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強+李超
摘要:營造具有土建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對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土建類人才有著重要意義。由于建設理念、建設方案總體設計、公寓學生活動等與公寓文化建設相關的環節沒有充分考慮到將融入建筑相關的文化,沒有突出行業特色,導致了其文化育人的作用發揮不明顯。土建類職業院校需要加強對建設具有行業特色公寓文化對人才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領導,建立保障機制,開展具有行業特點的、符合學生在公寓中的心理行為特點的相關活動。
關鍵詞:土建類高職院校行業特色公寓文化現狀對策
學生公寓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有近2/3的時間在公寓度過,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也是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場所。文化育人具有潛在性,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將會產生積極效果,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一、具有建筑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一)不具備打造具有行業特色學生公寓文化的客觀條件
職業教育處于成長期,由于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國家財力支持傾斜度不夠,建筑類職業教育也受到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辦學硬件總體落后,相當部分的建筑類高職院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硬件建設上,無暇顧及軟件建設,有部分院校甚至沒有充足的學生公寓,當然就談不上公寓文化建設。
(二)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無構建行業特色學生公寓文化的頂層設計
文化建設是一項具有彈性的工作,學生公寓文化建設也是這樣。在構建具有建筑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過程中,首先是認識不到位,忽視了公寓在對學生教育與管理過程中,對學生成長的意義,也忽略公寓文化在建筑類職業教育的載體作用,公寓文化建設流于形式,構建具有行業行業的學生公寓文化更是紙上談兵。
在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公寓文化建設上,也缺乏頂層設計。首先,學生公寓本身就是建筑物,但在設計、修建作為學生公寓的建筑物時,并沒有考慮到建筑類高職的特點,公寓建筑物的本身并沒有承載多少建筑職業特點,建筑類高職院校公寓的特點,和其他類高職院校、高校幾乎是千篇一律,只有共性沒有建筑類高職教育的個性。其次,在制度設計上,并沒有構建行業特色公寓文化的保障體系與運行體系,既沒有經費保障,也沒有人員保障,也沒有建設思路與具體行動計劃。
(三)重管理育人,輕文化育人
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與文化育人脫節,重看得見的管理與服務,輕具有建筑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育人。注重嚴格管理,這也是高職院校學生公寓工作中的特色,從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總體學生公寓工作情況看,本科院校一般就是常規管理,高職院校注重嚴格管理,比如嚴格夜不歸宿、寢室衛生等,中職院校就特別注重嚴格管理,甚至是封閉式管理,當然這和各層次的學生的學生特點密切相關,反過來講,在高職院校,包括土建類高職院校輕文化育人的現象也就十分普遍。
(四)文化活動的開展缺乏土建高職核心元素
在開展的公寓文化活動中,沒有融入具有行業元素,泛泛的開展一些活動,表現形式精彩紛呈,內涵卻偏離行業主題。當然宿舍開展黨員示范寢室、文明寢室、最清潔寢室、公寓籃球錦標賽、象棋比賽等各類活動無可厚非,也應該積極提倡,營造積極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圍,幫助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但是要更好幫助土建類高職學生成長成才,在公寓文化的打造中,就一定要賦予職業特性的核心元素,要將建筑的歷史、文化、設計、施工等各種元素融入到各種活動,各類物質環境之中,將土建類高職學生的第二課堂延伸到公寓,營造具有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
(五)顯性教育多,隱性教育少
利用各種公開的手段,有領導、有組織、有系統的宿舍文化較多,比如各類活動的舉辦,比較多屬于“灌輸”教育,而忽略了學生公寓是學生在學校這個大環境中,相對比較本真的地域,學生在宿舍中的行為、語言、精神狀態等,都是比較本真的,比較真實流露學生的基本狀態。學生在這樣的狀態下,通過無意識的、間接的、內隱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的隱性教育方式,會更貼切學生的特點,起到更好傳播、教育作用。
(六)具有建筑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對學生公寓的非主流的亞文化引領、引導作用沒有體現
學生在課堂上接受正面教育后,在回到宿舍后,往往有“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心態,生活隨意,非主流文化體現得十分明顯,比如網絡游戲盛行,很難找到有宿舍中的人不玩網絡游戲的,有的學生甚至叼著香煙,搖頭晃腦的沉迷于游戲,比如語言不羈,特別是晚上熄燈躺下后,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議題就開始,也就是通常說的“臥談會”,總體上講這些不太積極向上的非主流文化盛行,雖然非主流文化也有其積極意義,但目前,整個宿舍文化的營造過程中,沒有非常有效的用具有行業特色的公寓文化去引領非主流文化,更多是學生中的非主流文化根據學生群體的個性特點隨意發展。
