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藝馨 王積田
摘要:隨著黑龍江省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村級會計工作愈加重要, 這對我省村級會計人才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黑龍江省村級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以下問題:培養目標模糊;培養途徑落后;師資力量不足。針對以上問題,本文結合黑龍江省村級會計的實際情況對構建村級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村級會計人才 培養模式 黑龍江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村級會計人才培養研究 黑龍江省會計學會2016年度科研課題
一、引言
黑龍江省擁有3958.3萬公頃農用地,占其土地面積的83.69%,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名副其實的農業大省。農業是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基礎,而與農業、農村息息相關的村級會計更是在農村經濟的各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提高村級財務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養,才能更好地規范黑龍江省農村財務管理。因此,在黑龍江省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省會計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深入探析我省村級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對推動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實現黑龍江省從產糧大省到農業強省的新跨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黑龍江省村級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村級會計人才培養目標模糊
村級會計的培養區別于其他通用性會計的培養,應兼顧農村、農業實務的特殊性。目前黑龍江省的村級會計人才培養工作主要由各職業技術學校和部分涉農高校完成,然而無論是職業技術學校還是涉農高校其村級會計人才培養都存在目標不明確、教育層次模糊等問題。對于職業技術學校來講,其培養目標是能適應村級會計實務工作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而現實中我省職業院校往往只是單純地進行會計基礎教育,缺乏涉農實踐與相關農業知識的培訓,最終使學員難以應對農業經濟快速的時代浪潮。我省涉農高校對于本科、二學位等不同教育層次的培養目標完全相同,會計課程設置也大同小異。這不僅弱化了其本身的“涉農”優勢,更使其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村級會計人才培養途徑落后
目前,黑龍江省村級會計的培養渠道較少、途徑落后。多數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大綱與課程設置與農業聯系不足;很多院校的多媒體與計算機設備老舊,無法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嚴重阻礙了我省村級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而黑龍江省涉農高校的課程設置目前與財經類高校、綜合性高校差異較小。其培養方式與內容忽略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并未充分體現涉農高等院校的優勢,教學脫離實際,不能滿足我省農村社會經濟會計工作的特殊需求。
(三)村級會計人才培養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力量是提高我省村級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黑龍江省村級會計人才培養院校面臨以下三個難題。第一,黑龍江省涉農高校的會計專業相對起步較晚,一般屬于學校的次邊緣學科,尚未形成系統的學習體系,部分教師的第一專業并非農業會計,對農業、農村的發展情況與實際工作不甚了解。第二,教師來源渠道單一。教師來源途徑主要為高等院校畢業的會計專業畢業生,他們缺乏實踐經驗;再加之教師對村級會計的實際情況了解不足,致使教育與實踐不能很好的銜接,教學質量難以讓人滿意。
三、構建黑龍江省村級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相關建議
(一)明確多層次、專業化的村級會計人才培養目標
結合黑龍江省村級會計人才培養的不同教育層次,明確其培養目標是提升培養質量的關鍵。人才培養的目標應當根據院校類別、市場需求、職業定位等分別制定。對于基礎教育和職業會計學院,他們的培養目標是為我省提供村級會計的應用型人才,應在加強農業會計等特殊業務的教學實踐。而我省涉農高校應明確其培養目標為具有“涉農”優勢的通用性人才,同時將培養目標進行細化,例如對于主修會計的學生以培養農業創新性會計人才為目標,對于其他涉農專業的學生(如農學專業等),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
(二)拓寬村級會計人才培養渠道
拓寬村級會計人才培養渠道,要加強在校生的培養。首先,在原有專業課的基礎上,增加涉農會計課程,同時省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教學設備,推進村級會計電算化進程。其次,學校應與鄉鎮企業加強聯系,建立實訓平臺,提供服務進村等活動,建立以后續教育為持續動力,以在職培訓為補充的村級會計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最后,學校應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學生多與農村、農業接觸,使其充分認識到,農村發展是社會發展的主戰場,幫助其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建設。
(三)加強村級會計人才培養的師資建設
村級會計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優秀的師資隊伍。首先,我們應該重視加強相應教師的繼續教育,積極鼓勵教師加快知識更新的步伐,不斷關注村級會計發展的新趨勢,以滿足會計教育的前瞻性要求;鼓勵教師參加業余進修或脫產學習,鼓勵教師參加資格考試,從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上,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其次,學校可組織年輕的教師“走出去”,到村級會計工作的第一線,在實踐中加強教師對農業、農村與會計的認知,提高其教學質量。最后,學校還可以將擁有豐富涉農工作經驗的農業專家、農企高管“請進來”,既可拓寬師資來源渠道,又可加強企業與學校的聯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與實踐機會。
參考文獻:
[1]張自遵.淺談農村會計發展趨勢[J].財會通訊,2013(01)
[2]何玉潤,李曉慧. 我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會計研究,2013(04)
[3]章新蓉,顧飛.開放式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研究[J].會計之友,2012(36)
[4]程安林.卓越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財會月刊,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