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樂
摘要:在經濟全球一體化不斷深入背景下,各企業也都逐漸重視起了兼并與擴大。企業合并不僅可以帶來較大的規模效應,對資源配置做出進一步優化,促進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也有助于推動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操縱利潤方面會產生諸多問題,因此,為了盡可能的消除企業合并帶來的不良影響,應不斷加強會計處理、利潤操作探究。
關鍵詞:企業合并 會計處理方法 利潤操縱
從會計層面來講,企業合同主要是指將兩個或者多個單獨企業有效合并成一個報告實體的交易事件。在兼并、收購過程中,企業往往都是通過出售相應被收購的企業,或者是通過投入一定資本來獲得控制其他企業的部門權力。現階段,應用最廣泛,且已經獲得國際認可的合并會計處理方法便是購買法,各企業應給予足夠重視。
一、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
一是,購買法。這一處理方法是利用資產來實現的,主要是發行權益性證券、承擔負債轉讓等。結合這一方法,雙方在完成實質性合并控制關系之后,可以此來明確哪一方擁有購買能力。從合并方的資產、合并負債來講,這一方法的實施,也能夠準確把握、計算公允值的重要考量。同時,若并非是因為合并方具有的小公允值所得到的相關支付費用,其擁有的差額則可以視為損益進行處理,若合并方做出的實際支付成本的合理綜合凈資產大于被合并方,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認可度。
二是,權益結合法。這一方法又被稱之為股權結合法,具體來講就是各方股東權益的科學整合,對于合并公司來講,其主要通過將合并企業的凈資產總額、業務部門有效合并成一家全新的合資機構,來共同承擔新的經濟風險、利益。從總體來講,主要是指當前股東,利用合并資金去共同經營一個全新企業,并在此過程中積極參與其他合并企業,因此,其并非是一個交易過程。
二、企業合并會計處理與利潤操縱
首先,在權益結合下的利潤操縱。目前,我國出臺的新會計準則,并未針對盈余操縱制定出具體有效的預防措施。所以,其通常在分析解決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凈利潤、收購公司損失上比較適用,但是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很難為投資者指引更正確的方向,因此,經常會造成上市公司利潤頻頻出現虛高情況,在此背景下,企業的資金籌集更加容易,這也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
其次,通過出售增值資產來進行利潤操縱。賬面價值往往都是在會計前提下,在企業合并中產生的,在權益法背景下,通常不需要進行資產組合評估資產賬面價值的購買,但是由于各企業通常在發展情況上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經常會出現企業公允價值要比現實調查數字低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企業未對自身公允價值評斷機構作出進一步優化而產生的,不僅會引發蓄意低估企業價值的不利情況,也會導致合并各方難以獲得真實存在的利益。
再者,利用商譽來進行利潤操縱。通過分析企業合并、購買的具體情況,通過商譽來對企業利潤做出一定調整,是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利潤操縱手段。合并后的公司可以利用當初被高估、低估的資產與負債,進而使得成本、被合并公司資產公允價值凈額,在合并前后產生較大差距,這一差距便是合并商譽。針對新會計準則來講,不需要進行商譽推銷,只需要在每年年底采用恰當方式開展減值測試即可。但是針對這一問題,目前還為制定出規范、科學的指導,合并后,其公司可以針對這一監管空白來實現預期的利潤操縱目標。
另外,還可以通過高估資產與低谷負債來實現利潤操縱。由于當前的評估系統還存在諸多缺陷,很多公司就會在合并過程中,將企業資產公允價值故意降低,或者是高估負債公允價值,通過派生出相對較大的營業收入來使得企業利潤得到顯著增加。當合并后,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比收購時低,且負商譽成本在會計處理間存在較大差別,在具體審查時,其收入便會融入營業外收入,這項規定也為企業鉆利潤操縱的空子提供了相應途徑。
三、完善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建議
首先,應加大會計信息監管力度,從而逐漸形成有力的外部約束。通常情況下,大部分違規操作行為的產生都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要想大幅度減少,或者是真正杜絕這種行為的產生,就必須要加大監管約束力度,不斷增強會計法律法規意識,以此來促進合并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科學、有效的約束機制。
其次,注重會計法規、政策與方法的優化。現代企業制度在合并企業方面還具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會計革新上,企業也有權進行相關政策的選擇。對此,相關政府部門應積極鼓勵企業開發更加新穎、全面的會計政策與指導方針,對不同會計慣例做出妥善處理,這樣在全面適應經濟業務需求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會計制度缺陷的產生,從而在某種程度上避免產生企業操作利潤的現象。
再次,準確把握會計原則。在企業合并過程中,必須要對會計原則進行準確把握,比如,在計算判斷經濟業務中的財務數據時,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會計核算原則來進行處理,在開展會計證據司法鑒定方面的工作時,則需可以鑒定程序的一般原則來進行處理。
最后,強化資產評估與商譽減值測試技術研究。中國的市場經濟體系還處于新興階段,其資產評估機構管理制度還需要作出進一步優化,所以,為了有效減少公允價值、不確定性上的難度,充分保障公允價值的合理性,應不斷加強對資產管理研究,促進其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另外,隨著兼并、擴大企業合作潮流的到來,商譽減值測試方法,應針對專業評估、投資分析結構,以及相關社會審計部門共同開展監測與評估工作,以此來促進商譽減值測試方法準確性的不斷提升,避免產生一系列利潤操作行為。
四、結束語
總之,在企業合并過程中,不論是采用購買法,還是權益結合等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利潤操縱空間。對此,為了給我國企業提供更多、更理想的利潤操縱機會,在積極參考國際會計準則的同時,還應結合我國企業未來面對的合并發展需求,對其準則進行合理調整,并在此過程中探索出更新穎、科學的會計處理方法,拓展更大的利潤操縱空間。
參考文獻:
[1]孫聰.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經濟后果分析[J].會計之友,2010,(6):87-89
[2]王輝.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與利潤操縱[J].商業時代,2007,(3):89-90
[3]池巧珠,陳斌.經濟后果視角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J].會計之友,2008,(3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