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梅
隨著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的管理已成為基層老百姓所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群眾主人翁意識越來越強,對集體“三資”管理的參與積極性越來越高,迫切希望知悉村里的三資管理運行狀況,積極要求參與村級事務的管理。
一、當前農村“三資”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會計人員素質低,財務基礎工作不健全
農村的會計人員多為通過村民選舉產生的村民較為信任的人員,這些人很少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不善于使用電腦操作等高科技產品,多數依靠個人經驗處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村內的財務收支狀況不夠公開透明,村內事物處理方式也不能夠照顧民意,容易出現現金亂提、白條入庫等現象,完全不符合審查要求。某些財務人員的行為不符合職業要求,對集體資金未批先支,從而致使政府部門下批的專項扶持資金、土地補償款等被非法占用、挪用,嚴重損害了村民群眾的合法利益。
2.集體資產管理不嚴密
農村集體資產是全體村民的共同財產,在部分地區的一些農村中,對集體資金管理不夠嚴密,甚至沒有資產臺賬,無法真實的反映集體資產的賬目收支情況與其價值變動情況,這是對整個村子的集體資產不負責任的表現。在這種現狀下,農村集體資產很可能被一些村干部非法利用,擅自挪用集體財產進行出租、外借,從而來為自己牟利,這就嚴重損害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另外,部分村子對土地、魚塘、果園等的承包程序、手續都欠缺規范,損害了村民的權益。這些都是集體資產管理不夠嚴密,使用不夠公開透明的表現。
3.監督不到位
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對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關注和監督不到位,未能及時研究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制約了該項工作的開展。
4.制度不完善
目前各鄉鎮制定的財務管理制度,存在許多不完善的方面。如:會計中心不管理核算單位的承包合同,無法知道收款的時間和金額;村組支出的審核審批程序不規范,以行政手段代替經濟管理,權責不明;在制度設計上會計中心忙于應付資金的事后核算和監督,沒有和村組有機配合,把監督管理延伸到事前和事中。
二、加強“三資”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解決農村 “三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注重源頭治理,從提高認識、規范運作、明晰產權、加強監督查檢和進一步落實相關制度等幾個方面入手,完善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機制,規范村級權力運行,進一步增強“三資”管理的實效性。
1、加強鎮村干部的思想認識, 建立健全財會人員考核激勵機制
針對村級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開展一系列培訓和會議,確保鎮村干部充分認識到農村三資管理對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作用和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把三資管理工作當作農村工作的重點工作來抓。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積極探索建立對村干部、村報賬員財務工作的考核辦法,對村干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實績、村報賬員履行職責情況進行考核,對業務精通、工作扎實、作風正派的農村財會人員要予以表彰和獎勵,積極宣傳典型、弘揚先進。
2.加大農經人員培訓力度
這次“三資”清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業務量大、技術要求高。在清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縣、鄉鎮各級雖然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并進行了相關業務知識的簡要培訓,但由于各村組領導重視程度不同、業務人員對會計工作熟練程度不同,整項工作進度較緩慢,特別是一些村級業務人員由于接觸會計工作不長,且沒有參加過系統學習培訓,連最基本的會計科目都不甚了解,很難理解賬表關系,給此次清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力。
3.加強宣傳,統一思想,分層培訓
在進行“三資”管理工作中,要對領導干部進行正確引導,要讓他們端正自己的思想,不僅要重視生產,還要重視管理工作。在實際過程中,“三資”的管理工作不僅僅是業務工作,同時還是政治工作,做好此項工作,不僅能夠穩定上下干部的思想工作,同時還要進行宣傳工作,要讓上下領導干部明白管理工作還要重視宣傳工作。只有在宣傳工作上做好,才能統一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讓他們能夠穩定工作。在宣傳過程中還要采取各種各樣形式進行宣傳工作,不僅要召開管理的動員會,還要加強推進會的進行,進行業務工作培訓會。只有在宣傳工作上進行推進工作,分級進行培訓,確保每個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認真進行管理工作。
4.加強農村”三資”管理要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不僅僅是一項經濟管理的工作,更加是一項政治管理工作,農村”三資”管理已經成為了農村證券建設以及農村基層管理的需求,更加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求。與此同時,將”三資”管理納入到干部廉政考核以及崗位目標考核之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其能夠事有人監、錢有人管、權有所限。對于那些違反”三資”管理制度的干部和黨員,要求各個鄉鎮的政府和黨委必須要進行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