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明+王安+徐成峰+谷峰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數控機床、組合機床、加工中心、車削中心以及加工單元等高科技機床的出現,工件的鉆孔,鉸孔,攻絲變得更加精確、高效。因而工業生產、加工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與此同時,傳統機床的存在因為科技的進步也受到了沖擊甚至被替代。但是,出于經濟成本的考慮一般精度的條件下,微型機床的使用,能很大程度地方便人們的生活。本次設計以能加工小孔的微型立式鉆床為例。我們進行立式鉆床的設計與在CATIA的基礎上進行零部件的建模與裝配。從鉆床的簡介、設計要求,設計方案與參數要求,用CATIA的建模與裝配三個角度闡明微型鉆床的設計與仿真。
關鍵詞:微型;立式鉆床;設計;仿真
1 鉆床簡介
鉆床指主要用鉆頭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機床。通常鉆頭旋轉為主運動,鉆頭軸向移動為進給運動。鉆床結構很簡單,加工精度相對較低,可鉆通孔、盲孔,更換特殊刀具,可擴,锪孔,鉸孔或進行攻絲等加工。
鉆床種類:立式,臺式,搖臂式等。
鉆床的發展與趨勢:國外主要的深孔鉆床都系列化完整的數控深孔鉆床通用部件,在深孔鉆床上不僅一般動力部件應用數控技術,而且夾具的轉位或轉角、換箱裝置的自動分度與定位也都應用數控技術,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深孔鉆床的工作可靠性和加工精度。多品種加工裝備采取了一系列的可調、可變、可換措施,使得加工裝備獲得一定的柔性,增加機床配置的靈活性和靈敏度。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使得深孔鉆床的制造有了質的飛躍。
鉆床的工作原理:臺式鉆床的工作原理是以電機為動力進行輸出,其動力通過塔式皮帶輪和三角帶的變速傳遞給主軸,主軸套在套筒里,套筒上具有齒條結構,與配合手柄的齒輪嚙合組成縱向進給系統,因而套筒的上下移動帶動主軸的上下移動,主軸的轉動以及手柄的進給完成加工。
本課題設計要求及內容:
(1)微型立式鉆床的設計,要求結構簡單,輕便靈活,外形尺寸控制在300×200×600(mm)之間。
(2)單軸設計。
(3)孔直徑在13mm以內。
(4)主軸轉速在4100rpm以內。
(5)立式操作。
(6)由于并沒有太大精度要求,夾具以及導軌設計不做太多設計。
2 微型立式鉆床的設計
2.1 立式鉆床設計方案
鉆頭選用高速鋼麻花鉆,結構鋼和鑄鋼選取δ=736MPa,由《機床夾具設計手冊》得:
鉆床扭矩Mk=0.34D2f0.8Kp=13.5N·M
Mk為切削力矩
D為鉆頭直徑
f為每轉進給量
Kp=(δ/736)0.75 為修正系數
其中D=13mm,f=0.2mm
計算軸向切削力
Ff=667Df0.7Kp=2595N
Ff為軸向切削力(N)
D為鉆頭直徑(mm)
f為每轉進給量(mm)
Kp為修正系數
主軸切削功率公式為:
Pm=(Fffn/1000×60+2πMkn/60)×10-3kW=0.25kW
Ff為軸向切削力(N)
f為每轉進給量(mm)
n為主軸固定轉速(r/min)
Mf為切削力矩(N·M)
查找得知,軸承傳動效率為0.99,鍵傳動效率為0.98,主軸傳遞功率為:
P=Pm/(0.99×0.99×0.98)=0.37kW
2.2 立式鉆床具體參數和機構
2.2.1 加工工藝參數
工藝方法:鉆削,一個麻花鉆工作
刀具: 最大加工直徑13mm
加工材料:木材,軟金屬
最大鉆孔能力:工具鋼3.2mm,非金屬6mm,軟金屬5mm
切削用量:切削速度8-11m/min,進給量0.04-0.15mm/r
主軸轉速:4100rpm;進給速度:手動;主軸行程:25mm
2.2.2 尺寸參數
機床外形尺寸:290×190×590(mm)工作臺尺寸:160×160(mm)
鉆頭夾持范圍:0.6~6.5mm
主要聯系尺寸:主軸端至工作臺距離200mm;主軸中心線至外部立柱距離105mm
立柱外壁直徑46mm;立柱高度300mm;底座高25mm
2.2.3 動力參數
電機參數:5158A;額定功率:340W;空載轉速:16000rpm;電機尺寸:中間軸直徑6mm;電機總長105mm,直徑65mm;2個安裝螺絲距離53mm。
3 Catia簡介及零部件建模
模塊化的CATIA系列產品提供產品的風格和外型設計、機械設計、設備與系統工程、管理數字樣機、機械加工、分析和模擬。CATIA產品基于開放式可擴展的V5架構。通過使企業能夠重用產品設計知識,縮短開發周期,CATIA解決方案加快企業對市場的需求的反應。CATIA系列產品在八大領域里提供3D設計和模擬解決方案:汽車、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廠房設計(主要是鋼構廠房)、建筑、電力與電子、消費品和通用機械制造。
零部件建模(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