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瑞
我們都知道那句“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的確,如果能有一口特別棒的牙齒,那才叫真幸福呢??墒?,我們發現很多人在50歲以后,牙齒會逐漸脫落,不得不換上假牙,而且這個現象還在日趨低齡化。
牙齒是人體中最為堅硬的組織,又生長在骨頭里,如果我們能夠正確愛護,牙齒是可以陪伴終身的。我們身邊的確有一些年齡很高,卻有一口好牙的人,八九十歲了,吃蠶豆,咬硬物都很輕松,實在讓人羨慕。導致牙齒提前脫落的原因有很多,蛀牙、牙周病、外傷、夜磨牙等等都會造成牙齒損壞甚至脫落。
牙齒雖然硬,但是怕酸。這個酸,不同于我們常說的味覺上的冷熱酸甜的酸,它是指pH值,也就是酸堿度。在酸的作用下,牙齒中的礦物質會流失,所以要糾正口腔內的酸堿度,改善口腔的酸性環境。方法也但很簡單,喝了果汁、可樂,吃了飯后,都應及時漱口。
也有格外愛護牙齒的人,堅持飯后刷牙,認為刷牙能一并清理食物殘渣,可以更為徹底地清潔口腔??汕闆r并非如此,研究發現,牙齒中流失出來的礦物質并不會馬上溶解到口腔里,而是仍然停留在牙齒表面。若只是漱口,改善酸性環境,礦物質便不會受到損失,還可以回到牙齒中。刷牙在清理食物殘渣的同時,也能洗刷掉暫時游離出來的礦物質成分,這不利于牙齒健康,所以,我們提倡飯后漱口,而不建議刷牙。
磨牙癥,也叫夜磨牙,因為咬合力特別大,持續時間長,對牙齒的損害極大。民間傳說,夜磨牙是因為肚子里有蛔蟲,所以出現夜磨牙就應該及時驅蟲。現在研究發現,夜磨牙和蛔蟲寄生沒有什么關聯性,夜磨牙和打呼嚕一樣,都是睡眠障礙的一種類型。兒童夜磨牙多和生長發育有關,在兒童長牙、換牙期間都容易出現磨牙現象。不過大部分人的磨牙癥會隨著年齡增大而自行消失,可也有一些人的磨牙癥非常頑固。既然是小時候形成的習慣,那治療磨牙癥也應該從兒童時期開始,特別是在一些生活習慣上加以注意。首先,睡前不要激動,減少上網和游戲時間,讓孩子在中樞神經處于平靜的狀態下入睡。其次,睡前兩個小時不要飲食,避免包括口腔的咀嚼肌在內的消化系統仍處于興奮狀態。另外,不要讓孩子趴著睡,趴著睡會使呼吸不暢,而磨牙很多時候都是呼吸不暢引起的。一般來說,14歲時換牙期結束,若14歲以后還在磨牙,且磨得很厲害,就需要及時就診了。
長期磨牙還會磨掉牙齒外堅硬的牙釉質,這樣外露的牙本質會直接接觸到冷熱酸甜硬的東西,容易引起牙齒過敏,而且咀嚼肌被迫長期鍛煉,會影響臉型。
現在普遍認為,夜磨牙是一個與精神和壓力相關的神經系統活動反應。而在現在的醫療條件下,針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治療耗費巨大,現行的夜磨牙治療方法其實簡單而有效,即去專業的口腔醫院制作一個塑質牙套,睡覺前卡帶在牙齒上,阻隔上下牙直接接觸。相對于夜磨牙這樣的慢性損傷,還有一些急性損傷,也可以用牙套來避免。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拳擊運動員、橄欖球運動員等在比賽時都會帶著牙套,這種牙套和防磨牙的牙套原理一樣,只是制作得更加厚實而已。喜歡這類運動的朋友不妨給自己準備幾個牙套來保護牙齒。
有人認為叩齒是保健牙齒的有效方式,還建議老年人多叩齒,即上下牙碰撞。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可取,特別是對那些牙齒發育欠佳的人,如四環素牙患者,叩齒可能導致牙齒崩裂??谇会t生認為,只要飲食正常,咀嚼系統的鍛煉已經足夠,不需要再通過叩齒來鍛煉。
一些年輕人喜歡嚼口香糖,認為這樣既能清潔口腔,又會鍛煉口腔肌肉??蓪嶋H上,口香糖對牙齒的清潔作用極為有限。牙齒本身就有自我清潔的能力,特別是咀嚼粗糧會有效沖刷牙齒,按摩牙齦。的確,經檢測,常吃飯的那側牙齒更干凈,而不常吃飯的一側牙齒會堆滿牙結石,后者就是因為缺少足夠的摩擦和沖刷。建議大家盡量選擇一些粗糧或纖維質的食物,這樣對牙齒健康極為有益。
很多人認為牙齒越白越健康,甚至認為牙齒偏黃是需要治療的。有這種想法的人大都是被各種美白牙膏廣告中閃閃發亮的牙齒所誘惑,懷疑自己沒有一口潔白光澤的牙齒,是因為牙膏選擇的失誤,或者口腔護理不到位。嚴格來說,牙齒越白越健康的說法并不準確。鏡頭里那些巧笑嫣然、唇紅齒白的效果都是后期處理生成的,并非牙膏的真實使用效果。健康的牙齒看上去應該是呈一種微黃色而有光澤的半透明狀,牙齒太白反而有可能是一種病態。
原因很簡單,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就是我們常說的琺瑯質,具有半透明特性。牙釉質內層的牙本質顏色偏黃,它的顏色會部分透過牙釉質,從而使牙齒看起來也有一定的黃色。越健康的牙齒,外層的牙釉質鈣化程度越高,其硬度也越高,牙釉質也更加透明,內層牙本質的黃色也更容易透過牙釉質而呈現出黃色。如果牙釉質發育得不好,鈣化程度不高,透明度也會減弱,牙齒就會呈現出一種不正常的白色或乳白色。比如患者患有初期齲齒時,牙齒上會形成白堊色斑塊。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釉質被磨損,牙齒會看上去比之前更黃,當然這并不會影響牙齒健康,這正說明你的牙釉質發育比別人好,牙齒比別人的堅固,是牙齒健康的證明。
當然,因為牙齒顏色過深而影響美觀者,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治療方式加以改善了。美國人為了改善自身牙齒狀況,最早使用了現在的牙齒美白劑。白種人到達一定年齡,牙齒就會產生變化,比如過了30歲,牙齒就不如從前白了。這種牙齒的增齡性在黃種人身上表現得并不明顯。因而,不要盲目地一味漂白,在正常顏色范圍內的牙齒,并非都需要做美白,看起來自然,與自身膚色、性格協調的牙齒顏色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