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偉
【摘要】函數圖像作為西方經濟學量化分析的重要方法。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政治》考核目標和要求,需要提高學生解讀函數曲線圖像的能力。
【關鍵詞】供求曲線 需求曲線 均衡價格曲線 微笑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 拉弗曲線
【中圖分類號】G63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35-02
利用函數關系,函數圖像對經濟現象進行量化分析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方法。我們現行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一《經濟生活》缺少這方面的內容,這不利于學生對復雜經濟現象的理解和把握。
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政治》,對學生考核目標和要求是:思想政治學科考試內容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的教學內容確定。思想政治學科考試反映對考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論證闡釋、分析評價、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和解讀信息:從試題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回答問題的有關信息,從試題的圖表等形式中獲取回答問題的有關信息,準確、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獲取的有關信息。
本文試圖根據必修一《經濟生活》教材結構分析解讀相關的函數圖像,幫助學生全面理解經濟概念和經濟原理。
與《經濟生活》有關的函數關系主要有供給曲線、需求曲線、需求彈性曲線、需求交叉曲線、均衡價格曲線、微笑曲線、菲利普斯曲線、拉弗曲線等多種曲線。
一、主要的函數關系圖
1.供給曲線
(1)供給曲線是以幾何圖形表示商品的價格和供給量之間的函數關系,供給曲線是根據供給表中的商品的價格—供給量組合在平面坐標圖上所繪制的一條曲線。圖中:OP為價格,OQ為供給量,S為供給曲線。
一般而言,供給量與價格會呈正相關,即商品供給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波動而增減。表現為沿供給曲線上下波動,稱之為點移動。影響供給的因素包含:相關財貨的價格,生產因素的價格,生產技術,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價格波動對生產的影響:調節產量。
市場上某種商品供不于求,價格上漲,生產者獲利增加,這時生產者就會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反之就會壓縮規模,減少產量。
(2)供給水平變動曲線
企業生產成本、技術進步、國家政策等因素引起供給的變動,表現為價格不變,供求曲線左右移動,稱之為線移動。
2.需求曲線
(1)需求量變動曲線
當某種商品價格上漲時,人們會減少購買量;當某種商品價格下跌時,人們會增加購買量。這是需求量變動的一般規律。
(2)需求彈性曲線
表示需求量對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表達了價格對不同商品的影響: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較小,高檔耐用品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較大。由圖可知,隨著商品價格的降低,A的需求量變化小于B的需求量變化。因此,A屬于生活必需品,B屬于高檔耐用品。
(3)需求水平變動曲線
上圖需求曲線d1和d2,d2曲線比d1曲線所表達的需求更旺盛。因為對應每一個價格,d2曲線上的需求量都比d1曲線上的需求量大,價格P1對應需求Qd2大于需求Qd1。我們把曲線d1平移到曲線d2的過程,叫做需求的水平變動。
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由于消費者的收入、消費偏好、相關商品價格、政府補貼政策等因素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平移。
(4)需求交叉彈性曲線
兩種商品因為功能相同或者相近而可以互相代替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欲望,即一種商品的價格與另一種的需求呈同方向變動。在消費者的愛好、貨幣收入和其他商品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商品甲的價格下降造成了對商品乙需求的下降,那么商品甲和商品乙是互相競爭的商品或相互替代的商品。交叉彈性為正,記憶口訣“替代同向”。
兩種商品因為功能不同,但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功效,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欲望,即甲商品的價格與乙商品的需求呈反方向變動。其交叉彈性為負數。而它們之間的負交叉彈性系數高,正表明二者為極緊密的互補商品。記憶口訣“互補反向”。
3.微笑曲線:微笑曲線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在1992年為了“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線”理論,以作為宏碁的策略方向。
微笑嘴型的一條曲線,兩端朝上,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設計和銷售,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微笑曲線中間是制造;左邊是研發,屬于全球性的競爭;右邊是營銷,主要是當地性的競爭。當前制造產生的利潤低,全球制造也已供過于求,但是研發與營銷的附加價值高,因此產業未來應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也就是在左邊加強研展創造智慧財產權,在右邊加強客戶導向的營銷與服務。微笑曲線有兩個要點,第一個是可以找出附加價值在哪里,第二個是關于競爭的型態。
與教材的契合在于: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經濟全球化應對措施、國際產業轉移、對外開放與“走出去”戰略。
4.均衡價格曲線
均衡價格是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這時該商品的需求價格與供給價格相等稱為均衡價格,該商品的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稱為均衡數量。
上圖中S為市場供給曲線,D為市場需求曲線。SD交叉點E對于價格P為均衡價格,對于數量Q為均衡數量。
當市場價格由P上漲到P1,高于均衡價格時,市場供給量超過市場需求量,出現超額供給,使價格趨于下跌,回歸均衡價格。
當市場價格由P下跌到P2,低于均衡價格時,市場需求量超過市場供給量,出現超額需求量,使價格趨于上漲,回歸均衡價格。
均衡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系,特別是均衡價格理論中關于供給的價格彈性和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分析,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有重要實用價值。
5.菲利普斯曲線
1958年,菲利普斯根據英國1861年-1913年間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提出了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
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數。失業率高表明經濟處于蕭條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低,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低;反之失業率低,表明經濟處于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高,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高。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的關系。
菲利普斯曲線涉及國家財政作用、國家宏觀政策等知識。
上圖中,處于B點,失業率過高時,政府可以采取積極的經濟政策,增加支出,減少失業;但會以一定程度的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為代價。
處于C點,通脹率過高時,政府可以采取緊縮的經濟政策,拉低物價,但會以一定的失業為代價。
6.拉弗曲線
“拉弗曲線”理論是由“供給學派”代表人物、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商學研究生院教授阿瑟拉弗提出的,主張以大幅度減稅來刺激供給從而刺激經濟活動。
拉弗曲線”的基本含義是,稅收并不是隨著稅率的增高在增高,當稅率高過一定點后,稅收的總額不僅不會增加,反而還會下降。
過高的稅率會削弱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積極性,因為稅率過高企業只有微利甚至無利,企業便會心灰意冷,紛紛縮減生產,使企業收入降低,從而削減了課稅的基礎,使稅源萎縮,最終導致稅收總額的減少。當稅收達到100%時,就會造成無人愿意投資和工作,政府稅收也將降為零。
二、《經濟生活》曲線圖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曲線圖試題的關鍵是確定數量關系,有時需要借助輔助線分析判斷。解題時要注意:
第一,注意區分各參數關系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注意零界點前后的變化趨勢。
第二,注意區分自變量和因變量(通常情況下橫軸為自變量,縱軸為因變量;例外是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反)。
第三,注意區分點移動還是線移動(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由自變量的變動引起因變量的變動,使點在曲線上的運動,稱之為點運動;由于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使得因變量在自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而有所增減,使圖像發生左右平移,稱之為線移動)
第四,注意將各選項的圖形轉換為文字信息,結合題干分析判斷。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政治》2017年
[2]孫平,肖文.需求價格彈性與需求曲線斜率的關系釋疑[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3]《施振榮:如何走出微笑曲線底部》中國企業家,2009.8.16
[4]李珍、劉志英《拉弗曲線的深度分析——兼析中國個人所得稅制的政策涵義》[J].《MBA智庫文檔》2011.6
[5]陳佳男《淺談菲利普斯曲線在我國的適用和借鑒》[J].《百度文庫》2011年
[6]王萬山《均衡價格理論演進的歷史脈絡》[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5
[7]《經濟生活》必修一,人教版2013年
[8]李景春《需求價格彈性分析及應用》[J].《市場論壇》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