二、建設具有建筑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的途徑
(一)深化構建建筑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的認識
無論建筑類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客觀條件是怎么樣的,但都應該對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建筑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的認識。一是應充分認識到學生公寓文化對學生成長的積極意義,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在公寓度過,在學生公寓中,學生處于比較本真的狀態,宿舍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家,公寓文化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培養人才最為有力的手段之一;二是要充分認識到高職人才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更應該在公寓這塊重要的陣地中,體現其職業性,作為建筑類高職院校,就應該想法設法將社會對建筑類職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融入到公寓文化之中。
(二)做好構建建筑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頂層設計
若僅僅是某一面在構建具有建筑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做出努力,這遠遠不夠,其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要將構建學生公寓文化納入到一所學校發展、學生發展的全局來進行布局,做好頂層設計。
做好領導體系的建設。在現行高校運轉體系下,沒有領導層面重視,開展工作是非常艱難的,要有領導重視,要建立科學的、可操作的領導體系。無論將構建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體系,還是納入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綜合素質教育體系,都應該建立至少有一名校領導作為牽頭人的領導小組組長,宣傳、學工、團委、保衛、后勤、相應的教學單位等單位部門的負責人作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主要實施部門負責日常運轉,比如學生宿舍管理中心,這樣才能盤活整個學校的相關資源,從領導層面提供保障,并就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進行總體設計。
做好運行機制建設。學生宿舍管理中心是運行機制中的核心,牽頭落實校級層面的總體設計,建立測評體系與實施方案,制定年度計劃與總結,協調校內各種資源,在構建的過程中,哪些部門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必要時還可以協調一些外部資源。
(三)豐富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工作途徑
從學生公寓本身就是建筑物發掘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從新建學生公寓開始,在設計上就可以突出建筑類高職院校的理念,賦予其行業內涵。可以在每棟學生公寓,建立一個將該棟公寓的整個施工的資料室,將整個過程體現出現來,從征地、拆遷、設計、施工、使用等過程全面體現出來,詳實的各種數據,并給交代清楚為什么這樣設計、施工等,讓公寓這個建筑本身就成為學生身邊的教材。
從學生活動中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學生公寓的學生活動,要圍繞建筑職業人才培養為核心,要突出建筑行業發展需要的核心元素為主。比如建筑歷史知識搶答賽,學生公寓測量大賽,公寓消防知識競賽等,讓學生廣泛參與其中。
從公寓外在環境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將各種建筑規范上墻,有名建筑物圖畫上墻,建筑名人、知名校友上肖像上墻、各種違章建筑圖畫上墻、豆腐渣工程圖片上墻,播放優秀建筑企業文化視頻、各種高級工程的紀錄片等各種各樣的活動,營造行業文化氛圍,讓學生在無意識中去感受行業知識、行業文化。
從公寓管理中去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在學生公寓管理中融入建筑行業需要的學生的核心品質,吃苦耐勞、團隊協作、愛崗敬業等元素融入到公寓學生管理之中,學生公寓管理的內在邏輯要符合行業和社會發展對建筑類高職人才的需要。
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構建具有行業特色的學生公寓文化。比如學生在宿舍經常打游戲、聽音樂、玩棋牌游戲等,可以開發一些與建筑元素相關的電子游戲,譜寫一些與建筑元素有關的音樂,印一些具有建筑元素的撲克牌等,讓學生在宿舍中的生活和職業關聯起來,且可以深入緊密的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
作者簡介
譚強(1983-)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思政教學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李超(1983-),男,四川宜賓人,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思政教學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