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摘要】E-Learning教學平臺的發展給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手段,將E-Learning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是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本文依據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了E-Learning教學優勢和特點,在此基礎上構建了E-Learning 自主—協作、課下—課上的教學模式,闡述了知識學習,引導探究、自主—協作和總結提升的全過程。
【關鍵詞】E-Learning教學平臺 語文閱讀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92-01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常常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成績為教學目標,但對完成這一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卻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的理想狀態應該是學生帶著課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與感受向教師求教,而不應該是教師帶著已經準備好的對課文的理解走向學生,把結果講解給學生[1]。近年來很多同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了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研究型、翻轉課堂等多種新教學模式的嘗試[2-4]。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硬件設施的提高,將E-Learning網絡平臺課下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一、E-Learning教學優勢和特點
E-learning是利用計算機網絡等新技術,創建學習環境,變革教育模式,實現一種充分利用豐富網絡資源并建立全新溝通機制的教育和學習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E-learning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一定優勢和特點。
1.有利于資源和經驗分享
在高中語文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偏重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完成主要教學目標和任務,導致大多學生知道理解了文章內容,而不清楚其寫作的原因、背景、情感等,限制能力和思維的提高和引導。E-learning支撐語文閱讀教學,使學生在課下可以利用多方面資源完成全方位的閱讀,擴大外延和深度,課堂教學之前完成相關基礎知識和環境背景的積累,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并提高講解深度和廣度。
2.有利于提供閱讀情境和想象支撐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很少關注能工提升閱讀能力和質量的技巧,或者很少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達到這一目的。提高語文閱讀技巧可以通過擴展閱讀范圍,實用性文章、說明類、科普知識、歷史溫和、新聞述評等。E-learning教學平臺有利于師生的即時交流,對內容晦澀的內容,可利用視頻等手段為學生提供閱讀情境和想象支撐。
3.有利于提供針對性的信息服務
E-learning可以通過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和資源。另外,其共享的資源和工具可輔助教師制作精良的教學課件。同時,教師可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進行評價,為一線教學提供全方位的輔助。
二、E-Learning 教學模式設計
貫穿 E-Learning 教學模式的教學原則有四點:知識學習,引導探究、自主—協作和總結提升。通過自主—協作的探究方式,課下—課上的學習模式,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圖1)。
1.知識學習
知識學習包括基礎知識、背景知識、理解知識。基礎知識是指文章的字、詞、句學習和理解,這是最淺的文字閱讀以及閱讀的基礎。理解知識是指作品中的關鍵詞語,句子,段落以及中心思想,情感,結構,比基礎知識的更深入閱讀,需要在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并了解文章背景知識基礎上進行。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于課文以及基礎知識學習可以通過課下E-Learning教學平臺完成。按照一定的程序和預先布置,通過自主學習,知識層次的遞進完成;通過最后步驟基礎知識測評完成對學習效果的檢驗。同時,在此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和即時在線解決,也可聯系到課上學習,共同討論解決。課下學習階段即是完成知識學習。
2.引導探究
引導探究是在對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進行的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并成為課堂的主體的前期準備階段。引導探究活動以教師提出相關討論問題出發,這就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有發散性、針對性,并能通過接續課堂活動過程,達到加深知識理解并能夠達到技巧應用的程度。
3.自主—協作
學生針對教師的引導問題,根據前期學習積累的知識,討論形成觀點類成果。可以通過分組展示成果,或論述、辯論等其他形式,完成課堂活動。通過該階段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批判性、表達性、思維敏捷性等能力。
4.總結提升
總結提升階段包括知識總結、擴展應用、應用測評三個階段。在前期活動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知識,包括課下學習過程中的教學大綱要求知識、重點知識以及應試知識,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同時總結課文的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等,將知識的輸入升華為輸出,可以通過布置應用作業或應用測評完成。寫作過程是學生思想輸出的重要步驟,通過此環節,加強學生的寫作的技巧性和深刻性,將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
三、結語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E-Learning教學平臺是一種利于教學資源共享,提供新型教學模式的手段,可以作為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閱讀在整個語文教學當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對于其教學模式探索,還需要多模式應用對比研究,總結基于高考現實又能達到多目標培養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靳漢雄.新課標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3(z1):1-2.
[2]李艷梅.高中語文研究性閱讀教學的實踐與再思考[J].現代閱讀,2013(11):167.
[3]王愛芳.高效高中語文教學情境教學設計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04-105.
[4]張川.高中語文翻轉課堂引進微課的實踐與反思——以《鴻門宴》為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24):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