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偉
風光秀美、道路整潔是班加羅爾市區的一大特點,一南一北兩個高科技區遙相呼應,吸引了數千家軟件企業,它們構成了班加羅爾的脊梁。
印度,或許是亞洲地區除了中國之外,如今創新創業發展最火熱的區域。根據市場數據顯示,2015年,印度吸引了超過9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超越了前三年的總和,成為全球創投最火熱的市場之一,孕育出數量上僅次于美國和中國的獨角獸企業。
這個目前網民數量超過4億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具有全球眼光的投資人。盡管與中國目前的市場規模相比,印度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已有人預言,亞洲創新創業環境市場的較量,未來將會發生在中印兩國之間。
班加羅爾,印度南部一座曾經默默無名的城市,在過去20多年里一舉成為世界矚目的“印度硅谷”,那里匯聚了印度1/3左右的IT人才,軟件及相關服務業的出口產值占印度的近一半,它不僅是印度科技信息中心,也是亞洲軟件服務業的重鎮。
風光秀美、道路整潔是班加羅爾市區的一大特點,一南一北兩個高科技區遙相呼應,吸引了數千家軟件企業,它們構成了班加羅爾的脊梁。這里不僅有TaTa、Infosys等印度本土知名軟件公司,也有微軟、UBI、西門子等知名跨國企業。我國的華為集團也將海外最大的研發中心設在了班加羅爾。現代化的建筑林立,工作、生活、服務設施一應齊全,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并無二致。
班加羅爾的騰飛得益于印度政府發展軟件業的戰略決策。早在1985年,甘地政府即提出“用電子革命把印度帶入21世紀”。1991年,班加羅爾成為印度首個軟件科技園。根據法令,班加羅爾技術園為自治機構,直屬印度國家電子部。為吸引外資,政府對科技園實行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免除全部進口關稅、允許外商獨資經營、10年內免征所得稅等等。
班加羅爾的繁榮也與不斷涌現的技術創新領軍人物分不開。例如印度軟件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的維普羅公司創始人普雷姆吉和Infosys掌門人穆爾蒂,被譽為“印度硅谷雙雄”。他們以活力四射的創業精神和高標準的管理意識,成為其他印度公司學習的楷模。在諸如穆爾蒂等人的引領下,印度的軟件業出現了規模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的特點,并能夠有效地融入全球軟件供應鏈之中。
近些年來,印度盡管在互聯網發展速度非常迅速,但限于本身基礎設施的薄弱,印度的固網、物流、電商等行業發展受到阻礙。但在移動互聯網技術興起的現在,很多印度創業者干脆直接跳過了PC端網頁,直接從APP開始做起。2015年4月,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甚至關閉網頁版,只在手機APP端開展業務。
也正因為如此,印度正迎來APP的創業高潮。
印度政府高度重視這一趨勢。2016年初,印度政府正式啟動了“印度創業、印度崛起”的創新創業計劃,由政府牽頭,給出的創業基金高達90億美元。在世界創業獨角獸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中,來自印度的公司比例占到5.7%。其中包括電子商務界的Flipkart、Snapdeal、打車界的Ola、移動支付界的Paytm、在線分類信息網站Quikr、美食推薦網站Zomato、大數據界的Mu Sigma,以及移動廣告平臺Inmobi。
除此之外,印度當地孵化器也給創業者們提供了不少福利。在印度,創新創業氛圍已經成了氣候,為了推動印度的創新創業發展,他們推出了Atal Innovation Mission(阿塔爾創新計劃),試圖搭建一個集聚全球先進的孵化器、加速器、創投機構和基金以及各類創業企業和創業者的推廣平臺,尤其是集中在科技領域。
這一計劃也得到了印度政府的支持,提供大量的財政支持,僅在2014至2015年,印度政府就給這個計劃注入了約2.5億美元的資金,而在2016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10億美元。
這個計劃具體又是怎么支持印度青年人創業的呢?
計劃內包含了各類孵化器項目,例如針對學生,他們給學生每人提供約3萬美元的資金支持,讓他們能夠使用實驗室內的包括3D打印機等設備;而針對創業者,如果有好的創業項目,他們的孵化器會提供一次性15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并且提供相應的設備幫助他們項目孵化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