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芳
在幼兒園進行科學小游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它可以在培養孩子們動手能力的同時增加他們對科學的興趣。而幼兒科學小游戲不同與中學的科學游戲,它往往與游戲結合,帶有較強的趣味性。它的設備和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操作要求簡單、對于精度的要求低,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游戲活動時間不宜太長,需要明顯觀察到游戲結果及變化,這樣才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促使他們主動參加游戲。我們的《綱要》中也指出:“幼兒喜歡探究、操作、游戲,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件和問題,能觀察、思考身邊的科學現象,學習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游戲?!苯裉斓挠變菏?1世紀的主人,加強幼兒科學啟蒙教育,已經成為現代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在科學游戲的操作過程中獲得探索成功的喜悅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幼兒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形成概念的。幼兒只有通過探索、操作實踐才能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經驗。”孩子們在操作小游戲過程中,幼兒獲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興趣??茖W小游戲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對幼兒來說,操作過程遠比獲得知識更重要,因此,幼兒的科學游戲活動的操作過程尤為重要。例如:《蠟燭為什么會滅》小游戲中,幼兒點燃了三只小蠟燭,扣上不同高度的玻璃杯,看看哪個玻璃杯中的小蠟燭先滅?通過小游戲發現,大玻璃杯中的空氣多,蠟燭滅的慢,小玻璃杯中的空氣少,蠟燭滅的快。”再如“小燈泡亮了”的游戲,幼兒嘗試接小燈泡,不知如何接亮,孫藝軒的做法是把電珠的一端接觸電池,而另一端不與電池接觸,幾次都沒成功,于是,逯俊去看孫藝軒,發現電線兩端都要與電池接觸,于是孫藝軒試著操作,小燈泡接亮了,這是幼兒嘗試用他人的方式解決問題,通過這些小游戲,使幼兒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直接探索到自然現象的奧秘,獲得的經驗將終生難忘。
二、在記錄信息中獲得歸納與分析能力的發展
在科學小游戲中,幼兒記錄獲得的信息,能使幼兒關注探索過程和事物的變化,把抽象的信息變成具體的圖表,有助于幼兒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教師要支持、引導幼兒記錄獲得的信息,幼兒學習記錄收集的信息或觀察到的結果,對幼兒終身的學習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在“有趣的彈性”小游戲中,教師指導幼兒尋找筐子里哪些物品具有彈性,哪些物品不具有彈性。孩子在玩中找到了具有彈性的玩具,如:皮筋、籃球、席夢思床墊、彈簧秤等,孩子們邊游戲邊把發現的記錄下來,他們利用學國的各種符號、圖像記錄游戲結果,然后進行綜合分析。
孩子們的記錄有助于幼兒將原有認識與當前的操作結果相比較,調整原有的認識,促進新經驗的主動建構。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幼兒學科學的能力,又可使教師及時了解幼兒小游戲的興趣、能力和游戲中遇到的困難,然后進行有目的的指導。
三、教師提供便于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充分感知與發現中獲得發展
幼兒在認識事物時,總是喜歡擺動、拼拆、移動等,這表明幼兒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因此,我們為幼兒準備的操作材料不應是只能看、不能動的擺設物,而是必須為幼兒提供有利于他們動手操作的材料,吸引他們主動愉快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如《摩擦力》游戲中,提供三個高度相同的斜坡,其中兩個斜坡一個鋪上毛巾、一個鋪上手帕,三輛小汽車同時往下滑,看看哪輛汽車滑得快,哪輛汽車滑得慢?幼兒在小游戲中觀察、比較材料中發現,鋪有毛巾的斜坡上的汽車滑得最慢,光滑的斜坡上的汽車滑得最快,從游戲中得出結論這與摩擦力的大小有關系。提供的材料除了數量充足,還要含有科學因素,如活動“物體下落”,為了使幼兒正確感知不同物體扔得高度不同,下落速度也不同,準備的材料應大小不同,輕重不同等等。只有這樣全面考慮,才能利于幼兒在探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活動前教師選材料時,應反復推敲材料確定后還要試做游戲,檢驗是否真正適合幼兒操作,以便對選擇的材料進行適當的調整、改造,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幼兒在活動中順利操作。
四、在設置問題中引發幼兒探索動機,培養幼兒對科學游戲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指出:探索的欲望是推動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內部動因。這就是說幼兒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發,就會對游戲活動感興趣,并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參與科學游戲,進行有效的探究,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那么,教師提出適當的問題,以指導幼兒做游戲,幫助幼兒提出某種設想,引導幼兒去觀察操作發現,思考小游戲中產生的現象,用小游戲中的事實來解釋現象的發生,并鼓勵幼兒能用其他多種方法或獨特的方法來驗證。如《玩電池》活動前提問“試試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電珠亮起來,讓小風扇轉動起來?”又如:《找空氣》活動中提問:“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設計提問不但要激發探索欲望,還要從幼兒的回答中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培養了幼兒對科學游戲的興趣。
五、在科學小游戲中使幼兒獲得相互合作、協商的發展
《綱要》中指出“在探索的過程中,鼓勵幼兒樂于合作、交流與分享?!贝蟀嗟挠變壕哂幸欢ǖ暮献魉?,在科學小游戲活動中同伴間的討論和互相合作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有利于幼兒從多種角度考慮問題,對已有知識能多方位的遷移運用,有利于幼兒協商和合作精神的培養,教師要有意識為幼兒提供這樣的機會。如《水的三態》小游戲中,酒精燈、玻璃杯和水等材料,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游戲?;顒又?,幼兒們協商分工,你是點火的,你是添加水的,你是為酒精燈蓋帽的,細致的分工為探索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再如“好玩的彈性玩具”中,張鑫濤發現釣魚的魚線有彈性,便與楊晨交流,楊晨感到有疑問,與張鑫濤反復游戲中發現魚線能拉長但不能回到原來的位置,得出魚線沒有彈性的結論。
總之,科學小游戲活動是幼兒探索科學的有效途徑,通過科學小游戲活動主動探索科學奧秘的過程中,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獲得發展,讓幼兒真正成為了探索活動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