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森
摘 要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城市化進程也在日益加快。但是,城市中有諸多建筑物取代了原先森林草地,使自然環境面貌發生改變,對自然環境生態功能也構成較大影響,致使城市中有諸多生態環境問題涌現了出來。主要分析城市風景園林設計和雨洪控制利用關系,闡述國外對于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經驗,希望可以給國家在設計城市風景園林過程中控制利用新型雨洪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城市風景園林設計;新型雨洪;控制利用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37
在城市風景園林當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很好地解決了洪澇治理與景觀設計間沖突。但現如今,我國對雨洪控制利用的時間并不是很長,而且發展不完善,仍然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完善。國家與政府相關部門也需要不斷加強關注,使其在各個城市當中推廣與普及,充分發揮其對城市發展、風景園林與人類重要作用與功能。下面對城市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新型雨洪的控制利用情況進行分析,希望對達成以上效果有所幫助。
1 城市風景園林設計和雨洪控制利用間關系
大部分發達國家將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叫做Urban Storm Water Anagement(USM),當前已然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的學科體系,其主要內容包含雨水資源的利用、可持續的排水系統還有洪澇調蓄的控制系統等。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按照項目具體條件,把不同子系統聯系在一起,以達到相應目的。USM核心詞匯為減排、截污與滯留等[1]。當中USM核心雨水徑流污染的控制系統包含有對中途管網、源頭及末端水域等結合污染控制與徑流削減舉措;對雨水資源的利用系統與洪澇調蓄的控制系統包含有采集雨水、調蓄與凈化;同時,融合USM其他子系統,以實現更多功能。對雨洪的控制利用和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中間橋梁包括有環境、水與土地等元素。也可以說,新型雨洪控制利用與城市風景園林設計間的關系是十分緊密的,而且風景園林設計人員也能夠結合或是需要利用該系統設計思想與相關技術手段。
2 當前國外在城市風景園林的設計當中控制利用雨洪情況
全球有很多國家與我國雷同,同樣面對自然災害、環境與生態惡化等情況,也均在不斷摸索與踐行新解決方案。通過很多國家實踐結果顯示,對城市中風景園林的設計過程中對控制利用雨洪觀念與相關技術加以應用對于城市生態環境以及推動城市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這也已經變成國際潮流趨勢[2]。以德國為例,它也為最早對控制利用雨洪的相關內容加以運用的一個國家,而且取得非了顯著成績。德國專門頒發相關法律文書來保障和普及雨洪的控制利用。給從事風景園林設計的設計人員創造了機會。此外,新西蘭、美國等眾多國家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績,諸多國家會結合雨水花園、濕地與綠色屋頂等方案,雨洪控制利用景觀工程在這些國家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
3 我國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中雨洪控制利用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城市化進程是非常迅速的,一些城市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也對雨洪控制進行了應用,同時,在對城市資源環境、城市洪澇災害與城市用水等的改善過中,都取得了不俗成績[3]。如成都、深圳與背景等,均嘗試過很多有利實驗。北京市在對城區、住宅區進行規劃中,針對建筑與街頭綠地開展景觀設計,也曾聘請國際設計人員,將雨洪控制利用的相關觀念及技術充分運用于設計方案當中,通過實踐案例驗證,當前有很多項目已取得良性環境與經濟收益。例如,北京生命科學研究園對中央水體進行規劃設計過程中,針對雨水處理設計,對雨洪的控制利用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嘗試。但是,因為當前多種因素限制,我國仍然有許多城市并未結合相關理念與技術,雨洪的控制利用功能也并未得到充分發揮,這還需要國家與相關部門加大推廣力度。
4 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也產生諸多環境危機,人類和自然環境關系越發惡化。在城市化進程中,有一些城市與市政基建設施規劃設計并不足夠尊重大自然,為了眼前利益全然不顧原有景觀格局與自然條件,對自然和生態構成很難彌補傷害,同時人類也為此受到嚴重懲罰。雨水是水資源自然循環與社會循環當中重要環節,對雨洪如何更好控制利用也是水利、景觀、建筑、規劃、市政與環境等方面專業人員很難回避與必應重視的重要問題。希望的研究內容會對相關領域人員有所啟發,能夠推動我國城市風景園林設計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前行。
參考文獻
[1]王勇.談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術與城市道路景觀設計[J].山西建筑,2015(36):145-147.
[2]曲正,苑富曉.基于海綿城市理念下——風景園林與雨洪管理及濕地規劃的探討[J].智能城市,2016(8):247-248.
[3]車伍,馬震,王思思,等.中國城市規劃體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專項規劃[J].中國給水排水,2013(2):8-1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