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嵐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欣賞水平不斷提高,對景觀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需要考慮文化傳承及對人性的關懷。以此為出發點,重點探討基于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的園林景觀設計研究,希望能對我國園林景觀設計提供良好建議。
關鍵詞 文化傳承;人性關懷;園林景觀;設計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36
設計園林景觀的主要作用是滿足現代人放松以及休憩的需求,因此,它不應該是一個冷冰冰的建筑,而應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能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的建筑。這就要求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要考慮文化傳承及人文關懷,從而滿足人的需要[1]。本文結合多方經驗,重點探討基于文化傳承與人文關懷的景觀設計研究,希望能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起到作用。
1 文化傳承及人文關懷對景觀設計的作用分析
1.1 文化傳承具有超越性以及繼承性,并具有時空上的延續性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考慮到文化傳承的因素,因此可以起到一個教育功能。景觀作為一個實體教材,對我國文化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就把我國的文化理念傳遞給人們。景觀存在的歷史比較悠久,有的甚至歷經幾千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的文化也就得到了時空上的延續,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時代的發展,世人會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增加我們的文化內涵,實現了文化的超越性。
1.2 基于人文關懷的景觀設計能和人形成最自然融洽的互生關系
現代社會如此發達,各方面技術都越來越成熟,精湛,在園林景觀設計方面,大部分設計者的專業性和藝術性都已經很強,但設計中對人文因素的考慮卻不是很充分。所謂人文關懷,主要強調以人為本,從人的視覺角度,心理感受來設計景觀,從而使人賞心悅目,并且心理上舒適。例如,在設計林陰大道時,除了要考慮最基本的樹木整齊,修剪合理及遮陰等功能,還要在道路兩旁樹下面要設置一定數量的座椅,方便人在這里短暫停留,駐足觀賞。如果沒有這些,即便人走的很累,想在這里稍作休息,也辦不到,也就失去了欣賞美景的可能[2]。人文關懷重在細節,類似這樣的設計才能與人產生情感共鳴。
2 基于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的景觀設計原則
2.1 尊重自然規律
園林景觀設計的本意就是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結合建筑學、美學、植物學和史學等相關專業知識,對原有景觀進行有意識改造,從而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其中的土壤、空氣、水分等都渾然天成,互相協調,人們不應該破壞這個系統。所以,尊重自然規律要求我們,盡最大可能地保留和利用原有資源,通過小幅度的改動和修飾,達到設計的目的。
2.2 尊重本土文化
原生的自然景觀本身就與當地的風土人情,民俗習慣等有關聯,對當地的本土文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表現。所以,在設計景觀時,一定要注意,尊重歷史,尊重本土文化。這也就是為什么對古建筑的保護越來越多地強調保留原貌。例如,帕特農神廟,是屹立在希臘首都雅典的一座巍峨的長方形建筑物,是雅典娜衛城最重要的主體建筑。但是歷經兩千多年,雕像腐蝕很是嚴重,可以說是斷壁殘垣,但是到現在人們仍然讓其保持現有的狀態,從巍然屹立的雕像中,仍然可以看出神廟的莊嚴氣勢。
3 如何設計基于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的景觀
3.1 保護原景觀的地形,地貌特征,保留特色景觀
最近看了一部關于建筑題材的電視劇,對其中的建筑理念感受頗深,人類窮盡一生的智慧,也很難與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媲美,每一處景觀都是自然對人類的恩賜,它們不叫建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山水。它們不應該是橫空出世,被我們添加在特定環境中,而是天然生成,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的,這種契合的美,我們不應該破壞。所以一定要盡最大可能保護原景觀的地形地貌特征。前面已經提到過,自然本身是一個良性生態系統,其中的水分、土壤、植被等都可以自我協調,和諧共存。各個地方的環境不一樣,培養出來的植被類型,建筑風格也不一樣。如果強行改變地形地貌,增加外來植被,恐怕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真正違背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保留特色景觀是因為所謂特色景觀,必然有其獨一無二,人工很難特意模仿出來的地方,對于這種建筑,要盡最大可能地保護和完善,使其長久地傳承,發揚光大。
3.2 維持景觀原有的生命力,創造一片景觀綠地
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演進,人們所能到達地方到處都披上了現代化的外衣,柏油馬路、水泥地面、塑料、玻璃、人工植被充斥著我們的眼球。原有的田園氣息,綠色植被漸漸失去了蹤影,在這樣幾乎與大自然隔離的環境中,人們感覺不到活力與生機,漸漸迷失了自我。可能人們一味追求現代化,所以忽視了這些最重要的東西。筆者認為,真正充滿現代化氣息又宜人居住的城市應該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是在一個干凈清潔的環境中,并使用各種現代化設備,這才是發展現代城市及園林景觀設計應該追求的目標。這正體現了基于人文關懷的設計理念。所以,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一定要強調環保,還大地一片綠色[3]。對于景觀的原生態氣息一定要保留并且加以保護,要在此基礎上對園林進行美化設計。
3.3 加強歷史文化的人性化融入
優秀歷史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有必要將其代代傳承,發揚光大。而園林景觀作為一個強有力的載體,將歷史文化融入園林景觀之后,就可以很有效地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園林建筑可以歷經幾千年而不消失,增加了文化的在時空上的延續性。其次,作為園林景觀,會有很多人前來參觀展覽,可以將我國的歷史文化傳播得更加久遠。這樣就達到了代代傳承和發揚光大的目的。此外,傳統的園林設計理念,多以詩情畫意,風景優美為目標,而融入歷史文化元素之后,可以豐富景觀的內涵,增加其文化底蘊,提升歷史和文化價值。
3.4 注重地方文化風俗的滲透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其民俗文化,且各具特色。我國不少民間故事、傳說和歌謠,不論是思想內容或藝術形式,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可以將這些內容以銘刻或者雕塑的形式融入園林建筑中。民俗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提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將地方風俗文化融入園林景觀之后,與歷史文化一樣,就達到了代代傳承,發揚光大的目的,而且還可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筑。
4 結語
現代人對園林景觀的要求不僅僅是巍峨雄壯、氣勢恢宏的建筑,所以基于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的景觀設計中儼然成為了現代設計一種新型的趨勢。要有選擇地根據以上文的設計原則及設計方法等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這樣才能實現設計的長足發展。在未來的道路中,還要繼續探索園林景觀設計的新思路、新理念,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燕萍.基于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的景觀設計探討[J].現代園藝,2015(10):84.
[2]李淑玲.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5(5):169-170.
[3]侯文珠.文化傳承與人性關懷的景觀設計研究[J].民營科技,2010(10):31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