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川
出現心理問題,有的人會選擇去醫院找心理醫生,有的人害怕別人知道,只好忍著不去醫院,在痛苦中苦苦掙扎。現在好了,不用去醫院,在家打開“暖心理”APP,在線提出你的心理困惑,心理學咨詢師就會在第一時間為你輕松解決問題。
心理咨詢加上互聯網“基因”
金玓是一位漂亮的合肥妹子,曾在IT界工作的她非常努力,職位和收入也令別人羨慕。但看似順風順水的她卻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IT界追求速度,所以金玓的工作壓力很大,2008年,她陷入了自我否定的負面情緒中,感覺人生了無生趣,甚至一度有輕生的念頭。
一次偶然的機會,金玓與一位學心理學的朋友聊天時,她說出了自己的問題,朋友緊張地說:“天啊,你患上了抑郁癥。”通過專業測試,金玓果然患上了抑郁癥,并且已經是重度抑郁。要知道,抑郁癥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第四大疾病,但在這之前,金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癥。
隨后,在心理咨詢師的悉心指導下,金玓如獲新生,心理恢復了正常。金玓沒想到,心理治療會如此神奇,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人從痛苦的深淵中拯救出來。對心理學很感興趣的金玓,2009年,她考上了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的研究生,后成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調查顯示,我國心理亞健康人群的比例高達60%,主要癥狀為恐慌、焦慮、失眠、煩躁、孤獨、情感障礙、思維紊亂等,心理亞健康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金玓深知患抑郁癥的痛苦,于是決定將心理咨詢作為自己的事業。2012年,金玓在北京成立了中迪心理咨詢中心,至今已幫助上萬人恢復了心理健康。
一天,金玓接到北京市海淀區一位母親打來的求助電話,這位母親說:“我10歲的孩子最近心情很差,愛發脾氣,總說自己頭疼,睡不好覺,上課也聽不進去,還說活著沒意思。但去醫院檢查,身體沒有任何問題。”金玓根據經驗判斷這個孩子患有抑郁癥,建議這位母親盡早帶孩子到醫院心理科就醫。然而,這位母親一聽就翻臉了:“什么抑郁癥不抑郁癥,我看他就是想逃避學習!”說完就掛了電話。結果第二天早上,金玓看到一條新聞,說北京市海淀區一名10歲的孩子從自家陽臺跳下來身亡。看了這條新聞后,金玓心里很難受,她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有需求的人及時得到專業的服務,防止這類慘劇的發生?
傳統的面對面的心理咨詢費用較高,每小時500元的均價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同時,在一線城市,心理咨詢機構和心理咨詢師較多,而二、三線城市則相對較少。出于隱私的考慮,很多人選擇了忍著,不去醫院心理科看病。
金玓心想:為什么不嘗試一下互聯網+心理咨詢的模式呢?有IT工作經驗的金玓,終于想出了這個好辦法。
通過“暖心理”APP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2014年,金玓帶領團隊推出第一款移動互聯網產品——“巧克力減壓”APP,因內容過于專業、用戶反映不佳而失敗。
2015年3月,在朋友的介紹下,金玓認識了新浪微博產品前資深經理劉一旸,劉一旸大學學的是心理學專業,卻誤打誤撞進入互聯網行業,對于心理咨詢“觸網”,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認為心理咨詢在互聯網中必須改變“高大上”的形象,注重平民化和便捷性。金玓和劉一旸聊了一晚上之后,劉一旸成為金玓的公司的產品總監。為了更好地擁抱互聯網思維,在金玓新組建的團隊中,80%的成員都熟悉心理學和IT。
