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秋 譚彩紅

摘 要 介紹了貴港市推廣種植桂單0810的基本做法和效果,以期為推廣桂單0810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玉米;桂單0810;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15
“桂單0810”是廣西農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作為廣西本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新品種,曾經在貴港市主要以種植正大619、迪卡008、先達901等外國品牌為主的玉米種子市場上欣起不小的波瀾,從2012年示范種植40多hm2到2013年全市推廣種植面積0.33萬hm2(用種量7.5萬 kg),引起了外界眾多關注,筆者也曾接受廣西日報記者陳江的專訪,以題為《突破“洋品牌”的重圍》在2014年4月24日《廣西日報》頭版頭條登載發表,現就“桂單0810”在推廣種植過程中的經驗體會及“桂單0810”的品種優勢及弱點做簡單的總結和闡述,以供讀者借鑒和參考。
1 引種試種
“桂單0810”是廣西農科院玉米研究所用母本桂39722與父本桂兆18421雜交選育而成,2012年通過廣西新品種審定,由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生產和推廣。2010年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提供2 kg種子給貴港市樟木鄉李塘村龍雞屯李群梅試種,該村屬典型的石灰巖地區,土地貧瘠,保水保肥能力差,十年九旱,多年來以種植正大619為主,試種“桂單0810”的結果讓農民喜出望外,該品種表現出了結實性好(苞苞滿頂),包葉緊,棒均勻,耐旱耐瘦等優良特點,經驗收667 m2產量達518 kg,比同等施肥管理條件下對照種正大619產量
456 kg/667 m2增產13.6%,第1年引種試種獲得了比較 令人滿意的結果。
2011年擴大了試種范圍和面積,分別在樟木、湛江、新塘、中里、武樂和覃塘6個鄉鎮試種,對照種仍然是正大619,試驗結果各點次都比同等條件下種植的正大619有不同程度的增產,增產幅度最大的是樟木增產14.3%,增產幅度最小的湛江,增產7.8%,6個試種點平均增產10.88%。詳見表1。
2 創建500畝連片種植的示范樣板
經過2010年和2011年的試種,我們已經初步掌握了該品種的生長發育特點,2012年進行較大面積的多點示范,在種植玉米面積較大的鄉鎮都安排0.67 hm2以上的連片種植示范,中心示范區設在樟木鄉黃道村、連片種植33.33 hm2,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各鄉鎮都召開了農民的培訓會和新品種現場觀摩會,全市共召開農民田間觀摩會40多場,培訓農民2 000多人次,一般每場觀摩會的人數為30~40人,人數最多的一次是在樟木鄉黃道村中心示范區召開,當天參加觀摩會的農民達500多人,農民反映熱烈,紛紛要求訂購種植桂單0810。
3 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2012年的示范和推廣,極大地激發的農民對桂單0810的關注度和種植熱情,貴港市三區(港南區、港北區、覃塘區)的種植面積從2012年的40多hm2升至2013年的0.33萬多hm2,用種量達7.5萬 kg(當年全廣西種植該品種面積為1萬hm2)。2014年種植面積0.4萬多 hm2,用種量9萬多kg,種植面積和用種量一度超過了正大
619和迪卡008等外國品種,形成了正大619、迪卡008和桂單0810“三分天下”的種植格局,當時被種業屆稱為桂單0810現象。2015年和2016年,由于國家對商品玉米收購政策的改變和市場價格的波動和下跌,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下降,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分別下降至
0.27萬多hm2和0.2萬多hm2。
4 推廣種植“桂單0810”應注意的問題
桂單0810結實性好,抗逆性強,耐旱耐瘦,苞葉緊,品質優,優點明顯和突出。但隨著種植面積和范圍的擴大,該品種的缺點和弱點也逐漸暴露出來。一是該品種植株較高,在水肥條件好的地塊種植株高可達3 m以上,所以其倒伏率相對其他品種較高,應避免在臺風發生頻率較高的地區和風大的地方推廣種植。二是該品種在瘦地和干旱的情況下表現相對其他品種增產明顯和突出,而在高水肥條件下栽培相對其他品種增產不明顯,而且容易發生1%~5%的營養相對過剩的多苞現象,所以該品種更適宜在水肥條件中下的山坡地推廣種植。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