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芬
藝術及體育專業的大學本科和專科學生在我國的高校中是一群相對特殊的學生群體,其特殊性的之一體現在其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特點及所用的相關教材。近年來,大學英語教材的改革也不斷進行中,國內出版和發行了很多大學英語教材,而藝術、體育等學生由于其專業的特殊性,學生的英語水平與其他專業有很大差距。然而,隨著全球化、國際化發展的進程的加快,培養國際化人才,加強學生英語的素質和運用能力對藝術專業同樣適用。
一、高校藝術專業大學英語編制及選用情況
目前,大學英語教材的改革在進行中,然而對于藝術專業的大學英語改革和研究還很少。各個高校由于地域不同,學生英語水平在進校時就有所差異,因而不同地區,不同高校對于教材的選用隨意性較大,多使用所有藝術和體育專業學生通用的英語教材。目前,多數學校使用的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葛寶祥、王利民總編的《E英語教程》。
二、《E英語教程》系列教材簡介
普通大學英語教材在我國相對較多,而藝術和體育類的大學英語教材相對較少。在各大藝術和體育類的高校或者各高校的藝體專業,《E英語教程》系列教材使用較普遍。《E英語教程》系列教材一共有4冊,在大多數學校是供藝術和體育學生在大一、大二年級四個學期使用。也有部分學校,根據自身情況,在大一開設大學英語課程,并選學這四本書的部分內容。該書一共四冊,包括八本書,四本學生用書,四本教師用書。每冊《E英語教程》都是由8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都包括5個部分: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grammar、writing、culture express。
三、對《E英語教程》系列教材的評價
(一)教材評價的標準
歐美國家從19世紀中期就開始探索如何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評價,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教材評價(materials evaluation)的理論研究。他們的理論包括評價的概念、內容、范圍、功能和評價的主體、過程、原則和方法等。到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歐美國家對教材評價的理論研究已日益成熟。
不同的研究者們,對教材評價的標準也是不同的。研究者普遍認為,首先,評價教材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課程標準;其次,教材應該反映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及二語習得的合理內核,體現新的外語學習理論;然后,教材應該符合學習者的發展要求;最后,一套好的教材還應該考慮到教師教學和職業發展的需要,統籌考慮到水平和地區差異。Hutchinson and Waters認為評估教材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對照(matching)過程。一般從五個方面進行對照:教學對象的特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方法及價格等實際問題。本文對于《E英語教程》這套教材的評價,主要從教學對象的特點、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出發。其評價內容從以下幾個點入手:(1)該書系列覆蓋的語言點有哪些?其語言點所占比重如何?(2)該書系列覆蓋的語言技能有哪些?其所占比重如何?(3)該書系列的課文體裁范圍一般為哪些?(4)教學內容是怎樣安排的?是按語言點還是學生需要掌握的語言技能?(5)課文中每個單元是怎樣安排的?是按聽、說、讀、寫的順序還是其他順序。
(二)《E英語教程》系列教材的優點
(1)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打好閱讀基礎,加強聽說訓練,使他們能用英語交流信息,在聽、說、讀、寫、譯方面達到要求。
該書的內容上也體現了這一點,該書的每個單元都包括5個部分: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grammar、writing、culture express。聽力部分旨在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包括語音、聽力技能的練習以及聽對話和文章的能力。此外,其聽力材料大多與藝術相關。在聽力之后,即為與聽力材料相關的話題討論,即口語練習訓練。進一步鞏固學生相關知識,鍛煉學生聽力和口語中運用的能力。
(2)在第二部分文章閱讀中,分為passage A和passage B,這兩篇文章的相關性不大。A篇文章選材范圍較廣,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和實用性,內容豐富,可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每一個單元的passage B均為藝術或體育相關題材的文章。例如,《E英語教程》1第一單元的第二篇文章“A violinist in the metro”,第四單元第四篇文章“Yoga”和第二冊第六單元文章“What makes a great musician”。并且在culture express中,也多為藝術相關材料。這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不僅學到英語知識,也可以了解更多專業相關知識。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方便學生理解和課后自主學習,在每篇文章之后都列舉出了學生可能遇到的新詞匯,且每本書的最后都附有每個單元的單詞詳細解釋。
(3)在每篇閱讀文章之后都有練習,包括閱讀理解、詞匯和結構、介詞、句型和翻譯。這些練習設計靈活多樣,旨在考查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且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
(4)此外,大學英語是高中英語學習的延續,《E英語教程》系列書籍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在此書中每個單元都有語法部分。語法部分從第一冊到第四冊從易到難層層深入,重點突出,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于英語語法規則的掌握。
(5)寫作板塊也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最簡單的作文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到簡單句子的表達,再到段落的表達,整個文章的編排,完整的表達觀點都有詳細的講解。這些寫作技巧對學生來說非常有用,不僅僅是在考試中,在將來的學生工作中都是有用的。
《E英語教程》系列書籍從其聽說、閱讀、語法、寫作各個板塊的分配以及其各個知識點的難易程度、語法點的選擇和分配,文章的體裁的選擇,都符合藝體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以及國家教育部規定的人才培養要求。按聽說、閱讀、語法、寫作和文化幾個板塊來安排,形式上和板式設計上既符合藝體生的心理特點,內容上既有育人功能,又有人文視野,又有全新的教學理念,是藝體生大學英語教材的最佳選擇。
(三)《E英語教程》系列教材的不足
全球化和國際化不斷深化發展,藝體生也逐漸認識到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性,這不僅僅在考試中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在將來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能運用。而實際情況是,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尤其是口語這一塊十分薄弱。據學生反映,《E英語教程》教材中口語訓練的比重較少,且口語沒有一個獨立的板塊,均是在聽力內容基礎上的一個情景模擬,有時話題與日常學習生活并不相關,就使學生難以表達。故筆者提出建議,可增加一個獨立的口語板塊,有相關的話題,從簡單的詞匯到句型再到情景的完整口語訓練,這樣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去搜索相關資料,準備話題,在課堂來模擬,這樣就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運用能力。
四、結語
《E英語教程》系列教材是在現存的大學英語教材中唯一適用于藝術和體育類專業學生的教材。隨著中國教育體制改革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藝體生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也應行動起來。藝術和體育類學生大學入學之初英語成績參差不齊,大多相對較差。詞匯量小、語法基礎薄弱、英語學習興趣不濃等系列問題都有待解決。因此,加強對《E英語教程》一書的認識,更好地了解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