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芳,丁永艷
(長江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婦科,湖北 荊州 434020)
婦科子宮全切術前三種陰道準備方法的比較
周芳芳,丁永艷
(長江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婦科,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通過對3種常用的陰道準備方法進行比較,以期找到患者易接受,護士易操作,準備效果好的方法。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8擬行擇期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且白帶異常需行陰道準備者共計150例,隨機分為碘伏沖洗組、碘伏擦洗組和陰道上藥后碘伏擦洗組,每組50例。碘伏沖洗組患者入院后即行常規陰道沖洗,1次/d,共沖洗3d。碘伏擦洗組患者入院后即用0.5%碘伏原液浸泡的棉球行陰道擦洗,2次/d,共擦洗3d。陰道上藥后擦洗組患者于術前第3天即在門診由醫生據陰道白帶檢查結果選擇相應抑菌栓,指導其于每晚臨睡前行陰道上藥至后穹窿,共上藥3d,術前1天入院。3組患者均于術前30分鐘行陰道擦洗1次,用無菌小紗布擦干。3組患者均于陰道準備前,術前30min陰道擦洗前、后取陰道分泌物進行白帶常規涂片多項檢查。結果:碘伏沖洗組、碘伏擦洗組和上藥后碘伏擦洗組患者的白帶轉陰率分別為96%、94%和96%,各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體溫、白細胞異常率和陰道殘端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上藥后碘伏擦洗組的住院天數比碘伏沖洗組和擦洗組都短(P<0.01)。結論:選擇性陰道上藥后碘伏擦洗可以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減少患者住院費用,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是有效實用的子宮全切術前陰道準備方法。
子宮全切術;陰道準備;碘伏;抑菌栓
子宮全切術是婦科常見手術之一,其切除范圍包括子宮及陰道后穹窿的宮頸組織,而陰道后穹窿是是連接陰道與子宮的通道,在實施子宮全切術時,易將陰道內微生物及致病菌帶入盆腔而造成感染[1]。有文獻報道,子宮切除術切口感染率為4%~9%[2]。術前有效的陰道準備是減少陰道內致病菌,防止污染手術野造成感染,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3]。然而由于缺乏標準的陰道準備方法,準備效果得不到保障。本研究通過對3種常用的陰道準備方法進行比較,以期找到患者易接受,護士易操作,準備效果好的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在我科行擇期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且術前白帶常規檢查示白帶異常需行陰道準備者共150例,隨機分為碘伏沖洗組、碘伏擦洗組和陰道上藥后碘伏擦洗組,每組50例。
1.2 陰道準備方法
碘伏液沖洗組患者入院后即以1∶20的碘伏稀釋液行常規陰道沖洗,1次/d,共沖洗3d,每次沖洗時間2min,水溫38~40℃。碘伏擦洗組患者入院后即用0.5%碘伏原液浸泡的棉球行陰道擦洗,2次/d,共擦洗3d。陰道上藥后擦洗組患者于術前3d即在門診由醫生據陰道白帶檢查結果選擇相應抑菌栓,指導其于每晚臨睡前行陰道上藥至后穹窿,如單純性細菌性陰道炎選擇具有廣普抗菌作用的聚維酮乳栓,而滴蟲感染選擇甲硝唑栓,霉菌感染則選擇達克寧栓,共上藥3d,術前1d入院。3組患者均于術前30min行陰道擦洗1次,用無菌小紗布擦干。3組患者均于陰道準備前,術前30min陰道擦洗前,后取陰道分泌物進行白帶常規涂片多項檢查。
1.3 觀察指標
①體溫:患者術后72h后體溫>37.5℃為異常;②白細胞:術后72h后白細胞計數>10.0×109/L者為異常;③患者術后住院天數;④陰道殘端感染:術后1個月隨訪,陰道殘端有肉芽組織增生[4]。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患者陰道準備前后清潔度比較
碘伏沖洗組、碘伏擦洗組和上藥后碘伏擦洗組患者的白帶轉陰率分別為96%、94%和96%,各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患者陰道準備前后清潔度比較
2.2 各組患者體溫、白細胞、住院天數及陰道殘端愈合情況比較
各組患者體溫、白細胞異常率和陰道殘端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上藥后碘伏擦洗組的住院天數比碘伏沖洗組和擦洗組都短(P<0.01)。見表2。

表2 各組患者體溫、白細胞、住院天數及陰道殘端愈合情況比較
3.1 子宮全切術前陰道準備的必要性
