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董裕乾
【摘要】本文以常州紡院“百草根”商貿集市創業實踐教育為例,淺談了大學生應從模擬經營管理,活學活用創業知識;靈活適應變化,努力提高創業品質;營造文化氛圍,牢固樹立創業意識;豐富實踐載體,不斷強化創業技能等方面培養創業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素質 商貿集市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235-01
1.引言
2014年9月10日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就曾提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他發表講話稱,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發展,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業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2.大學生創業素質的科學內涵
素質是指人與生俱來的以及通過后天培養,塑造,鍛煉而獲得的身體上和人格上的性質特點。創業素質是指創業者所必需的正確的價值觀、個性化的品格、創業熱情以及各種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性素質。結合大學生群體的特征,與大學生創業有關的創業素質是由創業知識、創業品質、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構成的。
3.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做出重要部署,國務院對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社會都要重視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有利的條件,搭建更廣闊的舞臺,讓廣大青年在創新創業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青春光彩。”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也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教育部《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從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由此可見,培養大學生創業素質是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是為更好地服務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4.以常州紡院“百草根”商貿集市為例談談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
4.1模擬經營管理,活學活用創業知識
創業知識主要包括專業知識、企業管理、政策與法規知識等綜合性知識。常州紡院“百草根”商貿集市模擬市場管理,工商稅務城管齊上陣。為了規范市場管理,商貿集市模擬政府行政管理機構設置三個部門:“校園城管局”、“校園工商局”和“校園稅務局”。“工商局”主要負責“營業執照”的登記、審核和注冊,治理和維護校園集市秩序,查處壟斷、不正當競爭、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并設立服務點,受理消費者投訴等;校園“城管局”主要負責校園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加強攤前衛生管理,維護校園公共秩序等;校園“稅務局”主要監督經營者正確使用復寫收據,以便審計。如發現偷稅漏稅等現象則第一次扣誠信學分 1 分;第二次扣誠信學分 2 分,并系部通報;第三次發現直接取消資格,并全校通報。據悉,所有經營者將繳納營業額的 3%的稅務。市場的工作人員會在集市上巡邏監督,發現攤主漏開收據,就會給予處罰。每位攤主都學習過 《常州紡院校園百草根商貿集市管理條例》,所以罰款時也很配合。學生在模擬的市場管理、攤位經營中,活學活用創業知識。
4.2靈活適應變化,努力提高創業品質
創業品質即創業心理品質,它主要反映了創業者的意志和情感,一般體現為大學生創業者是否具有獨立思考、選擇判斷、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心理品質。面對市場的變化,創業者能否因勢而“動”,靈活地適應變化,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同時,創業者還要善于進行自我調節,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現實中的成功與失敗。紡院開展“百草根”商貿集市,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開展集市的形式讓大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來確定自己的攤位所賣的商品,迎合了顧客的需求,生意自然好做。學生在學校提供的平臺嘗試自主創業的過程中積累了創業經驗,提高了創業品質。
4.3營造文化氛圍,牢固樹立創業意識
創業意識包括創業的欲望、熱情、決心、責任感等,大學生創業是否成功與是否具備堅定的創業理想息息相關,因此,激發大學生創業意識,保持大學生創業熱情顯得尤為重要。“百草根”商貿集市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定期組織攤主們聚在一起探討“生意經”,攤主們交流創業經驗、討論經營方法,提出很多建議和設想,如根據市場需要和變化適當調整政策,放松銷售類別限制;放長集市開放周期,增加學生期待感;建議為攤主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如為商品做廣告、出版“百草根”信息報、為經營者提供倉庫放置貨物、開放夜市等等。攤主們表示,探討“生意經”既增加了相互間的交流與溝通,也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營理念,更堅定了他們要把“百草根”商貿集市越辦越紅火的決心。
4.4豐富實踐載體,不斷強化創業技能
創業是一項考驗大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事業。高校要不斷豐富大學生創業實踐的內容與載體,強化創業技能。在創業道路上,必須學會與人合作與交往。通過語言、文字等多種形式與周圍的人們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在創業過程中,需要與客戶和顧客打交道,與公眾媒體打交道,與外界銷售商打交道與企業內部員工打交道,這些交往、溝通技能,可以排除障礙,化解矛盾,降低工作難度,有助于個人創業技能的發展。“百草根”商貿集市開市時由紡院 192 名大學生組成的 51 個團隊分別成立了自己的“商店”在校園內亮相。一家名叫“俏丫丫生活用品店”的攤位前,六位女生組成的銷售團隊正熱情為顧客介紹商品,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合適價格成交時,在場的六位“老板”都會露出燦爛的微笑。老板們這樣感慨:“其實我們真不容易啊,進貨的那幾天一個宿舍的人都累死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還要和批發商討價還價,雖然苦了點,但也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既鍛煉了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又鍛煉了我們的交流能力。
5.結語
黨中央將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視為國家發展戰略,并高度重視青年創新創業工作。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悉心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知識、創業品質、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增強創業教育的實效性,為大學生創業取得圓滿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而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不斷深化,最終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城,黃麗,胡蓉.大學生創業素質調查及研究—以同濟大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2)
[2]李克強.在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致辭[DB/OL][2014-09 -1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11/c_1112
430855_2.htm
[3]歐陽琰.大學生創業素質與創業教育研究[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08:8-9.
[4]新華網.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DB/OL].[2012-11-17].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