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剛
1946年4月28日,東北民主聯軍解放了哈爾濱。當時的哈爾濱是全國最先解放的大城市,中共東北局所在地,黨的很多重要機構都設在這里,政治空氣非常濃厚。為提高廣大干部和黨員的思想理論水平,指導當時的土改運動和解放戰爭,特別是大力宣傳剛剛在黨的“七大”確立的毛澤東思想,東北局領導決定出版一部《毛澤東選集》。翌年秋天,東北局宣傳部長凱豐同志將一部早在1944年由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出版、1947年3月由中共中央再版的《毛澤東選集》交給東北書店總經理李文同志,要求組織力量,增選篇目,盡快完成出版發行。在凱豐同志親自主持下,選編人員按時間發表順序,選入了毛澤東同志在歷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文章49篇,并報請黨中央批復。與此同時,開始籌集紙張,尋找印刷廠家。
為使這部著作印刷出來最終達到高水平、高質量,原計劃從接收敵偽的物資中選擇最好的紙張,但由于數量有限,滿足不了1000個頁碼、2萬冊的印量需求。李文總經理找到東北局經濟委員會主任王首道批下專門經費。經東北日報社的李常青等同志的聯系,由吉林石硯造紙廠專門為印刷《毛澤東選集》生產用紙。經多日考察,選定了東北鐵路印刷廠為印刷廠家。當時的東北鐵路印刷廠是始建于中東鐵路初期的老廠,技術力量雄厚,廠里的印刷設備大都是德國海德堡制造的高臺印刷機,這種印刷機是當時最先進的印刷設備,印刷速度快,質量好;電氣設備采用的是西門子公司出品的,運行穩定。1946年哈爾濱解放后,這個廠已被東北民主聯軍接管,全廠工人在軍代表胡漢的領導下工作積極,思想覺悟高。當時哈爾濱新華書店、光華書店銷售的《資本論》《魯迅全集》等都是由東北鐵路印刷廠印刷的。
當年的東北鐵路印刷廠工人,如今已經在哈爾濱鐵路局離休的老干部劉德水回憶,印刷廠原軍代表胡漢是上海人,延安抗大畢業,營級干部,性格直爽,辦事雷厲風行,1948年隨軍南下,據說,建國后在沈陽鐵路局工作。東北局為更好地完成這一項特殊政治任務,特增派具有豐富工人運動經驗的正團級軍代表田家夫進駐工廠。印刷廠召開了全廠職工動員大會,號召全廠職工盡職盡責、克服各種困難,優質、按期地完成任務。會后印刷車間選用運行狀態最好的3號和19號印刷機,和車間里技術最高的3號印刷機臺印刷工信祖貽和助手馬海,19號印刷機臺印刷工張慶余和助手胡煥新負責印刷內頁;選用魯林印刷機及印刷工陳建堂負責毛主席照片的印刷工作。鐵路印刷工人懷著對共產黨和毛主席無比熱愛的心情,印刷這部《毛澤東選集》。為了保證印刷質量,印刷工人克服了種種困難。由于鑄字模子老化,鑄出的鉛字高低不平,印刷出的書頁上的字墨色有深有淺,影響印刷質量,印刷工人就用手一遍遍撫摸排好了的鉛字版,摸到低一點的,就抽出來墊一下;摸到高一點的,抽出來銼磨掉一些,直到全部鉛字版平整。揀字組的工人每天至少揀7000字,最多達1萬字,工作量是平時的3倍。編校人員將書稿前后仔細校對過7遍,有的篇章校對了16遍。由于印刷量大,印刷機連續運轉,膠滾受熱變形,紙面油墨不均勻。工人每天數次將膠滾卸下來用電扇冷卻,這樣就保證了印刷質量。因這部著作厚達1000頁,須采用線裝工藝。裝訂車間的30多名女工,不辭辛苦,天天加班加點到深夜,2萬冊書全都是她們手工操作完成的。為了保證工人及整個工作安全,深夜由工人糾察隊持槍護送女工到家。
經過全廠職工近半年的苦干,1948年5月31日,東北鐵路印刷廠勝利完成了2萬冊《毛澤東選集》的印刷任務。《毛澤東選集》交由東北書店在團級以上領導干部中發行。
哈爾濱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為精裝六卷合訂本,有兩種,均為大32開,長22厘米、寬15厘米、厚5厘米。多數是深紅色布面精裝,極少數采用羊皮面或綢緞面精裝。封面和書脊刻有毛主席側面浮雕像和“毛澤東選集”5個燙金宋體字。書扉頁印有“在毛澤東旗幟下前進”的紅字。扉頁之后是毛主席在黨的“七大”做報告的照片,照片全是手工粘貼上去的,照片前還加裝一張玻璃紙。全書1000頁,56萬字,收錄毛主席著作50篇,如《興國調查》《長岡鄉調查》《才溪鄉調查》等。此外,文獻在保持了毛澤東文稿最初原貌的基礎上,還印有“第二次圍剿敵之進攻與我之集中”“第三次圍剿良村戰役時的敵我形勢”等作戰地圖;一個連隊1941年的收支明細表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刷出版之前,編輯還將毛澤東同志在1947年12月25日在陜北米脂縣楊家溝會議所作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選編其中,并放在了卷首。書的后面標明了出版發行者為“東北書店”,由“東北鐵路印刷廠印刷”,同時還注明了“1948.5.哈.初”等字樣。
這部《毛澤東選集》出版發行之時,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之際,這部著作如同雪中送炭,立即成為黨的各級干部手中銳利的思想武器。時任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的王鶴壽正在齊齊哈爾召開全省土改大會,專門派人來哈爾濱買了100本,發給與會干部。1948年末,東北書店隨軍入關的盧鳴谷,在北京西郊青龍橋遇見葉劍英同志時,送給了他一部。葉劍英稱,這是他見到的最好的《毛澤東選集》。后來,葉劍英在北平參加國共兩黨談判時,還派秘書到書店買了10本,贈送給南京國民黨政府代表團成員。
由于這部著作出版發行于新中國成立前,且發行量最大,裝幀精美,在毛澤東文獻出版史上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這部著作的出版發行,給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歷史寫下光輝的一頁。
而坐落在哈爾濱市中山路與六順街交口處的原東北鐵路印刷廠, 1953年改為哈爾濱鐵路局印刷廠,廠名一直沿用到現在。在工廠青草如茵、綠樹婆娑的庭院中間,有一幢建于1924年的新藝術建筑風格的高大建筑,建筑外墻呈粉紅色,已經被列為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