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24-0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同農業、能源、材料、資源開發、國防建設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要想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實踐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樂學
(一)巧設懸念誘興趣
懸念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的焦慮心理,它是學生對新知識企盼的興趣來源。在教學中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識規律,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緒言》一節時可向學生展示化學科學的發展歷史和21世紀化學發展的宏偉藍圖,介紹化學與人類生存和社會文明的重大關系,使學生體驗“處處有化學”的真情實感,與此同時巧妙地配合演示實驗設置問題,使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感受化學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向往學習化學,增強對化學學科的興趣。
(二)誘導探究激興趣
誘導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力及創新精神,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實驗、操作、觀察、設計、討論等)尋找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整個環節應該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思維為主線,視聽并舉,深思結合,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感知活動,激發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如在講第五章鐵時,為了揭示鐵生銹的原因,可以首先啟發學生結合生活實踐思考鐵生銹的各種情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大膽推論,然后再根據不同推論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推論是否正確,最后由實驗得出結論:即鐵生銹是鐵和氧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的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這樣不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態度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效果甚佳。
(三)研討釋疑增興趣
學生通過學習一些疑問已經解決,但同時又會產生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學生在探究新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都會反饋出來,甚至爭論不休。此時,教師只要給以恰當的誘導、點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開展熱烈的討論、認真思考、質疑辯難,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學的學習態度就會得到培養和提高。
二、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提高教學效率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必須是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學中形成滿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師放任自流,學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就初中化學課來說,我們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關鍵在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教師要在課堂四十五分鐘內向學生傳授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使他們能輕松接受,這必須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師自身極淵博的知識,較強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還要在課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還應了解掌握學生,結合學生暴露的問題,瞄準學習目標,深入準確、畫龍點睛地講。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激發思維,擴大密度,使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思維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所謂精講,既要配合教材內容,又要面向全體學生。精就是要突破重點,帶過一般,設疑破難,創造思維情境。練是鞏固知識的途徑之一,練要練到點子上,要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能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的或口頭表達練習的,就盡可能讓他們動手動口實踐,以達到真正掌握知識,舉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學完碳這一章時,我們組織學生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與一氧化碳和碳分別還原氧化銅作對比分析,進而明確異同點及可燃性和還原性,進一步復習鞏固了氧化還原反應和實驗裝置及實驗步驟等。通過精講多練,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還可使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有利于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大面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三、加強實驗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課程開展探究式教學應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充分發揮實驗的獨到功能,以實驗為突破口,從開展探究性實驗做起,要避免只采用“照方抓藥”的實驗教學、“照方抓藥”式的實驗固然能提高學生實驗操作的熟練程度和對所接受權威結論的再次感知,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制約了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還要避免那種只求機械記憶儀器名稱、實驗步驟,或做實驗時只求應付、走過場、未曾動手,就已經按課本所述,先慎好實驗報告的“正確結論”……?;瘜W教師應利用已有的實驗室及儀器,想方設法讓每位同學都參與到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在實驗選題、方案設計、用品準備、條件控制、現象觀察、數據測定和記錄、信息處理和報告等具體過程的體驗、探索中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徐宜秋.運用多媒體輔助初中化學教學的思考[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2014(2):65-66
[2]唐明偉.關于初中化學教學的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6)
[3]王舒蕾.對優化初中化學教學的思考[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3)
[4]房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
[5]王云.初中化學教學思考[J].金色年華:下,2013(8)
[6]盧普緣.信息技術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思考[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