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露林
公共財政是為政府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的行為,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財政類型。作為實現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現代預算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標志。預算績效管理作為預算管理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將績效理念融入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通過實施以結果應用為導向、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績效提高為目標的一系列措施,逐步實現對財政資金支出效果的管控。
近年來,各地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逐步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預算績效管理運行機制。但長期以來,政府預算管理中還存在重收入輕支出、重分配輕管理、重使用輕效益現象,借鑒發達國家做法,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促進財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已成為新形勢下深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在闌釋預算績效管理基本概念與重大意義的基礎上,剖析了新形勢下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提出了在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應注意把握的問題。
一、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概述和主要做法
我國政府績效評價從1994年發展到現在,經過多年實踐,已經基本形成一個較為規范的體系。如財政部出臺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財預[2011]285號),對績效評價從評價對象、績效目標、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方法、評價組織、評價程序、評價報告等作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定。隨著新《預算法》的出臺,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大多重視預算資金安排,同時也探索開展績效指標的評價體系建設,確保預算執行中階段評價,促使預算執行效益提升。同時建立績效運行跟蹤監控制度,確保對績效數據信息以及采集、分析,提出科學化建議,確保績效目標順利實現。
二、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績效管理意識還不夠
“重收入、輕支出,重分配、輕管理,重使用、輕績效”的慣性思維觀念依然存在,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年度工作計劃常常是在預算年度初,而部門預算和績效預算是在上一年度第四季度時就對下一預算年度進行編制,這種時間上的不同步,造成預算目標管控不理想,預算績效管理更是難以控制。
(二)預算全過程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
在編制部門預算時,由于實行總量控制,并且在對次年工作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各部門編制預算基本都采用傳統的“基數加增長”方法,預算編制帶有較重的經驗決策色彩,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可預見性較差。
(三)績效管理制度體系不健全
預算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和細化的效益目標,也沒有科學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績效評價常局限于單個項目或某一部門,無法對單位整體預算執行進行效果科學、合理評價。
(四)績效評價體系不科學
全國尚未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評價指標與標準缺乏可比性,無法確保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這也造成績效評價結果大多停留在反映情況和問題的層面,其權威性、公信力、實用性不足,加上績效管理未與預算編制充分結合等原因,評價結果約束力不強。
(五)績效結果應用不夠
績效評價未真正與預算資金安排相掛鉤,獎懲制度還不夠健全,雖然各行政事業單位在報年度部門預算時也上報了績效計劃,財政部門也組織專家評審,但對績效結果不好的單位,并未采取切實有效的問責措施。
三、預算績效管理改進建議
(一)強化預算績效理念
通過多種措施開展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培訓宣傳,引導全社會重視和關注績效管理工作,及時糾正原來粗放式預算管理方式的弊端,牢固樹立“用錢必問效、問效必問責、問責效為先”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將預算績效理念貫穿到財政管理的各個環節,使之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等,共同形成科學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
(二)健全預算管理體系
逐步建立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財政資金效益為核心、以提高資金管理效率和合理分配財政資源為著力點、以實現績效預算為遠期目標、并與公共財政相適應的預算管理體系,加強預算管理的定量考核。健全有關預算法規體系建設,依據《預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完善和規范部門預算管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預算監督機制。
(三)完善動態監控機制
應緊緊依托大數據建設平臺,完善預算執行的信息管理系統,在大數據浪潮中用數據進行預算執行分析,通過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轉換成有用的決策信息基礎,實現信息共享和財政透明,對預算單位資金支付進行動態監控,實現對預算執行成效的實時反映。
(四)健全科學合理績效評價體系
財政預算支出范圍廣、分類復雜、影響因素多、支出效益內涵豐富,需要構建多元化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績效評價體系需要盡量細化、量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科學評價行政事業單位對財政公共資金使用效率的執行效果,如實反映財政資金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
(五)完善績效問責制度
進一步明確行政事業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政府財政部門監管、人大政協監督、社會廣泛參與的“誰用款,誰負責”的績效問責機制,逐步建立起政府支持、部門配合、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明確職責范圍和權限責任,整合多方力量,提高績效評價效率。同時,完善績效評價結果與部門預算相結合,與項目執行監管相結合,與干部選拔任用相結合,與績效薪酬相結合的全方位、多維度的績效問責制度體系。
參考文獻:
[1]徐東波.預算績效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應用探討[J].財經界,2014
[2]羅劍英.實施預算績效前評價 推進績效預算管理[J].財政監督,2015
[3]韓國英.完善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思考[J].天津經濟,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