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琴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98-02
情感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目的,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識過程。情感教育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一定的教學要求,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識地調動和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習興趣,端正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和主動性,實現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展,達到“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的目的,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發展,從而增強教學效果的實踐過程。那么,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呢?
一、以情育情,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別林斯基認為:“愛是教學的工具和媒介,對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教學中教師的情感,首先源于教師對學生真摯無私的愛,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用自己的真實情感去感染學生,尊重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展。
(1)尊重學生
教育的秘訣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語言學習中很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無論是認知活動,還是情感活動,自尊都起著關鍵作用。在自尊受到保護的環境中,學習的認知活動最有效。有時教師漫不經心的回答,嗤之以鼻的冷笑都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影響學生自信心地建立。因此面對每一位同學,老師都要讓他樹立一個信念:“我能行!”。
(2)關注后進生
新課程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那些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哪怕這些學生僅僅取得一點進步,我們也要通過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關注的目光,讓他們感到老師在欣賞他們,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探求知識。
二、以情激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因此激發學生情感是促進學生主動、積極、有效學習的重要方面。
(1)以演育情
情感總是與情景相伴隨的,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表演是每一位學生最喜歡的英語活動。在愉悅的情景中表演,學生產生了真實情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2)以歌激情
音樂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把學生帶入各種情感境界,使學生的審美觀、人生價值觀不斷升華、強化。歡快動人的歌曲,學生又跳又唱,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熱愛學校,奮發向上的積極情感。
(3)以獎激情
對小學生采取適當的獎勵措施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學習中取得成功學習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產生克服困難的動力,激發學習愿望”。而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對學生說出盡管只是簡單的一個詞或一句話,都要用“OK ! Good ! Great ! Super ! …”表揚的話給予積極的鼓勵或者是一個贊許的微笑等。其次,開展課堂比賽也可提高學生的內驅力,我們經常運用個體與個體、組與組、排與排、男女生、師生等各種形式的比賽,最后向贏的個體或團體頒發“小亮星”、“小紅旗”、“紅蘋果”等小獎品。知識的獲得來自于競賽活動的過程 ,學生一旦通過努力,取得好成績,就會產生成功的喜悅,同時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愿望。
三、積極評價,升華學生的學習情感
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關注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英語學習是一個語言交際的過程,也是極為復雜的心理過程。小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還不太成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課堂上,教師可以用“Good job” “well done” “Excellent”等學生喜歡的語言來評價學生的表現,也可以進行小組評比、班級評比,如“學習之星”、“小小外交家”等。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如設立“希望之星”“進步之星”等。同時,學生也能參與評價,可以進行同桌互評、小組評價等,也可以讓家長參與評價。只要我們堅持進步就是成績,有興趣就是進步的理念,把學校、家庭、老師和學生聯合起來,實行多元化、多途徑的評價,就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有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為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不斷增強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為學生終身的英語學習和發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