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
摘 要:農村公路是公益性的公共基礎設施,是農民生產生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對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村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村公路;建設問題;措施
近年來,不斷加大投入,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四化”建設,特別是“十三五”期間,認真實施農村公路通暢、通達工程建設和通村油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里程不斷增加,路面狀況逐步得以提高和改善,為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增收和廣大群眾的安全便捷出行起了積極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農村公路總體數量多,基礎條件差,嚴重制約著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
1 我縣農村公路的總體情況
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3162.5公里,按行政級別劃分:縣鄉公路255.6公里,鄉村公路626.3公里,村組公路2231.6公里,專用公路49公里;按路面等級分:水泥路面300多公里,瀝青路面200多公里,彈石路面300多公里,無路面公路還有2000多公里。全縣80個村居委會基本通公路,通路率達100%,公路密度達1.67公里/平方千米,每萬人擁有公路132公里。公路密度和通路率在全州處于前列。境內以過境干線為骨架,以縣鄉公路為脈絡,鄉村公路相連通的交通網絡體系基本形成,為早日實現縣鄉公路油路化、鄉村公路水泥化、村組公路等級化、境內公路網絡化的“四化”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縣農村公路基本屬國家補助,民工建勤,民辦公助等方式修建的公路。縣道水泥路、瀝青路、彈石路面共255.6公里,占農村公路總里程的8.2%;達到等級標準的公路329公里,占農村公路總里程的10.6%;有路面公路僅占農村公路總里程的25%左右。可見農村公路等級普遍低下,質量差,全部屬四級及以下等級公路,路網結構與運輸服務體系不匹配,總體結構比例嚴重失衡。
2 制約我縣農村公路發展的因素
近年來,我縣農村公路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距離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平、通、美、綠、安”的發展目標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我縣的農村公路建設還存在許多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公路技術等級低,服務水平較差。我縣農村公路從公路等級看,全部為四級公路和等外公路。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二是公路服役期限過長,財政投入有限,養護資金不足,交通量逐年加大,超限超載運輸較為嚴重,使現有農村公路無法適應我縣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安全出行的需求;三是由于南澗縣“東與彌渡縣接壤,南與普洱市景東縣毗鄰,西南與臨滄市云縣以瀾滄江為界,西以黑 江與鳳慶縣隔江相望,北與巍山縣山水相連”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南澗縣的農村公路建設始終無法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
3 我縣農村公路發展表現出的主要問題
3.1 招投標不規范,是監管缺失還是體制弊病
由于招投標在全國沒有一個統一規范的模式,各地對招標的規定也不一致,有的甚至與法律法規相駁,造成上位法與下位法的不一致,讓游戲規則變得不統一,不嚴密。借牌、掛靠、串標、圍標、惡意搶標等行為時有發生。
3.2 領導干預,質量問題無法在萌芽狀態得以遏制
由于農村公路點多面廣、項目分散,我縣由三個副局長帶隊分為三組分片區進行工程質量管理,但是有部分鄉鎮主要領導對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不重視,協調不到位,甚至為了擺領導架子,干預工程質量管理,亂告狀、亂表態、亂出點子使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無法正常有序的開展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在抓好施工隊伍管理的同時,做好質量宣傳,也是搞好質量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有些領導把質量管理看成特別簡單的事情,好像敲掉多少片梁、砸掉多少個結構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證明質量工作抓得嚴,質量工作做到家了,這種管理風氣在管理領導中還特別流行。
3.3 管理人員不足,工程管理無法面面俱到
農村公路點多、面廣、項目分散、施工隊伍資質底、施工管理難度大。(1)由于資金有限業主無法聘請專業的監理單位進行施工監理,很大程度上一個工程技術人員身兼多職(業主代表、施工技術負責和監理),并且要管理多個工程項目;(2)施工隊伍資質低,工人的文化程度不高,質量意識不到位,追求利益最大化,有時造成工程返工也是一種必然;(3)由于項目投資不到位,業主在設計時就只能夠嚴格按照資金狀況來進行項目設計,使得工程在施工中無法按設計施工,變更較多,從而增加了技術管理人員的工作量;(4)項目沿線群眾的意識不足和鄉鎮協調工作不到位,再加上沒有賠償資金,使得公路建設不規范,質量不到位。
4 現場施工中對工程質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無論項目多小,單價多低,施工隊伍就是為了有效益,有時質量管理理所當然地要和經濟掛鉤,該罰款時還不得不罰,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這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千萬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種現象值得重視,在農村公路集資困難、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要在發生質量問題的前期,采取預防措施防止質量事故的發生。我們一定要把保證質量、提高質量意識、對質量精益求精作為大前提,措施一定要合理得當、讓工程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下。質量管理措施要強硬有力,不能講人情,不能拖泥帶水,該一票否決就得一票否決,沒有什么通融的余地,質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質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該換的要換,不得力的施工隊該清退的要清退,決不能心慈手軟,否則會給工程質量帶來更大隱患。
現在的農村公路質量管理體制有一個弊病,就是管理質量的人沒有真正的否決權,技術和行政相對來講還是分家的,還有一些地方行政干預施工。項目經理部對施工隊都有了質量管理目標責任狀,光有這些大目標還不夠,還要具體細化,并確定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一些質量管理小目標。
組建質量巡視組,質量巡視組每月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督促縣市區有關建設監理施工單位馬上進行整改,并對整改后的工程進行及時檢查,確保質量隱患能及時消除。
南澗農村公路建設中表現出來的問題,不是只有在南澗存在,而是全省乃至全國農村公路建設問題中的縮影,希望得到上一級交通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邀標項目中所表現的問題就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