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文光琴 李永霞 胡瑾


摘 要 藍莓是經濟價值極高的一種灌木型果樹。近年來,藍莓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栽培技術體系初步形成,因此持續開展藍莓高效栽培技術的精準調控技術及熟化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 藍莓;深翻改土;起壟栽培;技術熟化
中圖分類號:S66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26
藍莓為杜鵑花科越橘屬小漿果果樹,鮮食加工皆宜,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南方地區有著廣泛的酸性土壤資源,符合藍莓生產所需的自然環境條件。藍莓產業的發展能夠有效帶動一、二、三產業[1]。近年來,南方地區藍莓種植面積逐年增長,栽培技術也日臻完善,開展藍莓高效栽培技術的精準調控技術及熟化是十分重要的,對農民增收致富、提高藍莓產量,提升果實品質,實現山區農村建成小康社會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因此,針對兔眼藍莓優質品種,開展起壟栽培技術研究,以期能夠熟化山地栽培技術,完善藍莓高效栽培技術體系。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麻江縣藍莓基地、修文縣扎佐鎮藍莓基地。
1.2 試驗材料
通過對兔眼藍莓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及經濟形狀進行評價后選出5個優質品種:梯夫藍、藍豐、燦爛、頂峰、巴爾德溫,進行起壟栽培技術熟化試驗。
巴爾德溫(Baldwin):晚熟品種,果實中大,酸味中等,風味佳。樹勢強,直立,樹冠大。豐產,冷溫需求量為18~25 d,抗病性強。果實成熟期可延續6~7周,適宜庭園和觀光園栽培。
藍豐(Bluecrop):中熟品種,果實大、清淡芳香,風味佳,貯藏性好,是優良的鮮食品種。抗寒、抗旱,生長健壯,對土壤適應能力強,穩產,可連年豐產。
頂峰(Climax):果中等大小,香味濃,風味佳。早熟且成熟期短。產量較高,后期的果實小且果皮堅韌,種子多[2]。
燦爛(Brightwell):豐產早熟,果實中到大,味甜,風味好,品質佳。7月上旬成熟,成熟期短。產量較高,花期遲,在有晚霜的年份表現優于其他兔眼藍漿果品種。
5)梯芙藍(Tifblue):豐產性突出、果實外形美觀、果中到大,味甜,風味極佳,加工品質好。成熟期中等偏早。較豐產,適應性強,是兔眼藍漿果中抗寒性最強的品種之一[3]。
2 結果與分析
對修文縣扎佐鎮和麻江縣藍莓基地栽植的苗木開展技術熟化試驗,種植前深翻改土、起壟栽培,隨機調查觀測栽培成活率和保存率,樣本數為每個品種500株,分別于2013年2月5-15日、2014年2月10-20日、2015年2月5-15日栽植的2500株一年生兔眼藍莓苗木,于2014年4月11日、2015年4月15日、2016年4月11日統計成活率(見表1、表2),于2015年4月11日,2016年4月11日統計保存率(見表1、表2)。于2016年6月20日根據單株掛果測算667 m2產量。試驗結果表明:經過技術熟化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逐年提高,到2016年5個品種成活率均達到98%以上,保存率達到95%以上。
3 結論
藍莓要求土壤酸性條件,南方地區的山地黃壤pH值多數在4.5~5.5,呈強酸性,在種植前深翻改土、起壟栽植對保持土壤肥力,增加通透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通過技術熟化,經過技術熟化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逐年提高,到2016年5個品種成活率均達到98%以上,保存率達到95%以上,深翻改土、起壟栽植是藍莓高產栽培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王瑤,聶飛,張群英,等, 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藍毒引種表現及建園管理技術研究[J].福建農業,2014(8):218-219.
[2]王瑤,張群英,李永霞,等.貴州丘陵山區藍莓高效豐產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2014,8(18):26-27.
[3]聶飛,韋吉梅.藍莓的生態適應性與栽培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07,36(3):72-75.
[4]聶飛,方品武.兔眼藍莓早期豐產栽培技術研究[J].北方果樹,2006(1):1-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