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娟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52-01
一、選題的提出
1.課程改革的需要
隨著歷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發展,圖片史料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圖片史料之于歷史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初中歷史教科書,里面既有對歷史過程的生動描述,還配有大量的圖片。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遠古的傳說》運用了十三張圖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秦統一中國》配有10張圖片;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配有10張圖片等等。精美的圖片,不僅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而且蘊含了人文關懷,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
2.教學的需要
以往,基于硬件設備的限制和教師的自身教學理念的限制,在歷史教學中難以使用圖片史料。但隨著教學設備的完善,教師觀念的更新,我們都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無論是在一般的隨堂教學,還是公開性的示范課例,都運用了大量的圖片史料。圖片史料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有效運用,不僅增強了歷史教學的生動性、思想性,加大教學的容量和密度,且增強了學生對歷史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
3.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的需要
2011年版的《歷史課程標準》提到“了解多種歷史呈現方式,包括文獻材料、圖片、圖表、實物、遺址、影像、……提高歷史的閱讀能力和觀察能力,形成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一定的歷史情景想象。”初中學生的思維處于由記憶思維向邏輯思維發展的過程中,在簡單理解的過程里形成辯證思維。形象、直觀的圖片史料比文獻材料更容易讓學生感知和記憶,更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的需要。
二、圖片史料在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學者范光明、李曉琳等認為圖片史料指“將實物等不能變為文字的材料,用圖片形式反映的史料”。圖片史料從內容上看,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人物圖、社會經濟生活圖、藝術品圖、科學技術圖、地圖等。從類別上看,圖片史料可分為歷史畫像、文物相片、漫畫、實物圖表、地圖等。圖片史料在歷史教學中起著文獻史料不可替代的使用功能和意義。
1.有助于學生對歷史重要人物、歷史事件、制度等問題的認識
在講述歷史人物活動、思想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人物的畫像、與人物有關的建筑物或文藝作品等圖片史料,使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再現在學生面前。如我講授七年級上冊的《兩漢的科技和文化》,在講“張仲景”成就時,我引導學生看課本的張仲景畫像,體會他“坐堂醫生”的高尚醫德,再指導學生看張仲景祠圖片,了解當地人民對張仲景的敬仰與熱愛,從而加深對歷史人物的認識。
2.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歷史空間概念
空間主要是指地點、地理位置或地域。在歷史教學中,歷史地圖的使用能使學生形成清晰的空間概念。為了使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確定的空間和進程,必須使用歷史地圖。如“我國原始社會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戰國形勢圖”、“秦朝形勢圖”、“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西晉內遷少數民族分布圖”等等,這些圖片的使用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形成歷史空間概念,從而形成正確的、完整的歷史知識。
3.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011年版的《歷史課程標準》提出“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使用歷史圖片教學,能充分挖掘歷史教材的愛國主義素材,易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如講述七年級上冊《青銅器與甲骨文》時,我引導學生看課文的“司母戊鼎”照片,然后指出商代的青銅鑄造業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分工細致,鑄造工藝出眾。其中司母戊鼎就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鑄造這個龐然大物,需要兩百多人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學生在掌握課文內容的同時,也激發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三、史料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史料圖片能再現生動的歷史畫面,我們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如果把史料圖片用好了,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視地圖,構建時空觀念
歷史教材是按時間、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編寫內容的,因此教材里的歷史地圖也具有此特點。利用好歷史地圖,有助于學生在腦海里形成清晰的時空觀念,也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如我在講述七年級上冊《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時,在講到東晉的地理位置時,我在黑板上邊講邊畫,講畫結合,學生由此也對東晉偏安東南的地理特點理解較透,記憶也牢固了。
2.圖文結合,突破重點、難點
歷史教材中的圖片,很多都與課文的重點內容息息相關。用好史料圖片,也就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擊破教學難點。如七年級上冊《秦末農民大起義》,我在講“陳勝、吳廣起義”一目時,引導學生看《大澤鄉起義》圖,問“陳勝、吳廣為什么號召起義?”再追問“900個農民反應如何?他們為什么會熱烈響應?如果按期到達漁陽,還會有人起義嗎?”“他們的武器是什么?這樣的武器也能獲勝,說明什么問題?”通過看圖片,層層設疑,學生得出戍邊農民遇雨失期被斬只是起義的導火線,更深層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本課的重點、難點都逐一擊破,促進了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知識,也培養了學生識圖、分析、概括的能力。
史料圖片的有效運用方便了學生學習歷史,掃除了學生閱讀史料的障礙,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由此,歷史教師要在歷史教學中注重史料圖片與文字材料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逐步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問題。
參考文獻:
[1]朱漢國鄭林主編《新編歷史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
[2]朱煜《歷史課程與教學論》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