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芬
摘要: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是一道最基本的防護線,用以維持和保護社會經濟秩序的良好穩定以及正常的商業活動,而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就是這道防護線的地基。如果說審計工作失去了它的獨立性,那么所得出的審計意見的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審計工作本身的社會功效也難以得到很好的實現。所以,會計師事務所應通過改革與體制創新,形成新的會計事務所審計體系,實現由審計獨立性缺失向完備審計體系的轉變。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 審計獨立性 缺失問題 原因
會計師事務所(Accounting Firms)是指依法獨立承擔注冊會計師業務的中介服務機構,是由有一定會計專業水平、經考核取得證書的會計師(如中國的注冊會計師、美國的執業會計師、英國的特許會計師、日本的公認會計師等)組成的、受當事人委托承辦有關審計、會計、咨詢、稅務等方面業務的組織。中國對從事證券相關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實行許可證管理制度。
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之本、生命之源,特別是從事審計工作的注冊會計師們只有嚴以律己,提高對審計工作獨立性的認識與自身要求,審計行業的誠信與價值才能為社會所廣泛認可[1]。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現在實施的審計制度與法規并不健全,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和管理體系也不夠規范,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經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質疑,個人認為,當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獨立性缺失問題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師事務所治理結構不完備
大多數的被審計對象均為大型的上市公司,這種公司幾乎都存在著“一股獨大”、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不明顯等特征。在審計工作進行中,企業的管理經營者身兼“被審計人”與“審計委托人”兩種不同身份,這種對審計服務的“攻受一體”行為大大削弱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由于我國當前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組織架構并不夠完善,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與董事會幾乎都失去了對上市公司經營管理層所應該有的管理、監督、控制作用。雖然有相關法律規定:審計師的最終聘請由股東大會來投票決定,但絕大部分企業的經營者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審計決策權都包攬于自己身上,迫使股東大會的作用近乎于零。
所以,在當前的上市公司管理架構下,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者實際上直接決定著對進行審計工作的審計師聘請,這些經營管理者“搖身一變”成了進行審計工作的注冊會計師們的“衣食父母”。這些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者,在審計交易合同的洽談與執行中,審計機構的聘用、續聘和審計費用的標準等內容均有他們一手操控。因此,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們在進行審計工作時,獨立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一旦自身的審計工作不能滿足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要求”,就會面臨著被解聘的風險。
二、會計師事務所對經濟利益最大化的不當追求
在國家有關法規和會計職業團體規范約束下,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經濟社會審計的中介機構,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本質上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但是如果會計師事務所把“利潤收益”視為第一目標,一味地追求組織自身的經濟利益,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的注冊會計師必然會放棄從業所必備的審計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從而難以保持其審計工作獨立、客觀、公正的立場,這也一定會導致審計工作的失敗。
當前,從經濟方面進行分析,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同行業競爭壓力大是造成會計事務所審計獨立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據不完全統計,在進行“脫鉤改制”后,國內市場大約有500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里面注冊登記從業的有60000多名注冊會計師,這使得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行業的競爭壓力劇增。然而,面對著這樣的競爭壓力,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并沒有選擇以提高審計服務質量去在市場爭奪一席之地,反而選擇了降低價格以及質量的競爭策略,支付一定額度回扣等方式更是屢見不鮮,更有甚者以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為代價,通過對企業經營管理者“需求”的滿足,來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
同樣以海南民源現代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為該公司做審計工作的海南中華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放棄了自己的審計原則,最終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有關主管部門撤銷海南中華會計師事務所,吊銷其主要負責人的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對中華會計師事務所處以警告,暫停其從事證券業務資格6個月,對該事務所在“民源”財務審計報告上簽字的注冊會計師,暫停其從事證券業務資格3年。對海南大正會計師事務所罰款30萬元,暫停其從事證券相關資產評估業務資格6個月,對負有直接責任的注冊會計師,暫停其從事證券業務資格3年。
三、會計市場對高質量審計服務存在排斥傾向
我國當前的會計市場上,出現了很罕見的對“獨立、客觀、公正”的高質量審計服務的排斥現象。從被審計對象上市公司的需求來看:作為被審計的對象,上市公司需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制度規定來進行被審計過程;我國公司想要上市則需要實行國家推行的“標準控制”管理辦法;上市公司新股發行價格的確定則更是需要得到政府的確定與認可,而不是由市場經濟的供需來決定[2]。上述這些事情,讓上市或準備上市的公司很多審計需求,并不是面對市場經濟的實際供需要求,而是讓政府和相應的金融管制機構滿意即可。只要上市公司本身能夠達到、滿足了政府管制機構的某些需求,相關企業則能夠輕而易舉的獲得上市的資格或者提高上市公司所發行的新股價格等等。綜上所述,上市公司自身對于審計工作的需求,并不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源自本身發展需要的市場需求,而是用以“取悅”相關的政府監管機構的一個方式、過程、手段。所以,會計師事務所是否能夠為企業提供“獨立、客觀、公正”的高質量審計服務,并不是選擇審計服務的上市企業選擇會計事務所的真正標準與要求。恰恰相反,一些從業素質較高、審計工作獨立性強的會計師事務所,往往因為如實報告上市公司客戶的一些虛假的市場經營行為,使得謀求上市的企業或已經上市的客戶企業,沒有得到相關政府管制機構的認同與接受,間接的傷害了相關企業的部分利益,最后反而被排斥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市場之外。
四、審計法律制度不完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審計工作從業者的會計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們,他們到底敢不敢“配合”審計市場,降低所提供的審計服務質量水平,更多的取決于審計市場所對應的制度管理因素,尤其是審計工作后所必須承擔的法律風險。若國家所指定的相關法律制度體系,對違法違規的注冊會計師懲罰強度大,那么大多數的從業者們也就不敢輕易的放棄自己的職業道德,對審計工作玩忽職守,更不敢為了眼前的短期收益,承擔風險幫助相關企提供虛假的審計報告,進而破壞自己的業界名譽、葬送自己的從業未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從業的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過程中,保持住自己的“獨立、客觀、公正”的從業立場。
目前而言,國內現在所實行的,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法律責任的法律制度規范并不是很健全。很多時候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規定與考察都不能做到詳盡仔細的考核,這也使得大多數會計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過程中出現無法可依的困境。另一方面而言,國家對于審計方面的法律規章制度,對違法違規的注冊會計師的懲處力度也不夠嚴厲。例如過去發生的瓊民源、鄭百文、紅光實業、銀廣夏、麥科特等十大上市公司審計管理舞弊案中,只有參與審計“銀廣夏”的會計師事務所——“中天勤”所受到的處罰最為嚴重,其他的參與審計舞弊的會計事務所都沒有受到應有的懲處。正是因為如此,審計行業工作的整體風險水平很低,所以才會出現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在經濟利益誘導下最終放棄了自己的職業操守,放棄審核工作的獨立性,選擇與被審計的企業“合謀”。
總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獨立性的要求對于相應的投資者與會計師事務所不會存在必要的影響聯系。它的主要內容強調會計事務所的從業人員要在經濟和思想上保持一種脫離世俗的狀態,每一位會計師都要求擁有自己主觀的態度和相應的職業道德,從而促使市場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連軍.獨立性一注冊會計師職業的靈魂[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05)
[2]祁會萍.審計獨立性問題研究--非審計服務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及發展策略[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3]鄧力文.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獨立性[J].財會審計,200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