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霞
摘要:今年的“兩會”,環保話題繼續成了焦點,習近平總書記聽完青海省生態環境的發展狀況后強調,保護生態環境要像保護眼睛一樣。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兩會”過程中,深刻覺得必須要適應環境,改變審計機關,適應保護工作的新要求,資源環境審計思路要進行改變,明確資源環境審計內容,讓審計監督能夠發揮作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出更多的力量。本文聯系國內現狀,對影響環境審計的因素做出了分析,認為審計機關選擇正確的切入點并且采用相對應的措施,在選擇換進資源審計中,對環境審計不斷的發展和完善。
關鍵詞:環境資源審計 生態文明建設 措施
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表明了我國對環境資源的重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有了更加高層次的認識,升華了科學發展,和諧理念,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加高層次的發展。
一、我國環境資源審計現狀
環境資源審計是獨立審計人員和機構,審查被審單位項目的計劃、管理和實施活動,鑒定和評價被審單位環境保護項目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效益型,評定法律責任,達到保護環境的最終目標而做的一種監督活動。但是以為我過環境資源審計發展和起步的比較晚,審計主要是環保專項資金審計,在對環境規劃、治理以及環境效益這些方面涉及的很少。
二、審計機關在開展環境審計中應該發揮的作用
保證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經濟的發展是迅速的,但是同時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很嚴重。只有在經濟發展中,保護好環境,對不可再生資源進行管理,才能很好的促進經濟可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
要提高人民群眾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全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要嚴格遵守保護環境的準則。可以通過環境審計部門發布權威性的報告,顯露出我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產生和出現的環境問題,增加全民公眾環境惡化的危機感,有利于提高公眾保護環境的意識,方便環境保護活動的開展。
維護國際良好形象。世界發達國家一直鼓勵發展中國家重視環境資源,經濟發展影響著環境資源,他們會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簽訂協議,對于發展中國家有保護自然環境的項目有一定的財物支持。國家審計部門要提高審計質量,切合實際的履行項目合同,維護保護自然資源的形象。
三、影響環境資源審計的主要因素
認識不夠充分。環境資源審計關注的都是預算的執行,財務收入和支出合法合規的情況,對于在環境資源開展上比較少。一部分審計人員認為審計的主要作用就是監督財務收入和支出是不是合法合規,保證資金能夠合理規范的使用,并沒有意識到環境資源審計對環境資源保護的重大意義。
沒有完善的績效評價標準。環境資源審計有合規性審計和績效審計。參照專項資金進行評價是合規性審計,但是績效審計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主要原因就是具體的項目績效有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在三五年就去環境保護產生的效果和效益進行衡量,是比較困難的。
對相關專業知識不了解。我國環境資源審計發展較晚,審計人員結構不是很豐富,在環境審計中,專家不多,大部分都是普通審計人員,并且還都是財務和計算機人員,在對一些項目中做審計時,對相關知識的缺乏就導致工作難以進展。
四、環境審計的切入點
切入點具體包括:第一保證環保資金使用情況。對環保項目資金審計可以督促相關部門和單位合法合規的使用環保資金,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率。第二是政策和相關制度的執行情況,生態文明建設的很重要一點就是環境保護、環境管理活動的實施和落實。第三是對資源投入的效果做出詳細的分析。國家審計部門可以分析近幾年環境資源投入和社會產生的效益情況,通過對這些結果分析和評價,總結歸納出一部分建議,加速生態文明的建設。
五、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
社會的發展,物質文明的進步,人類也對自然進行了改變,破壞生態環境,造成自然資源的浪費和流失。我國目前的發展越來越快,同時環境惡化也變得嚴重,犧牲環境來換取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增長并不能持久下去。所以,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類社會才能協調,全面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核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主要思想。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生態文明的建設涉及很廣泛,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價值觀的改變,是不斷提出和不斷實踐,然后才能發展的必要經過的途徑。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對生活方式和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是近年來,空氣的污染,食品安全,都在威脅著人民的身體健康。在社會發展中,重視物質文明建設,卻很少看到生態文明建設,造成發展的速度和力度遠遠不及物質文明建設。要改變這種格局,要思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資源,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消除物質文明建設產生的威脅。
六、結束語
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還要能夠聯系本地區的實際,進行有針對的切入,建設生態文明更能夠符合當地社會的發展,審計隊伍的建設也要有所保障,建設人才的同時,提高環境資源審計的能力,促進了生態文明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曲婧.自然資源審計思考[J].財會通訊,2012(10)
[2]闞京華.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環境審計:理論基礎、應用現狀和發展路徑[N].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