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孟
摘 要: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即對配網線路進行編號和命名。對山區配網線路雙編有利于配網設備進行規范化的管理,是配網調度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保障。做好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對配網線路安全運行意義重大。文章分析了廣東粵北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命名的發展現狀,在配網線路雙編命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問題;策略
引言
山區配網線路用戶分散、供電面積大,配網網絡大多以架空線路為主,支線、分支線多,關系相對復雜,且各運維單位對線路雙編沒有統一的標準,對配網調度各項工作的開展帶來許多不便。因此,做好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工作,確保配網設備現場標示牌和調度運行圖紙一致,才能保證配網調度工作正常開展,提高配網線路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1 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存在的問題
配網線路的雙編是由運維單位根據相關資料上報,經配網調度部門審核后,由調度正式下發設備命名通知單執行[1]。因此,運維單位在上報線路雙編申請前,必須進行現場勘察,保證設備雙編的準確性。但在實際過程中,運維單位對部分配網線路上的設備情況和現場狀況缺乏考察和核實,而調度部門只能審核線路雙編的格式規范,并不熟悉現場,從而造成線路雙編與現場不一致的情況。以下是粵北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配網線路名稱雙編存在的問題
隨著電網的發展,配網線路的支線、分支線越來越多,T接關系復雜。而山區配網線路的雙編還沒有嚴格的規范體系,運維人員的素質相對較差,缺乏培訓和監督體制。加上各運維單位對線路雙編叫法不一,分不清線路主干線、支線、分支線的情況,如配網線路支線下再命名支線,造成了山區配網線路雙編不規范,影響了線路雙編工作的正常開展。
1.2 配網線路桿塔雙編存在的問題
配網線路的桿塔號雙編是由變電站出線往線路負荷側順序編號,規范的雙編可以為配網線路的維護管理提供指導。近年來隨著城鄉社會的發展,電力配網工程逐漸增多,任務也比較繁重,配網網絡也得到大量的擴展,部分農網線路經過改造,線路結構也隨著改變。而對新增加的線路桿塔沒有進行規范的編號及標示,往往配電線路分段開關間線路重復編號,造成同一線路的干線或同一級支線下有多座相同的桿塔號,這對配網線路運維管理和調度事故處理造成不良影響。另外,對多回同桿塔架設的線路桿塔標示牌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對上下層、左右側的線路名稱和編號難以分辨。
1.3 配網線路開關、刀閘雙編存在的問題
配網線路開關、刀閘的雙編應由調度部門發文后,由運維單位負責安裝及更新。隨著電網的發展,新的開關、刀閘的安裝、原有標示牌的老化破損等情況都應及時安裝和更新標示牌。而現實中設備現場標示牌或調度部門的運行圖紙并沒有及時跟進更新。更有甚者,部分運維單位不待調度發文,私自更換設備現場的標示牌,造成現場標示牌和調度運行圖的標示不一致,運維人員在巡視及操作過程中就難以準確的識別設備及執行調度指令,從而形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2 解決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問題的策略
2.1 配網線路名稱雙編策略
