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鐵軍云起龍驤,急難險重一馬當先。目前,活躍在建投集團重大項目建設一線的青年突擊隊有300余個,上萬名青年職工參與其中。青年突擊隊這個青工老品牌持續煥發著新活力,在建投集團不斷取得歷史性跨越發展的過程中,引領青年發揮著先鋒隊和生力軍的作用,同時在救災搶險、扶貧攻堅、公益事業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擴大社會影響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魯甸恢復重建青年突擊隊是攻堅單個急難險重任務的突擊隊;而香麗高速公路項目19個青年突擊隊貫穿整個重大項目建設,團委與指揮部聯合組織各標段項目開展建功競賽同臺比拼,是典型的“競賽型”突擊隊。從突擊目標上,分為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節點目標……集團公司多年積淀下來的青年突擊隊品牌活動形式多樣,成效顯著,帶領青年建功立業,建投團委這樣干!
依托急難險重項目 搭設建功競賽平臺
基于文化底蘊和制度自信,建投集團重點項目已將開展突擊隊競賽作為搞好項目建設、團隊建設的常規武器,紛紛以成立突擊隊并獲得授旗為榮,團委在指導突擊隊建功活動時緊緊依托項目平臺,對標一線團隊營收目標、急難險重任務目標,保障突擊隊活動持續開展和切實促進生產。重大項目和急難險重任務是青年建功立業的主戰場,是讓青年一腔熱血有地揮灑、一身本領有地施展的沃土。
總投資超200億元的香格里拉至麗江高速項目穿梭在藏區雪山峽谷間,光橋梁和隧道設計總長就達68公里,項目建設任務十分艱巨,剛轉型進入路橋建設板塊的建投集團面臨“大考”。為帶領全線1400多名青年打好這場攻堅戰役,集團團委精心籌備,緊抓項目總體目標和工期節點制訂競賽方案,組織成立19支青年突擊隊,聯合項目建設指揮部舉行授旗儀式和誓師大會,與“勞動競賽”、“百日會戰”等活動同平臺展開激烈角逐。2016年底,香麗高速項目保質保量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達的年度任務指標,披荊斬棘通過“大考”,作為“先鋒隊”和“主力軍”的青年突擊隊首戰告捷。
“突擊隊隊長帶頭搞工藝創新,不僅提高生產效率保障了供應,預計還將節省2000萬元建設資金”——《云南日報》第3版以《“小導管”創造大效益》為題,對香麗高速隧道注漿小導管加工工藝革新、技改、運用的創新進行了報道。“飛躍青年突擊隊”所在的安一司項目部負責隧道質量和安全的“核心構件”注漿小導管的加工供應,隨著全線隧道工程“大干快上”,隧道注漿小導管傳統人工制作模式工效低、成本高、整體質量不穩定等弊端開始顯露出來。突擊隊長尹齊軍帶領突擊團隊泡在小導管加工車間鉆研,經過數十次試驗和改進,終于找到了能有效消除傳統工藝加工弊端的工藝路徑,使注漿小導管加工實現了半自動化標準生產。尹齊軍介紹,新技術、新工藝應用下加工注漿小導管不僅保證了質量穩定,加工效率大幅度提升,而且每米可降低成本5元左右,若按香麗高速全線500萬米以上的最新統計需用量來算,僅此一項“創新”便可為整個項目節省建設資金2000萬元以上。
“戰狼青年突擊隊”奉命攻堅位于海拔3100米多凍土地段和平隧道施工任務,該地區晝夜溫差可達20度以上,材料物資一度靠人背馬駝,突擊隊長、團支部書記帶頭晝夜奮戰,在極度惡劣的氣候和極差的施工環境下突擊取得了和平隧道提前一個月貫通戰果,成為全線第一條雙幅貫通的隧道。
“康巴青年突擊隊”來自全國各地的突擊隊員們一張張曬得黝黑的臉上泛起了“高原紅”,成了地道的康巴漢子。他們缺氧不缺士氣,弘揚“邊戰斗、邊學習”的優良傳統,在項目標頭打響了集團旗號,涌現出一批青年技術骨干和“青年崗位能手”,突擊隊員獲得陳文山董事長的親切慰問,項目團隊獲得2016年度省級“工人先鋒號”。
將圍繞黨政中心工作開展建功競賽活動作為起點和支點
只有順應企業戰略導向乘勢而上,推動青年突擊隊競賽活動不斷地出成果、出人才、出形象,及時反哺企業黨政的“投資”行為,競賽活動才能得到更長遠的意識形態認可和資源持續配給,形成內部良性循環。建投集團團委系統在“編排”方案和“導演”競賽的過程中堅持把突擊企業黨政中心工作作為第一要務、把團省委和集團黨委在各個時期賦予的使命作為行動綱領。
