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柄鑒
(新疆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畜禽產量對農戶現金收入及產業結構調整影響分析
——以巴中市巴州區為例
趙柄鑒
(新疆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畜禽養殖業是巴州區的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在全區農業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中豬、牛、羊、禽是主導性的家畜種類,而這幾類的產量對于農戶的現金收入有何種的影響?在國家提倡發展草牧業的大環境下,相關部門該怎么做?本文將利用統計分析的手段進行探討。
畜禽產量;現金收入;統計分析;產業結構調整
畜禽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是山區農民,特別是貧困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干項目,如何發揮這一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筆者在對巴中市巴州區的調查中,對相關調查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現將有關研究報告于后,以供同行商榷。
一是畜禽可承載力大。據測算,全區畜禽可承載力為67.51—134.92萬頭豬當量,最佳畜禽量為101萬頭豬當量[1]。而目前的承載量為99萬頭豬當量,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二是有一定的標準化基礎。目前,全區有適度規模標準化養殖場(小區)289個,其中:生豬125頭,肉牛21頭,肉羊42頭,家禽101只。牛、羊標準化養殖場(小區)與生豬、家禽相比,不但在數量上有明顯差距,同時在飼養規模上,差距更加明顯。牛羊以年出欄50—100頭(只)的為主,生豬以年出欄500頭以上的為主,家禽以年出欄2000只以上為主。三是主導產業優勢突出。生豬是該區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也是傳統優勢產業,更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著力方向。從表1可以看出,生豬年產值遠高于其它畜禽;牛、羊出欄量尤其低,其產值遠低于生豬;但與家禽養殖相比,雖然有單價高的優勢,但出欄總量較低,其產值優勢并未體現出。因此,從養殖數量、產值和標準化程度來看,生豬、家禽養殖在整個巴州區畜牧業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
設置參數為:農民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Y,生豬出欄量X1,肉牛出欄量X2,羊出欄量X3,禽類出欄量X4。在本文的數據分析中,使用了多元回歸分析中的逐步回歸以及相關性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Y=B0+B1X1+B2X2+...+BnXn+ui,式子中B0為常量系數,B1、B2、B3、B4是回歸系數,ui是隨機誤差項,作為未統計的變量系數。B1表示在其他自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自變量X1變動到一個單位時引起的因變量Y的平均單位,其他回歸系數的含義相似。從集合意義上來說,多元回歸是多維空間上的一個平面。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中回歸系數的估計同樣可采用最小二乘法[2]。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的回歸系數都是估計值。
相關性分析主要研究目的是研究變量間關系的密切程度,在統計分析中,常利用相關系數定量地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的密切程度[3]。本文中使用了Pearson相關系數。
1、多元回歸分析
考慮到收入的變現能力以及對當期社會經濟的影響,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使用表1和表2中的數據進行農民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和幾大主要畜禽年出欄量之間的多元回歸性分析,由于生豬養殖和禽類養殖在過去很長時間里面,是巴州區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整個養殖業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因此首先選擇這兩類做回歸分析的變量,牛、羊的養殖則歸入誤差項ui。

