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衛印
摘 要:通過分析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優勢與劣勢,指出了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明確了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目標,并提出了推動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具體策略,為我國體育經濟發展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體育經濟;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8-0039-02
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比較早,20世紀就已經在各大囝際體育賽事中獲得獎項,為我國體育事業增添了許多光彩。但是體育與經濟結合的時間比較晚,直到21世紀初期,體育經濟才開始逐步發展。雖然體育經濟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比較快。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體育經濟的地位越來越高,甚至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為我國經濟帶來許多新的增長點。
一、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優勢與劣勢
(一)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優勢分析
1.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形勢較好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快速穩定發展階段,而且經濟增長速度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首先,我國現代化建設還未完成,只是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進入了全面小康社會,所以無論是體育產業的投資還是體育產品的消費,都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些潛力會被不斷挖掘出來,從而為體育經濟發展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我國已經具備雄厚的技術與設備條件。過去由于交通運輸、設備及技術等各方面因素,導致我國體育經濟發展受到制約,而如今,這些基本條件都已具備,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資源,將其有效應用于體育經濟發展。最后,市場經濟體制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為我國體育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動力[1]。
2.國際體育賽事帶來的發展機遇
2008年,北京舉辦了奧運會,吸引了各國游客前來觀看賽事,為我國體育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拉動了我國體育消費的需求,提高了我國體育市場在國際體育市場當中的影響力,為我國體育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發展機遇。
3.體育消費需求越來越大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已經不滿足于過去的被動接受方式,開始主動追求體育消費的質量。從實用性角度分析,人們開始將剩余資金投入到娛樂、健身、鍛煉等體育方面,用于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從觀賞性需求分析,人們不僅關注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等重要的國際賽事,還關注NBA、歐冠聯賽等體育比賽,所以對于與這些賽事相關的體育消費有一定的需求??偠灾覈捏w育消費需求比較大,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這種需求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2]。
(二)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劣勢分析
1.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理念落后
我國體育經濟發展起步比較晚,體制還未完善,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顯得格外脆弱。為保證體育經濟體制的正常運行,政府在體育經濟發展早期就開始介入干預,這就導致體育經濟發展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也比較傳統。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體育經濟也開始市場化建設,但是傳統的經營管理理念與新市場體制格格不入,嚴重阻礙了體育經濟的市場發展。
2.缺乏復合型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
體育產業的經營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其不僅要求管理人員對體育項目有一定了解,還要求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而當前我國的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員大多數都是從運動員退役而來,只了解體育項目,但是缺乏專業的經營管理知識,不了解市場運行機制,所以在經營管理時存在許多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
3.缺乏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
我國體育經濟市場較為分散,大部分都是小型企業,規模較小,且經營模式單一、產品類型較少、生產效率低、缺乏自主研發能力,當市場發生變化時,這些小型企業無法跟上市場變化的潮流,沒有開發新產品,所以很容易被市場淘汰。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就是缺乏實力強的龍頭企業,沒有強大的龍頭企業帶領,許多小型企業根本無法得到發展,自然也不會有更多的大型企業崛起[3]。
二、新時代背景下的體育經濟發展戰略
(一)在擴大體育市場規模的同時要保證體育經濟發展的質量
我國體育經濟市場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人民群眾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量迅速提升,且還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在巨大的內需拉動下,我國體育經濟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體育經濟市場規模的擴大是體育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如果規模太小,也就談不上質量控制與結構優化問題。在體育經濟市場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會面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許多質量與結構問題開始凸顯出來,因此必須要采取相應措施提升體育經濟發展質量,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我國體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深化體育經濟管理體制改革
管理體制改革對于我國體育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要深入體育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首先,政府部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體育經濟管理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規范體育經濟管理體系。其次,政府部門要及時轉變職能,對體育產業管理不要過多干預,使其通過市場經濟體制自行調節,并在關鍵時刻通過宏觀調控手段加以引導。最后,出臺短期政策解決現有體育經濟管理問題,但是要注意政策的時效,不能將短期的調控政策長期實施,避免對體育經濟發展造成持續性的不利影響。
(三)在推動大型體育企業發展時注意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制約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實力強的龍頭企業,因此,必須采取措施打造企業著名品牌,將我國大型體育企業推向世界舞臺。對此,可以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支持企業之間的合并與重組,組建大型體育企業,提高企業整體實力,使得我國體育企業在國際市場中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在組建大型體育企業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中小型體育企業的發展。中小型企業具有分布廣、數量多的優點,可以為大型企業發展網絡的擴散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必須將大型企業的組建與促進中小型企業發展相結合。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體育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優勢,也存在許多的不足,因此,必須要采取合適的發展戰略,解決體育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為我國體育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王曉微,陳俊萌.論加強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的必要性[J].體育學刊,2014,(1):49-52.
[2] 鄒師,章思琪,孫麗雯.體育強國目標下我國區域體育發展戰略研究結構與特色[J].體育與科學,2010,(1):9-11.
[3] 孫義良.我國體育產業品牌發展戰略研究——基于體育用品業自主知識產權創新的實證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3):
34-60.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