2015年6月,“暖心理”APP應運而生,目標鎖定30歲左右的年輕人,這一群體中,不少人有工作、愛情、家庭等方面的壓力,且有心理咨詢意識。
針對心理咨詢行業價格虛高的現象,“暖心理”把價格控制在每小時200元以下。用戶可在線選擇自己信任的咨詢師,咨詢師通過文字和語音通話的方式和用戶溝通,可很好地保護用戶隱私。
金玓成立了由200多位專業心理咨詢師組成的服務團隊,其中包括中科院心理所教授祝卓宏、哈佛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岳曉東、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李明等心理學界專家,保證了心理咨詢服務的質量。
為了提升用戶體驗,金玓對用戶反饋的操作問題和系統BUG(漏洞)很重視,有時為了解決用戶反饋的小BUG問題,她帶領團隊集體加班完善,只希望用戶通過“暖心理”平臺得到及時、便捷的服務。
“父母逼我相親怎么辦?”“如何對不喜歡的人說不?”根據當下熱點話題,“暖心理”平臺每日更新內容,推出了心靈美文、心理測試游戲、心理學小常識等,深受心理學愛好者和心理求助者的歡迎。
“我跟他分手一個月了,為什么會不自覺地等他的電話?”“單位有一個同事是小人,我該怎么辦?”“媽媽因小事打了我一巴掌,我再也不想見到她了。”像這樣的困惑,生活中有很多。針對這種情況,2015年6月5日,“暖心理”推出了“暖圈圈”功能,針對婚戀情感、人際關系、學業職場、親子關系等各種問題,為人們提供傾訴和交流的平臺。對于處在心理困擾中的人,在線的心理咨詢師會第一時間出現,及時解決發帖人的心理問題,而其他“圈里人”,除了友好地答疑解惑外,更多的是安慰,讓這些有心理問題的人源源不斷地感受到溫暖。
心理咨詢師變身直播“網紅”
《解夢》《減壓》《心理測評》……“暖心理”的欄目不斷增多,服務質量也越來越高,如《解夢》欄目,用戶可以在線敘述自己夢的內容,解夢師通過對你潛意識的分析,找到開啟你心門的鑰匙。
在運營中,“暖心理”根據市場需求,將目光放到遇到心理困惑的普通人身上。2015年12月29日,“暖心理”推出“輕咨詢”服務,主要解決人們在婚戀、職場、人際、學業等方面遇到的不是特別嚴重的心理問題。金玓表示,上線“輕咨詢”,通過文字、語音、圖片的方式,讓心理學更生動、更貼近生活。
“結婚三年了,為什么越過越沒意思?”一位年輕女士通過“輕咨詢”正在傾訴自己的苦惱,她說,她與丈夫隨著工作越來越忙,見面的時間越來越少,家已變成了一個旅店,兩個人在一起她感覺很冰冷,婚姻走進了死胡同。
“沒有溫度的婚姻,就是行尸走肉,要保持婚姻的溫度,就需要加強溝通。”在咨詢師的開導下,這位女士不再一回到家就拿著手機玩,而是為丈夫做幾道拿手菜,與丈夫聊聊天……她的努力沒有白費,丈夫也開始回應,在結婚紀念日為她送上了一大捧玫瑰。
2016年9月16日,“暖心理”推出“暖”直播平臺,旨在打造心理咨詢師中的“網紅”。“如果可以,你愿意永遠活在最性感的25歲嗎?”“不要讓自己活在垃圾桶里”“少俠,挺起你的胸膛,收下這本《撩妹秘籍》”……直播時,“職場導師”春楠、“戀愛達人”仵燁、“情感教練”丁力等一批心理咨詢師閃亮登場,與用戶直接對話。如果用戶對心理咨詢師的解答滿意,可送出禮物。
金玓也親自出馬,以“關愛我們身邊的抑郁癥患者”為主題進行公益直播,講述自己從抑郁癥患者到心理咨詢師的經歷,一下子獲得了30多萬的點擊量,而她將自己接受咨詢的收入和直播收到的禮物全部捐給公益基金。一位抑郁癥患者給她留言:“直播就像一根燃燒的蠟燭,照亮了我人生的路,抗抑郁的路很長,但是,我已經有燭光引路了,謝謝。”這番話令金玓很感動,這也是金玓創辦“暖心理”的初衷。
截至2016年,“暖心理”已有注冊用戶約50萬人,獲得兩個天使投資人的數百萬元融資。
“互聯網時代,我們用科技溫暖人心,愿你與這個世界溫柔相待。”金玓介紹,現在,“暖心理”正在打造一個垂直領域的平臺,用多元化的方式凝聚更多有需要的用戶。未來,“暖心理”還將上線“心理商城”,出售治療心理疾病的書籍、智能硬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