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斗魚是盛產于亞洲和非洲淡水水域中的一種小型觀賞魚,其外表絢麗多姿,但生性兇悍驚人。常見的觀賞型斗魚有暹羅斗魚、叉尾斗魚、圓尾斗魚三種。
暹羅斗魚源自泰國,本是生活在稻田和小水潭中的小魚,分紅、綠兩種色彩。斗魚好斗,泰國當地人以此賭博取樂,為了提高斗魚的戰斗力,他們從簡單飼養逐漸轉向有目的地繁殖與改良斗魚。現在的暹羅斗魚早已脫離其原生姿態,形成了兩種不同品系的變種,一種是用于打斗的搏擊型斗魚,另一種成了常見的觀賞魚類。
觀賞斗魚中,中國斗魚最好養。而暹羅斗魚,特別是展示級的,對水質和水溫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剛入門的新手最好從中國斗魚開始養起。
叉尾斗魚源自中國南部,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尾鰭深分叉,頭部有黑色條紋,鰓蓋后緣有一綠色斑塊,眼眶為金黃色。無論是在4℃的水體中,還是在14℃以上的水體中,叉尾斗魚都能很好生長,對水質也不苛求,深受熱帶魚愛好者的喜愛。
圓尾斗魚俗稱鐵魚、黑老婆、月魚等,源自我國長江流域及其北部,體長不超過13厘米,生命力極強,也極易飼養。
斗魚對水族箱的大小,并無特殊要求,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都可以。因其好斗的天性,最好單獨飼養。近年流行的掌中缸,其精巧的款式和豐富的色彩,都極適合于展示斗魚的美麗。然而不論使用何種容器飼養,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裝飾和設備的安置。
在魚缸底部要鋪上一層清洗干凈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穩固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適當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二氧化碳需求量低的水草。如此一來,既可以保持水族箱中有充足的氧氣,還可以為魚兒提供游玩、棲息的場所。
斗魚屬于雜食偏肉食性魚種,可喂食多種餌料。營養成分齊全且干凈衛生的人工干燥餌料,是大多數魚友飼喂斗魚的首選。由于斗魚喜歡在上層活動,所以浮水性飼料也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間隔投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新鮮的活餌料,既可以使斗魚體色更加鮮艷,又能讓你在喂魚的過程中,觀看到魚兒爭相攝食的情景。但需注意的是,由于新鮮的活餌料大多帶有細菌,如果殺菌消毒不到位,魚兒極易染病。因此,投喂前,一定要反復漂洗消毒,還可以進一步制作成冷凍餌料,而且每次的投喂量最好以魚兒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可間隔幾天投喂一次,作為調劑斗魚口味的“零食”。
飼養斗魚要注意換水,每3 ~7天,用一根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等污物,并抽去約1/3的污水,再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為斗魚換來一片清潔的水質環境。如果你的斗魚是飼養在小型的無動力設備的水族箱中,那么你就要經常用竹筷夾一片吸水紙在水面上拖動,以去除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