團委緊緊圍繞集團“兩個轉移”戰略決策及踐行“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組織開展“同啟動同比拼同考核”勞動競賽、“創新創效”主題突擊隊活動、“我與企業同成長”創優競賽,在“青年文明號”平臺創建中打造學習型突擊隊,積極為集團振興、企業發展做貢獻。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體現青年擔當正能量
“建好一個項目,樹一塊豐碑,交一方朋友,培養一批人才”。我們的青年突擊隊在搞好項目突擊建設的同時熱心組織“金秋助學”、“對口扶貧”等公益事業,青年突擊隊在弓箭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投身于當地抗洪搶險、抗震救災、除冰保通等對抗自然災害保護同胞生命財產安全的階段性突擊隊活動。
魯甸“8.03”地震災害發生后,由集團青年黨員、團員組成的“麻昭高速青年突擊隊”小分隊冒著隨時可能被滑坡體和余震吞沒的險情,連續奮戰兩天兩夜搶通“昭巧生命線”,戰斗力堪比解放軍工程兵。災后重建時期,受不了惡劣的天氣和持續晝夜趕工的民工隊伍走了一撥又一撥,而集團“烏蒙戰狼青年突擊隊”中80、90后青年黨員、團員無一人退縮,創下了5個月完成震區20余所學校、衛生院建設的奇跡。
蘇鵬是“烏蒙戰狼青年突擊隊”副隊長,隨著突擊任務一波又一波到來,他的婚期已經一推再推,本來說好“7.30”節點后就回家成婚,2015年9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魯甸災區看望受災群眾和一線建設者們時要求:“必須保證受災群眾搬進新房過春節。”接到新任務后他撥通了家里的電話,電話那頭未婚妻子和母親早已泣不成聲……
舍我小家重建千萬家,“12.30”節點順利完成,建投集團不負總書記的囑托,一場讓人熱淚盈眶的“工地婚禮”終于在魯甸舉行……
目前,抗震救災團隊收獲集團內、省級先進集體和個人、國家級工人先鋒號等榮譽表彰,災后重建鐵軍所在的集團直一部獲得執行集團在昭通市數百億元項目總承包任務的光榮使命,青年突擊隊員中一批“拉得出、打得響、忠誠擔當”的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在昭通片區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中繼續建功立業。
激發青年奉獻進取 助力青年成長成才
青年懷揣夢想立身企業大家庭,渴望融入團隊、得到認可、收獲榮譽,他們渴望通過奮發努力創造個人價值的訴求更加不容忽視。
在團結和帶領青年投入建功競賽為企業發展做貢獻的同時,除了要做到及時兌現競賽榮譽和獎勵,更加重視運用多樣化的載體和渠道將優秀團隊和個人推出去,積極為青年拓展成才渠道、爭取上崗鍛煉機會,在干部考察提拔、優秀評選等方面為青年發聲,力爭讓青年“主角”成為建功競賽活動的直接受益者。
重視策劃引導 煥新競賽突擊形式
黨政“投資”、團委編導、項目搭臺、青年唱戲——這是建投集團搞青年突擊隊競賽的傳統。各級團組織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青年突擊隊競賽在市場和建投集團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主動優化:以體力攻堅與智力攻關為活動形式,從重說教向重實效轉變,從個別活動向系列活動轉變,從單一化的團組織設置向多樣性設置轉變,確保競賽活動層層落實、收獲實效。在競賽“編導”上精心謀劃;在競賽覆蓋面上實現重點項目青年突擊隊全參與;在活動重心上契合企業發展與時代背景對青年的要求,正向引導青年,發揮一線團組織的活力。
經歷整合重組的云南建投肩負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吹響“邁向世界500強的”號角。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建投團委將深入開展“青年突擊隊、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等“青”字號工程,為帶領青年當好黨的后備軍,為企業和社會發展多做貢獻矢志不渝地艱苦奮斗。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是使歷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進的力量”。建投青年奮發,企業命運如何?道阻且長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