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躍
摘 要:在元江縣中其耕地形式主要為農戶個體經營,耕地分布較為分散,再加上元江縣地況復雜,農機在使用中存在的危險因素較多并且成本較高,造成了農機在元江縣山區耕種中實際使用效率不高。基于此,本文從元江縣山區農業發展、基礎建設、耕地分布、人員素質等方面探討了其農機化發展所遇到的阻礙,根據現今元江縣山區實際的經濟情況、作物種類及農業生產需要探討如何全面實行農機化發展。
關鍵詞:山區;耕地;農機;發展;措施
在元江縣山區農戶之間主要采用的是個體化經營模式,田地布局以小型耕地為主,在耕種中主要是采用人力進行勞作,這種生產方式實際創造的經濟效益并不高。但是由于元江縣山區地形的限制,其沒有完善的耕路可以為農機的使用提供條件,造成農業機械使用成本過高,農戶無法負擔此部分的支出,再加上山區地形復雜,農機使用的安全隱患較多,這些限制地區農機化的發展的阻礙是現今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山區農機化發展的自然環境和障礙因素
1.山區勞動力流失
元江縣山區的經濟一直較為落后,因此大量的年輕人決定外出謀生,年輕人的出走造成勞動力結構以老人及婦女為主,因此在進行農業活動時,受素質、體能、文化等因素的影響,這部分人員在農業農業機械的操作能力及接受能力的水平較低,在沒有相關基礎知識的條件下,農業機械的使用受到了阻礙,因此使山區內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
2.山區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元江縣山區的耕地面積在農業體制改革后明顯減少,再加上耕地位置處于山區,地形復雜且陡坡較多,而其基礎設施建設的缺乏更是造成農機使用受阻,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沒有完善的機耕路,近些年元江縣山區的道路建設逐漸完善,但是專用于農機的機耕路卻很少,造成農機下田困難;其次,由于農田分散較廣,因此農機今天需要面對多種路況,例如高埂地及坡地,實際操作危險且含有安全隱患;第三,農田水利設施分布不合理,在元江縣山區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田地兩側,這樣可以方便農田的灌溉,但是在實際中因其阻礙農機下田而造成機耕發展受到阻礙。
3.農民素質不高
在元江縣山區的農戶中,其種植的農作物種類較多,影響農機進行統一的農耕生產,并且一些農民在實際的種植中認為作物不適合農機種植,或是因種植的作物所產經濟效益較低無法負擔農機使用的成本而拒絕農機化。再加上受個人素質水平的影響,一些農民不愿意學習相關的農機使用技術,認為費時費力,因此更愿意沿用傳統的人力或畜力耕種的方式,影響農機技術的普及。
4.監管力度不夠
由于農機在使用的過程中存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在農機化的過程中需要農機安全監理部門對其操作及使用進行監管控制,避免出現安全事故。但是由于元江縣山區較為偏僻且經濟落后,使此處沒有相應的農機安全監管部門,因此無法對農機的使用起到全面的監管,造成農機在使用中存在著許多的安全隱患,一些農機沒有進行年檢等必要流程,再加上操作人員安全意識不足易發安全事故,對農機的全面普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二、加快元江縣山區農機化發展的思路
1.加大對山區農機化的扶持力度
由于元江縣山區較為貧困,因此需要由政府進行撥款及提供支持政策來促進農機化的發展,這需要各級領導認識到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對元江縣山區農機化的扶持,具體方法有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政府的領導作用,政府部門需要與農機部門進行聯系,根據元江縣山區的實際地理特征及耕作模式來進行農機的發展規劃,從農機的培訓、使用、推廣、管理等部分進行全面的農機化推進工作,同時也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使其進入山區對農戶進行培訓教育,促使農機化的工作可以順利進行。
第二,選用適當的技術及農用機械,在選用農機時需要對元江縣山區的主要作物進行確定,并根據山區的經濟及地形情況選擇適當的農業機械,根據山區地理特點及農田分布情況,小型農機更適合在元江縣山區農業生產中的使用。
第三,加強對農戶技術培訓的開展,為農民提供農機使用技術培訓活動,對農機使用的優點進行宣傳,并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傳授,提高其實際操作技術的水平。
2.搞好農機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部門需要根據元江縣山區地理特征進行修路工作,在農田之間建設專用的機耕路,改善農機下田無路可走的情況。通過對落差不大的田地進行深耕、推土、平整、降低耕地坡度、增大地塊面積,改善土質。同時也要對農田進行整合,盡量將原有的小田形式轉變為大田合耕的形式,這樣可以提高農機使用效率,方便農機進行耕地、播種、收割等工作,還可以降低農機使用成本。
3.加大對山區農機補貼標準和范圍
售價過高的農業機械使農民望而卻步,因此國家需要加大對農機購買的財政補貼,提高原有的在購機、燃油等部分的標準補貼額度,大力推廣適合山區使用的先進、實用、高效、質量可靠的農機具,提高農機化水平。
4.加強安全監督
管理農機監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把農業機械操作手的考試和入戶關口,定期對機手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宣傳,定時對農業機械進行檢驗,把農機安全生產知識送到千家萬戶,把安全監督檢查送到田間地頭,切實抓好農機的安全生產,提高農機手的安全意識,為促進農機化發展打好基礎。
5.發揮農機服務組織的帶頭作用
以農機合作社為主體,推廣使用大中型和新式農機具,把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機化發展的重要手段。用點帶面,讓農民自覺地接受農機新機具和新技術,調動農民購置和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機服務組織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的作用,有效地推進山區農機化的發展。
三、結語
山區與平原不同,其農機化需要面臨更多的困難,因此在農機化的過程中需要由政府部門、農機部門及地區農民共同努力進行農業機械化及現代化的發展。元江縣山區農機化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通過加強各類基礎設施的建設及農業現代化的普及來進行農機推廣及使用,從而為元江縣山區農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局面,改善原有的低效率、低回報的農業生產模式。
參考文獻:
[1] 熊國清.淺談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5(6):6-7.
[2] 王懷香.淺談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出路[J].都市家教月刊,2016(7).
[3] 于斌.山區農業機械化推廣的探討[J].中國農業信息,2013(7S):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