首先,確定線路層次結構,線路(主干線、支線、分支線)以主要供電區域或具有代表性的臺區(或用戶)命名,采用樹狀拓撲形式,構成形如“某線某支線某分支線某臺變線路”的名稱層級關系[2]。對于只有一個臺變T接至各層級關系下的線路可直接命名為:某線某公變線路或某線某專變線路,這樣,按照以上四個層級對線路雙編,可以似線路層次結構分明,隸屬關系明確。其次,在主干線的選擇問題上,應化繁為簡,綜合選取線徑大且線路長的線路為主干線。這樣可以減少一個線路名稱層級,使線路結構得到簡化。再次,線路的名稱應取供電區域的地理名稱為名。在粵北山區,一般以鄉鎮名稱的簡稱為線路名稱,若同一區域有兩回及以上的線路供電,可采用相同的名字后加上甲乙丙等序號予以區分。如某某甲線、某某乙線。最后,對線路名稱加以規范的運行編號,主干線運行編號在變電站中已經規定。支線、分支線的編號可根據其在線路上的桿塔號數字加上“塔”字首字母T再加上數字(同一桿塔上T接支線、分支線數量)進行編號。即:(電壓等級)+(主干線路名稱)+(支線名稱)+(分支線名稱)+(運行編號)的規范化雙重命名。例如,T接在主干線10kV合水線#10桿的兩條支線命名為:10kV合水線黃村支線10T1、10kV合水線劉村支線10T2。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定范圍內必須保證線路雙編的唯一性,不能使用重復或讀音相似的名稱,這樣可以避免調度誤操作的發生。
2.2 配網線路桿塔號雙編策略
結合山區配網線路桿塔號雙編的實際,對各層級的線路桿塔號需分別編號。
首先,主干線路以變電站出線面向負荷側,以出站第一級桿(塔)為#1桿(塔),向負荷側延伸,順序編號,直止終端桿(塔);支線、分支線以干線、支線的T接點面向其對應負荷側的第一級桿(塔)為#1桿(塔),向負荷側延伸,順序編號,直止終端桿(塔)。其次,當線路改造在原有的兩桿之間新增桿塔時,根據實際增加的桿塔數量,其編號可采用小號側的桿塔號加“+1、+2”進行順序編號。如10kV合水線F1 #10+1桿。最后,對于多回同桿塔架設的線路,根據排列規則,其編號命名應加以區分。一是垂直排列的線路命名策略:面向負荷側,上層線路為上線、下層線路為下線。線路名稱、桿塔號雙編粉刷標記應垂直排列(上、中、下線依次排列);二是水平排列的線路命名策略:面向負荷側,以桿(塔)為中心,左側線路為左線,右側線路為右線。線路名稱、桿塔號雙編粉刷標記應左中右水平排列[3]。
2.3 配網線路開關、刀閘編號命名策略
對配網線路支線、分支線開關(刀閘)的編號命名,采用:(電壓等級)+(線路名稱/支線名稱/分支線名稱)+(運行編號)+(開關/刀閘)的模式。開關兩側配套的刀閘,面向負荷側,開關小號側的刀閘命名為1刀,大號側的開關命名為2刀。例如,T接在主干線10kV合水線#10桿的黃村支線開關、刀閘分別命名為:10kV合水線黃村支線10T1開關,10kV合水線黃村支線10T11刀閘,10kV合水線黃村支線10T12刀閘。
對線路上的分段開關(刀閘)命名,采用:(電壓等級)+(線路名稱/支線名稱/分支線名稱)+(開關所在地點名稱)+(運行編號)+(分段開關/分段刀閘),如:10kV合水線李村分段15T1開關/15T11刀閘。
對線路上的聯絡開關(刀閘)命名,采用:(電壓等級)+(線路名稱/支線名稱/分支線名稱)+(兩線路名稱首字組合)+(運行編號)+(開關/刀閘),如10kV合水線#60桿與青州線聯絡,則命名為:10kV合水線合青聯絡60T1開關、合青聯絡60T11/60T12刀閘。
3 結束語
目前,農網改造、配網線路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做好山區配網線路雙編工作,對調度運行和配網線路維護有著重要的意義。配網線路雙編不規范、不準確,容易導致電網事故的發生。做好配網線路雙編工作,單位各部門應相互協作,建立相應的監督考核制度,保證線路雙編按規范、統一化命名。調度部門配網線路雙編通知下達后,運維班組應及時更新現場標志牌,遠通班組應及時對調度配網自動化系統數據庫、一次接線圖進行更改。從而保證山區配網線路現場標志牌和調度配網自動化系統數據及調度運行圖三者一致,確保山區配網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杜絕電網誤操作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應慶強.淺析配網設備命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2(19):100.
[2]許繼東.關于配電線路命名的幾點想法[J].農村電工,2012(7):36-36.
[3]田俊紅,田偉.談縣級電網10kV配電線路桿、塔、開關及刀閘編號原則[J].電源技術應用,2013(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