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
現階段,漢語國際教育剛剛興起,還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社會上對漢語國際教育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對此學科的認識也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目前,漢語國際教育面臨的問題還很多,涉及到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本文就把漢語國際教育作為研究的對象,分析和探究它面臨的兩方面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漢語國際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漢語國際教育”是一個剛剛興起的學科,社會大眾對此學科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全面,還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漢語國際教育這門學科在現階段非常受歡迎,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學科是對外國人進行教學,讓外國人學習漢語,認為此學科與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漢語志愿者有著緊密的聯系。目前,有許多學者都對漢語國際教育進行了研究,對于它發展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給予了很高的重視度。
一、漢語國際教育面臨的理論問題
(一)漢語國際教育學科理論研究
當下,我國的漢語國際教育被分成兩個部分:“對外漢語教學”和“海外漢語教學”,但居住在中國的海外留學生只有少數人會學習漢語,這僅僅占整個世界學習漢語的人數的百分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漢語國際教育主要指的是海外漢語學習。可當下漢語國際教學研究的著重點卻與當前的現狀不相符,對海外漢語教學的研究較少見,海外教學的相關資料大都是一些從事海外漢語教學的教師或志愿者寫出的心得,具有研究意義的文章較少。這主要是因為現階段我國的漢語國際教育大多是在國內進行漢語教學,并沒有太多人從事海外漢語教學,缺少經驗,可借鑒的資料甚少。
(二)漢語國際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建設
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學習一門外語,漢語也作為第二語言在非使用漢語的國家中受到了重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國力日益強盛,漢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漢語國際教育學科理論體系,阻礙了漢語國際教育的不斷發展。所以,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總結經驗,挖掘自身的特點,形成一套完整的漢語國際教育學科理論體系。此外,國人要對漢語國際教育充滿信心,發揮自己的優勢,為漢語國際教育貢獻一己之力,最大程度地促進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
二、漢語國際教育面臨的實踐問題
(一)漢語國際教育教材方面存在的問題
整體上來看,我國的漢語國際教材還存在不少問題,供給和需求失去了平衡,結構也不合理。供大于求的狀況非常嚴重,且教材的質量和數量也參差不齊。教材的供給還比較單一,但海外對教材的需求卻越來越多樣化,供給與需求存在脫節的現象,不能滿足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導致供求失去了平衡。
(二)漢語學習者興趣的調動問題
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自己興趣的培養。隨著漢語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使得外國人對漢語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許多人由于漢語比較難學,發音和語法都比較復雜,且現存的漢語教材針對性不強,失去了學習漢語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要采用多種手段不斷提高漢語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從主體上入手,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分析和研究,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思維方式。
(三)漢語國家教育學科的認識問題
我們應從經濟全球化和文化融合方面去理解漢語國際教育。漢語國際教育應同英語的外語教學一樣,不斷適應全球化的需要,讓學習者深入理解所學語言的國家文化。教師也要不斷創新自己的語言教學方式,把中華文化豐富的內涵融入實際的教學中,讓學習者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中華文化,增強他們對語言的理解。
三、結語
本文搜集了漢語國際教育相關的信息和資料,針對其存在的實踐和理論方面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為漢語國際教育這門學科的發展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湖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