正常情況下陰道內也可存在著不同的革蘭氏陽性菌、厭氧性陰道桿菌,這些細菌會通過對陰道粘膜細胞中糖原的發酵作用產生大量乳酸,以維持陰道的正常環境,使病原體不產生危害,手術過程中若這些細菌被帶入腹腔則有可能造成術后感染。子宮全切術因其手術方式易將陰道內微生物及致病菌帶入盆腔,術前有效陰道準備是減少陰道內致病菌,防止污染手術野造成感染和逆行感染,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因此手術前選擇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這些細菌繁殖對患者術后的恢復非常有必要性。
3.2 陰道沖洗和陰道擦洗均存在相應不足
陰道沖洗和陰道擦洗是目前常用的陰道準備方法。盡管這兩種方法操作簡單,但大量研究認為它們均存在較多不足。林莉莉等[5]報道陰道灌洗時沖洗液可破壞輸卵管的纖毛上皮使防御功能破壞,導致盆腔炎癥,沖洗液易使95%的正常菌群如乳酸桿菌遭到破壞而減少,影響內環境穩定。陸文娟等[6]研究發現陰道沖洗可顯著增加病人的不適,若護理人員操作不當,還可造成黏膜擦傷、出血,破壞黏膜的完整性和陰道正常的酸性環境,同時陰道沖洗時的壓力作用可使沖洗液直接通過宮頸進入宮腔內,且陰道沖洗后少部分沖洗液積存在后穹隆,從而增加了感染的機會。碘伏稀釋液配制需要將pH值控制在8以內且溫度在40~50℃,才能達到有效碘濃度,得到最佳的消毒效果[7],因此,若碘伏稀釋液配制不當則陰道沖洗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陰道準備效果。而對于陰道擦洗,許多研究表明陰道擦洗可避免因陰道沖洗不當而引起的上行感染和對內環境的破壞,0.5%的碘伏棉簽擦洗陰道,除殺菌作用外,還能通過有效的擦洗將陰道內分泌物及脫落的上皮細胞徹底清理干凈,尤其是可清除積存于陰道皺襞間的分泌物,清除殘存的霉菌菌絲和孢子,是理想的陰道清潔方法[4,8]。但常規陰道擦洗需術前3日每日行陰道擦洗2次,多次使用陰道擴張器和反復擦洗易損傷陰道黏膜,患者大多感覺不適而產生緊張、排斥和恐懼心理,且術前多次陰道擦洗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
3.3 選擇性陰道上藥后碘伏擦洗是目前最實用有效的陰道準備方法
陰道上藥法是通過在陰道局部塞入藥物,從而殺滅致病菌,明顯改善陰道內環境和清潔度的方法。它使用經濟、方便,可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和反復沖洗或擦洗帶來的不適感,易于被患者接受,患者可以在門診醫生指導下自己完成。陰道內細菌種類復雜,本研究根據白帶檢查結果針對性的用藥,表1結果顯示,選擇性陰道上藥后碘伏擦洗組陰道準備前后的白帶清潔度轉陰率與陰道沖洗和擦洗無明顯差異(P>0.05)。表2結果顯示,與陰道沖洗和擦洗比較,雖然陰道上藥后碘伏擦洗不能明顯降低體溫、白細胞異常率和陰道殘端感染率,但患者住院天數顯著減少(P<0.01),表明陰道上藥后碘伏擦洗可以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減少患者住院費用,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是有效實用的子宮全切術前陰道準備方法。
[1]王曉慧,孫亦珍,李萍萍.婦科術前陰道準備方法的改進與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37~38.
[2] 蘇英寬,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46.
[3]馬志紅.滅滴靈用于婦科術前陰道準備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1994,35(8):451~453.
[4]郭玉萍.子宮全切術前陰道碘氧療法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05,19(9):1736.
[5]林莉莉,楊曉春,徐鑫芬.陰道擦洗在外陰陰道念珠菌病術前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8):767.
[6]陸文娟,毛雅芬.子宮全切術術前陰道準備方法探討[J].護理研究,2009,23(1): 153~154.
[7]溫燕,湯麗,李爽,等.經陰道手術不同會陰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較[J]. 護理研究,2010,24(10):2791.
[8]豐凌,張弘.陰道擦洗治療霉菌性陰道炎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雜志,2005,9(12):62~63.
[編輯] 方多
2016-10-26
荊州市科技局項目(2015055)。
周芳芳(1982-),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通信作者:丁永艷,1320037305@qq.com。
R473.71
A
1673-1409(2017)08-0059-03
[引著格式]周芳芳,丁永艷. 婦科子宮全切術前三種陰道準備方法的比較[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