的合法權益,完善相關法律保護條例,改善文化創業產業政策法規效力層次偏低等現狀。
4、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
建立培養文化創意人才和藝術品市場人才的長效機制,加強高等院校對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和藝術管理等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從而降低藝術品鑒定和評估風險,為我國藝術品市場的理性、健康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注釋
① 此部分僅以藝術品產業鏈的主體服務機構為研究內容.
② 數據來源于雅昌藝術品檢測中心報告.
③ 貢獻率是分析經濟效益的一個指標。計算公式:貢獻率(%)=某因素增加量(增量或增長程度)/總增加量(總增量或增長程度)×100%.
④ 數據來源:2014《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
⑤ 資料來源:雅昌藝術檢測中心《2015全球藝術市場報告》.
⑥ 資料來源:《中國藝術品市場潛在需求6萬億》,人民網·藝術收藏(2016.5.30.).
⑦ 數據來源:用益信托網站的統計數據.
[1] 黃雋:我國藝術品市場的貨幣與財富效應[J].新金融,2014(7).
[2] 西沐:中國藝術品市場質押現狀與模式[J].市場,2014(1).
[3] 韓順法:文化創意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實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
[4] 雅昌藝術品市場檢測中心: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2009—2016)[Z].
(責任編輯:張瓊芳)
校級資助課題,分享經濟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轉型研究,編號:A1-0203-1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