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詩章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44-02
情境教學并非現代新創,古人已有實踐過。如我國古代的孟母三遷教子,斷織教子的故事,就是情境教學法的典型范例。在國外,一些教育家如蘇格拉底、盧梭、杜威等都提倡和實踐過情境教學。
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學呢?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情境教學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思維為核心,因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有著獨特的作用。情境教學注重教學的探究性,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現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情境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一、用于導入,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課與恰當的導入新課是分不開的。如果導入的好,就會先聲奪人,使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課堂上來,教師也會有一個好的感覺,師生很快進入角色,為一節課的成功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設置恰當的情境導入新課,這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它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配合,有利于師生雙邊教學活動的展開。
比如,我在講授政治必修1“面對經濟全球化”時,先請兩位同學表演課前準備好的小品——當諸葛亮與劉德華相遇時,由此創設情境,活躍氣氛,接著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不知道飛機是啥玩意兒?為什么我們現代人還能夠喝到美國的可口可樂,穿到世界名牌耐克呢?學生回答后導入:面對經濟全球化,讓我們一起來幫諸葛亮解除心里的疑惑。這樣利用小品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形式新穎,能迅速集中學生注意力,同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用于課中,加深理解
思想政治課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理論,而許多理論觀點都比較抽象,單靠空洞的理論講解往往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使學生感到厭煩,結果是事倍功半。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設置情境,可變抽象的理論觀點為形象生動,變深奧的道理為淺顯易懂,變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為活潑有趣,從而有助于學生理解、分析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這個知識點時,我沒有直接問學生為什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而是先講一個故事:我國宋朝時期,京城中有位很有名氣的裁縫,他裁制的衣服,特別合體。傳說有一次,御史大夫請他去裁制一件進宮廷穿的朝服,裁縫手腳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問:“請教御史老爺,您當官多少年了?”御史聽了很奇怪,反問他:“你量體裁衣就夠了,還要問這些干什么?”裁縫回答說:“年輕相公初任高職,意高氣盛,走起路來挺胸凸肚,裁衣就要后短前長;做官有了一些年資,意氣微平,衣服應當前后一樣長;當官年久將退,則內心郁悒不振,走起路來低頭彎腰,做的衣服就應該前短后長。所以,我如果不問明做官的年資,怎么能裁出稱心合體的衣服呢?”講這個故事時,教師再配以適當的形體動作,能較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講故事設置完情境后,要求學生回答:故事中的裁縫師傅為什么很出色、有名呢?學生回答歸納:這位裁縫不僅能量體裁衣,還能根據封建社會官場中人在不同階段的神情體態來裁衣,不僅把握不同人的“身體尺寸”,而且努力去把握不同人的“心理尺寸”,這正是做到具體問答具體分析,因而能裁制出特別合體的衣服,正確地解決矛盾。這樣,枯燥的理論就活靈活現起來了,變得形象生動,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于小結,升華主題
好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有引人入勝的開頭,而且要有引發深思、催人奮進、耐人尋味的結尾。利用情境教學進行課堂小結,可以避免教學內容的機械重復,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應用能力,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例如,在必修2“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這一框題的小結中,我設置了這樣的情境:播放李克強總理回答記者提問的剪輯視頻。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提問中講到“我從群眾的意見中感受到大家對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種信心和力量。”“作為人民的政府,應該接受群眾的民主監督,也包括在網上廣泛聽取意見。只有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負起責來,各項事業才能順利發展。”這表明,我們的黨和政府更加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我們熱烈歡迎和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恰當運用好手中的權力為人民謀取最大的利益,真正成為一個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的政府。這樣的情境設置,能啟發學生的思想覺悟,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知情統一,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情境的創設方式多種多樣,比如可以通過語言,配合語音、語調創設情境,以情激趣,提高課堂實效;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豐富多彩的聲光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通過講故事、做游戲、角色扮演等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實效;用音樂創設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實效等。
實踐證明,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寓理于情,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活潑,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學任務得以更順利、更圓滿地完成。因此,情境教學對教學實效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今后應繼續推行情境教學法,也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參與到情境教學法的探索、研究和應用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