表1 2006—2015年巴州區畜牧養殖量分類

表2 2006—2015年農戶相關收入表

表3 系數估計結果和假設檢驗

表 4模型匯總和檢驗

表 5方差分析

圖1

圖2
利用SPSS多元回歸分析中的逐步回歸,選擇對應變量貢獻最大,并且滿足判斷條件的的自變量進入回歸方程,得到如下結果:
通過逐步回歸,選擇符合判斷標準、擬合度較好的模型Y=B0+B1X1+ B4X4+ui,由表3可以看出,巴州畜牧業的生豬和家禽養殖大體符合線性回歸模型,得出估計值b0=-1256.55,b1=-34.129,b4=30。b0,b1,b3分別為B0,B1,B4的估計值。從而得到估計方程,y=-1256.55-34.129X2+30X4。其中生豬的出欄量與現金收入呈現負相關,家禽類呈現出正相關。方差膨脹因子VIF較小,不存在明顯的共線性[4]。
通過表4,R方以及調整的R方都接近1,模型擬合程度較好。表5顯示,回歸方程的顯著性統計檢驗統計量F=63.493,檢驗P值遠遠小于0.05,因此這個模型是有統計意義的。
因變量實測值與模型預測值之差稱為殘差,它是關于模型中誤差項的估計,再將其標準化即得到學生化殘差。若模型誤差正態性的條件得到滿足,則基本落在殘差會落在[-2,2]范圍內,且不呈現任何趨勢。由圖1可知絕大多數殘差落在[-2,2],同時不呈現任何趨勢,則表明所建立的能源消費量預測的多元回歸模型誤差成正態分布。圖2中斜線對應著一個均值為零的正態分布,同時散點基本分布在斜線附近,表明隨機變量殘差服從正態分布,說明所選取的樣本服從正態分布。由圖1、圖2的殘差分析進一步說明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5]。
2、相關性分析
利用SPSS中的相關性分析,把Y,X1,X2,X3,X4全部納入分析。根據統計分析結果,輸出結果如下表6。表6的結果表明,在Pearson線性相關系數結果下,農民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與牛、羊、禽類的出欄量呈現出正相關,但是人均畜牧業現金收入與生豬出欄量呈現出負相關,與多元回歸分析得出的結果一致。其中現金收入與家禽養殖的相關性較強。但是,從顯著性檢驗來看,Y與X1之間的P值0.27>0.05,因此不能簡單的判定這兩個因素之間呈現出的相關關系。Y與X4之間呈現出高度的相關性,且檢驗結果顯著,可以看出,現金收入與家禽年出欄量之間相關關系非常大。Y與X2和X3之間呈現出一定的正相關性,但是Y與X2之間的檢驗不顯著,與X3之間檢驗顯著。而X1與X2和X3之間的相關性不高,且結果不顯著,因此,相關程度不高。X4與X2和X3之間,呈現出一定的相關性,且結果相對顯著。
根據多元統計回歸的結果,農民畜牧業現金收入與生豬出欄量呈現出負相關,根據相關性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結果,但是在假設檢驗中,呈現出不顯著,因此不能完全確認這種負相關的關系。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這樣幾點。首先是價格波動,“十二五”期間我國豬肉價格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最高為30.35元/kg,最低為9.70元/kg,最高價和最低價與期間月度價格均值24.46元/kg分別相差24.1和19.4%[6],但在價格變化區間內,波動頻繁,巴州區生豬養殖受外界影響大,價格彈性高,處于被支配的市場地位。因此占生豬養殖絕大部分的個體戶很難預測市場趨勢,難以快速獲知市場需求狀況,難以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獲利,抗御市場風險能力弱,從而影響整體經營收入的增長。其次,養殖成本增加,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的70左右,此外,水、電、成品油、勞動力、防疫、環保、用地等費用也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農戶在生豬養殖上表現出典型的“入不敷出”以及“自產自銷”。然后是結構調整的影響。隨著畜牧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強牛羊等草食家畜的支持力度,發展節糧型草牧業將成為畜牧業發展的重點,國家對生豬養殖支持政策將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農戶的觀望態度較為普遍。由于以上因素的交互影響,可以初步理解生豬養殖量和農戶的現金收入呈現出負相關以及他們之間的相關關系不顯著。

