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書
摘要:隨著我國“營改增”的落實,各行各業的稅負較以往發生了很大改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雖然“營改增”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我國“營改增”的起步比較晚,很多技術和管理模式還不夠成熟,導致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了束縛不減反增的現象。對企業發展和經營造成很大限制。在此基礎上,本文結合理論和實踐,就都在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整改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 稅負 不減反增 現象分析 整改對策
近來來,我國大力推行“營改增”稅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有效解決了各行各業在發展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稅負壓力。“營改增”稅制形式在2016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但是實際運行過程中,很多企業都出現了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對企業長期發展有很大影響。本文就結合理論和實踐, 首先分析了“營改增”的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分析導致企業“營改增”不減反增的原因,最后并針對相應的原因提出幾點整改措施,具體如下。
一、“營改增”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所謂的“營改增”就是把原來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通過增值稅的方式代替企業的營業稅,從而避免企業中出現重復納稅的現象,自從2012年1月1日“營改增”交通和現代服務業中開展以后。到2013年8月1日“營改增”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得到試行,到2016年全面推行,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據統計全國全面推行營改增以后預計減稅規模將會達到1萬億元。“營改增”對企業的發展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為企業生產運營結構完善帶來有利條件,通過國家統一制定的稅收政策,同時收稅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管理,從而促進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第二,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比如:通過進項稅抵扣,通過供應商發票抵扣部分的稅務,從而降低企業生產運行的成本。“營改增”的落實,逐步完善了我國的基本稅收制度,實現和國際市場接軌,從而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奠定堅實基礎。
二、“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分析
(一)增值稅的稅率比較高
國家推行“營改增”的目的是為了把企業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從而避免在納稅過程中出現重復納稅弊端,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從而促進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但是我國“營改增”推行的起步比較晚,很多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還不夠成熟,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很多企業發現繳納的增值稅率要明顯高于營業稅,使得很多中小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稅率不減反增,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比如:我國“營改增”在交通運輸企業種最先開始推行,之前交通企業的營業稅稅率是3%,而“營改增”推行以后,需要交納的增值稅稅率是11%。整整提高了8%。從中可以看出“營改增”推行并沒有減低企業需要向國家交納的稅務,反而增加了8%,稅率的增加導致企業的稅負壓力大增。
(二)企業不能把利息支出、基金管理費用納入增值稅中
在全球經濟一條化的背景下,我國各行各業之間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金融保險、投資理企業的規模不斷壯大,投資理財企業能夠更好的實現資金的最大化利用,國家稅務法中有明確規定任何貸款利息的支出不能用抵扣進項稅,這就使得投資企業的服務利息實際上是按照全額納稅的方式向國家繳納,大大降低了獲得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把以免征營業稅的業務加入到增值稅當中進一步增加企業的稅負壓力,比如:銀行或者投資集團之間的拆借業務、返售業務等業務全部納入增值稅業務當中,所以“營改增”推行以后貨款服務稅大大增加,而增值稅免稅政策適用范圍有限,主要適用于金融企業同行業之間利息收入中,存款利息并不在增值稅征稅的范圍內。除此之外,基金管理也不能機進行抵扣,這也是導致企業稅負壓力不減反增的主要原因。
(三)企業獲得專業發票有限
企業在發展經營過程中是,要想保證高速發展,就需要是定期更換設備。還需要購買一些企業各項經營活動涉及到的材料工具等。但是我國“營改增”起步比較晚,在采購設備、材料、工具中,由于經銷商不具備開發發票的能力,或者購買的原材料比較少,沒有達到開發票的范圍,這些原因都會導致采購的發票很難獲得。如果沒有發票就會增加企業銷售額,而“營改增”推行以后,就會減少企業的進項稅數額,從而加大企業的稅負壓力。
三、降低企業“營改增”背景下稅負壓力的對策
(一)適當調整增值稅稅率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導致企業“營改增”稅負壓力不減反增的主要原因就增值稅的稅率過高。國家稅務部門在制定是稅率前,要對企業實際的經濟情況和投入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增值稅稅率,從而保證不同企業的稅負能達到公平的特點。比如:建筑企業在發展運行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完善材料供應商發票制度,保證建筑企業有足夠的發票來進行進項稅抵扣。把投資企業存款利息稅率納入增值稅當中,從而提高企業獲得經濟效益,最大程度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財政部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納稅制度體系,通過全方面、多層次的管理方式,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
(二)完善政府財政補貼機制
國家要根據“營改增”后出現的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制定科學、合理、規范的補貼機制, 從而緩解企業面臨的經驗壓力。比如:上海市對“營改增”后出現稅負不減反增企業,實行了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取得了良好成績。該政策對保證企業稅負的公平性,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政府要根據當地企業的實際情況,嚴格執行財政補貼政策,并落實到實處,盡量簡化相關手續,保證補貼資金能及時準確到賬。
(三)完善發票獲取渠道
企業在采購設備、原材料、工具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不能獲得增值稅抵扣的相關發票,從而影響企業進項稅抵扣的數額,加大企業的稅負壓力。所以相關部門要聽過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比如:通過更多渠道、途徑保證企業能夠獲得相應的進項稅抵扣發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增值稅發票獲取困難的問題。同時,還要適當擴大“營改增”范圍,雖然我國已經全面推行“營改增”,但是目前比較集中在發達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各行各業已經落實了“營改增”。但是畢竟起步比較晚,一些企業還不具備開具增值稅的能力,嚴重影響了增值稅抵扣的完整性,很多企業的因為進項稅抵扣不充分而導致稅負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當地財政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把“營改增”范圍逐步擴大到當地比較成熟的行業當中,從而實現“營改增”全行業覆蓋。在擴大“營改增”范圍時一定要注意,可以借鑒上海、江蘇等地降低企業稅負壓力成功的案例,但不能生搬硬套,要考慮到當地經濟狀況、行業發展程度制定出符合當地企業“營改增”后減輕稅負壓力的方式方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能很大程度上部門企業出現重復納稅現象,但是,畢竟我國“營改增”的起步比較晚,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很多問題,本文結合理論和實踐,首先分析了“營改增”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導致企業“營改增”后出現稅負不減反增的原因,最后通過適當調整增值稅稅率、完善政府財政補貼機制、完善發票獲取渠道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整改對策,希望對我國企業降低稅負壓力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潘文軒.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分析[J].商業研究,2013
[2]白俊.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
[3]陳伯河.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探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
[4]王海霞.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5
[5]陳良勝.企業“營改增”稅負不減反增現象探析[J].財會學習,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