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杰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209-01
“羊跪乳,鴉反哺”,“受人點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偉大民,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這些傳統美德教育我們對受到的點滴之恩,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并用實際行動回報。但是當今社會,這樣的一種和諧已經慢慢不復存在,人際關系越來越冷漠,人心越來越自私,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精神的東西越來越少,大家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利”已經主宰了大部分人的心。
究其原因主要是感恩教育在我國教育中是缺乏的。現在的孩子,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唯一的寄托,成了一家人。但他們不懂得感恩。沒有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社會,感謝給予他們愛和幫助的人。相反,有不少孩子還怨天尤人,仿佛全世界都對不起他。因此,對寄宿生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一、利用學校這塊主陣地進行感恩教育——使感恩成為學生的自覺要求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充分利用這塊陣地,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力度,努力提升學生的精神文明素養,培養品德,陶冶情操,努力培養學生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學期初,我們課題組成員通過多次匯集,精心挑選感恩教育的材料,利用每周的國旗下講話、晨會課、班隊活動、思想品德課等陣地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講感恩的故事,開感恩的班隊主題會,將感恩思想從學生內心激發出來,讓學生經常站在別人的角度,設身處地去想別人之所想,哀別人之所哀,樂他人之所樂,積極學會體驗他人的內心世界和內心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體諒他人,同情他人,幫助他人,愛護他人,從而形成學生的道德觀。
今年的十一月二十日,也就是期中考試之后,我校隆重舉行一次家長會。家長到來之前,在我們課題組的指導安排之下,各班師生齊心協力,積極動手不值班級文化,形式多樣,內容大多以“感恩”為主。孩子們把自己創作的詩歌寫在前后黑板上,并且配上插圖,工整地寫上自己的姓名,供家長們鑒賞;還有的孩子給家長寫一封包含感激之情的書信;面對講臺下的家長,孩子們激情朗誦《媽媽,我親愛的媽媽》,讓在座的家長們熱淚盈眶。通過本次家長會,更進一步拉近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距離,讓家長見證了孩子在我校的成長,同時,也讓孩子們更體會到家長的艱辛,從而懂得感謝祖父母及父母的養育之恩,好好做人,努力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回報家長。
二、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感恩的價值觀
學科教學中也可以滲透感恩教育。比如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充分發掘教科書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所表現的“恩”是豐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等。語文課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感恩的價值觀。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對大自然、對父母,對祖國、對社會,都是一種感恩的表現;要承擔責任,孝敬父母,報效祖國,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作貢獻;要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要學會和大自然生靈的和諧相處;要學會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和不同階層的人相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做到人際關系的和諧……
我們在課內外給各年級段安排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內容有:
(一)感激父母養育之恩
給學生們布置親情作業,培養學生自理能力和勞動觀念,感知父母勞動的艱辛。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與父母說知心話,在父母生日和特殊的節日,們這些留守兒童給父母通電話報平安,回報自己的進步,讓家長安心,更要關心在外打工的父母,問候他們,把親手制作的賀卡寄給父母親。過大周回家給爺爺奶奶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腳,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
開展“算算親情賬”活動,將自己在學校學習一年所需的學雜費、生活費、零花錢等費用加起來,算算父母的付出,在學生中倡導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
(二)感激學校的培育之恩
在教師節期間,各班組織學生開展“給老師獻真情”活動,比如開展“五個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提一個建議,表一個決心)活動,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三)感激同學和社會的關愛之恩
開展給同學做一件有益的事活動,給曾經幫助過自己的社會各界人士寫一封感謝的信等。這些綜合實踐活動,不但教會學生感受恩惠,感激他人,也有效的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情,班風校風良好,學校生活秩序井然,學生們雖遠離父母,但在此一樣身心健康發展。
三、在活動體驗中進行感恩教育——把感恩落實到行動中
抓住學校的各種活動,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少先隊開展的各種活動中體驗助人為樂。給單親孩子過生日、慰問孤老、社區勞動、給貧困生捐款、班級中大手拉小手的互幫互助活動等。學校特色教育中體驗愛家鄉情感。愛的表達,心靈溝通。讓學生通過書信的形式,把自己平日里不好意思說的話寫給父母、老師,父母老師要給孩子回信,以此縮小心靈間的距離,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交流。
結合學科教學,深化感恩活動。
1.“感恩”活動倡議
學生干部廣泛征求同學意見,編制感恩倡議。內容是:學生從感恩父母開始,學會關心、理解父母;培養家庭責任感;學會關心身邊的人和環境,學生做一名好學生好公民。我校在升旗儀式中,同學發出活動倡議,以此拉開了本學期感恩教育活動的帷幕。
2.“感恩的心”合唱大賽
動人的歌聲永遠傳達著世間美好的情懷。我們的學生愛唱歌,他們有自己的歌聲、有自己的追求。假如能以喜聞樂見的歌聲走入學生的心中,那么我們的教育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結合學校藝術節的活動,舉行了“感恩的心”合唱大賽,通過傳唱感恩、愛國歌曲,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引導了正確的思想,真正達到人人參與,班班有歌聲。讓學生體會感恩情懷,體會感恩之美。
3.“感恩”征文大賽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已積累了較多的感恩實踐,僅僅是參與活動,是否能使學生的感恩行為更長久呢?他律的行為轉化為自律的行為必須經過行為主體的反復實踐和反復思考,所以要求各班舉行征文比賽,并將比賽中涌現的好文章推薦參加學校的征文大賽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感受幸福生活”的有獎征文活動等。無論是班級層面還是學校層面,語文老師個個投入,為本次大賽擷選出優秀文章。更為重要的是,語文教師在班級層面的征文輔導中,深化、引導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感悟到感恩思想的美和力量,為感恩教育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懷著對國家、學校、親人,還有幫助我們的人的感激之情,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來匯報吧!讓這種愛的幫助傳遞下去,讓感恩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