表6 相關性分析結果
家禽是巴州區第二大主導產業,發展時間長,地方基礎較好,更關鍵的是,在過去幾年,雖然家禽價格呈現出上漲的趨勢,但上漲趨勢平穩,波動幅度不大且不頻繁。此外,對于個體農戶本身而言,養殖家禽,風險低,成本低,相對利潤率較高。因此,現金收入與家禽的出欄量呈現出高度的正相關以及高度的顯著性。這說明了家禽適度規模養殖對農民收入有巨大影響。同時家禽養殖退出方便,個體農戶可以在家禽及牛羊養殖之間適當取舍,因此他們之間相關性較高。
對于以牛羊為代表的草牧業,沒有呈現出一定的線性關系,而且肉牛出欄量與現金收入的相關程度不高。筆者認為大概有這樣幾點原因:一是巴州區地處川東北盆周山區,這樣的地形,對于以個體為主的農民來說,大規模牛羊養殖可操作性仍然不高。因此,牛羊的飼養規模一直在低位徘徊,且隨機性強,離散程度大,而且可以影響飼養量的客觀因素也很多,比如當期勞動力流失、農戶的個人偏好和農民的投入能力等。二是根據相關性分析,肉羊出欄量與現金收入呈現出較顯著的相關,這與巴州區山地資源豐富,放養條件適宜,養羊技術成熟,投入成本不高有關;巴州區農戶在肉羊養殖上一直是以南江黃羊養殖為主,這一品種在飼養上呈現出與禽類養殖有一樣的特點,成本低,基礎投入相對較少,抗風險能力強,因此利潤率較高,對于收入的影響顯著。三是農業部、四川省關于促進草牧業發展的決定始于近兩年,對于巴州區這種歷史上不是以牛羊養殖為主的貧困地區,養殖戶在當前基本持觀望態度,缺乏養殖熱情。同時,由于觀測時間短,隨機因素影響較強。綜上原因,很難在近期判斷出草牧業對于農民現金的有何種穩定的關系。
1、穩定優勢產業
生豬、家禽是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也是山區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但在經濟下滑,市場震蕩,政府部門在無法預測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需要穩定市場供給。對于生豬養殖來說,生豬生產成本是影響豬肉價格的根本因素,降低生產成本可以有效提高養殖戶的利潤空間,擴大了成本與售價之間的緩沖帶,減少豬肉價格波動頻次和幅度[7]。政府部門在搞好技術服務的基礎上,要研究市場,努力為農民提供客觀、真實的信息服務,穩定生豬產業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關于禽類養殖,系統化、專業化、規?;?,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政府要保持禽類養殖扶持政策的持續性,并積極引進良種,推廣應用新技術,努力發展適度規模養殖。
2、穩中求進發展草牧業
巴州區不是傳統的牛羊養殖大區,雖有悠久的養殖歷史,但缺乏規模養殖技術和經驗,在市場環境不確定,經濟風險較大的背景下,要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禽養殖,必須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能貿然跟風,貪大示洋;要根據自身特點,充分利用自然優勢,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對于發展目標,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確定。同時,要堅持政策的持續性,避免朝令夕改,政策和行動不統一。此外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草山草地資源,在集中連片草地區,重點扶持建設一批草地規模較大、養殖基礎較好、發展優勢較明顯、示范帶動能力較強的牛羊肉生產基地[8],在提高生產質量的基礎上,逐步發展適度規模養殖。
畜牧業是巴州區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國家的引導下,積極產業結構,確保畜牧產業的良性發展,實現農民增收,保證精準扶貧目標的實現,這是一個現實而且嚴峻的問題。同時,四川東北部、西部地區縣市情況與巴州區情況十分類似,新政策、新環境的影響對于落后地區的影響也是難以預測的。由于畜禽養殖是一個大的體系,不但包括出欄量,還包括存欄量、年增量等相關數據,具有復雜性,非線性、異方差等特征,因此本模型是有局限性,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和相關因子來進一步研究。
[1]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巴中市巴州區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R).四川:巴州區農業局,2016.
[2]畢建武、賈進章、劉丹:基于SPSS多元回歸分析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預測[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3(5).
[3]陳希孺:概率論與數理統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4]達莫達爾.N.古扎拉蒂:經濟計量學精要[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5]耿潔、路世昌:基于多元回歸分析的我國能源消費量預測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4(11).
[6]褚衍章、朱增勇:中國豬肉消費“十二五”回顧及“十三五展望”[J].農業展望,2016(5).
[7]盧宇平:淺談市場經濟下豬肉價格周期波動原因與對策[J].經濟師,2016(6).
[8]楊振海:多點并舉試點先行加快發展草牧業[J].草業科學,2015(8).
(責任編輯:周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