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奇+買星辰
摘 要: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工程勘測需要設計人員在室外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且勘測環境惡劣、交通不便,容易出現意外事故,使得室外勘測工作受到影響。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遙感技術的出現能夠為野外勘測提供較好的應用效果,且遙感圖像逼真、直觀,對于工程選線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升野外勘測的效率。
關鍵詞:電力工程;野外勘測;遙感技術;應用效果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遙感技術的出現能夠為野外勘測提供較好的應用效果,且遙感圖像逼真、直觀,對于工程選線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升野外勘測的效率。遙感技術(RST)是利用傳感器和電磁波對不同空間物體進行識別與檢測的一種數據成像技術,能夠制作出優質的地圖,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文章主要針對電力工程勘測中遙感技術的應用展開分析。
1 遙感技術在電力工程勘測的優點
1.1 獲取信息的方式多樣化且信息量充足
遙感技術能夠獲得大量的信息主要是由于傳感器能夠接受到不同波段的信號。遙感器不但能夠通過可見波段對地面物體進行勘測,同時能夠利用紅外線、紫外線等不可見波段進行勘測,不但能夠清楚的檢測到目標物體的特征,同時能夠檢測到目標物體的內部情況,這里利用了微波的穿透能力,能夠采集到物體內部信息,例如地下水流、沼澤地、地下土層結構等[1]。微波波段能夠實現全天候檢測,即使在惡劣環境中也能夠進行勘測工作。且隨著無人機遙感技術的發展,遙感檢測半徑從過去的20公里提升至150公里,這就有效擴大了檢測范圍,并且在雨雪、風暴等極端天氣中都能夠進行勘測工作。
1.2 能夠進行綜合性分析
遙感儀器檢測范圍較廣,能夠實現大面積遙感數據的傳遞,從而全面分析數據。遙感技術所獲得的數據能夠將檢測范圍中地表人文景觀和自然環境客觀的展現出來,能夠從宏觀的角度觀察檢測范圍的地理情況,實現真實、客觀、全面的展示地表植被、土壤、水文和地貌等方面的特征,并且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針對這些物體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在電力工程線路的選擇中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分析電力工程所在區域的水文地質以及地表特征等方面的情況,通過分析采集到的數據觀察該地區是否存在地震、坍塌、泥石流、沼澤地、人工坑洞、河岸沖刷、沙丘等影響線路修建的因素[2]。遙感技術對于地面物品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能夠有效排除這些不確定因素,保障電力工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1.3 能夠實現動態探測
遙感技術能夠對同一地區進行反復的探測,為了能夠讓工作人員觀察到不同時期同一目標物體的變化,從而掌握物體實時信息,動態分析地表物體內在和外在情況,這對于避免傳統勘測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具有有效規避,從而讓電力工程的選址更加科學[3]。由于自然界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且自然變化又有一定的規律,遙感技術的分析作用在自然災害、環境污染以及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4 勘探范圍廣且數據收集快
勘探范圍廣且數據采集速度快是遙感技術的主要優勢,在過去的實地勘測和工程測繪中,勘測與測繪所需時間較長,通常需要幾個月,而工程量大的工程甚至需要幾年。隨著我國衛星技術的不斷發展,遙感技術不但能夠快速獲取衛星反射的信號,同時能夠有效勘測周圍的地形地貌,在工程勘測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遙感技術在電力工程勘測中的應用
2.1 圖像技術
電力工程勘測最主要的是獲取電力工程線路相關信息、電力工程主要線路中經過區域中的建筑以及水文地質等方面的信息,也是電力工程線路選址的重要依據。在電力工程勘測中,遙感技術主要應用于可行性探究這一階段[4]。如果以1:10萬的遙感圖像為依據,電力工程選址勘測對目標地區進行圖像、資料和文字報告的采集、分析與整理,對電力工程線路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做出測繪圖,并結合鉆探工程獲得的典型土層剖面圖,深入勘測目標區域的地理情況,才能夠有效控制施工地區的土層結構,從而對施工環境進行有效評估并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
2.2 建設完整的工程線路信息平臺
建設完整的電力工程線路信息平臺,需要采用GPS技術,在利用航測技術的同時,充分分析獲取的遙感信息,才能夠確保采集信息的準確性。同時為了提高遙感圖像分析的效率,需要保障圖像的清晰度與分辨率,還需要合理采用公分、厘米等精度的傳感衛星圖像。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1)在分析遙感圖像時,需要與該時期的地質測繪同時進行,在調查過程中需要保持一致性,這是基本資料、野外探測、資料整理中的重要內容,有助于提升野外勘測的工作效率與質量。(2)通過采集不同時間、不同波段以及不同種類的圖像,圖像比例尺需要保持在1:1~1:5左右,并且全色航片需要結合整體應用,才能夠實現遙感圖像的整體概括性。(3)要全面破譯遙感圖像,做好野外檢查與驗證,確保遙感圖像的科學性與完整性,才能夠使野外勘測達到工程設計的具體要求。必須進行現場驗證,對破譯圖像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核實與補充。
電力工程線路確定需要利用電力工程信息平臺,其能夠實現遙感圖像的破解,同時能夠進行圖像信息的輸出。在線路選址過程中,需要通過信息品臺對采集資料的綜合分析,進行全面對比,選擇經濟實惠的修建路線,避免建筑物密集或地形復雜的區域對工程造成的施工成本增加,確保建造工程的造價成本不受影響,達到設計與勘測相統一的目的。
3 結束語
遙感技術在惡劣的環境以及復雜的地形下都能夠很好的勘測,并且具有高效、準確的優勢,在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的情況下,能夠對地物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為電力工程勘測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呂建升.遙感技術在境外電力勘測工程的應用[J].價值工程,
2015,23(19):202-203.
[2]李磊,李志龍,席占生,等.電力工程中遙感提取侵蝕溝參數的方法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14,21(6):46-48.
[3]張邦政.輸電線路設計與現代遙感技術的結合以及施工工藝探討[J].低碳世界,2015,32(27):19-20.
[4]呂建升.遙感技術在境外電力勘測工程的應用[J].電力勘測設計,2015,23(4):15-18.
作者簡介:馬亞奇(1982-),男,漢族,本科,工程師,寧夏固原人,工作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力設計院,主要從事電力工程勘測。
買星辰(1993-),男,回族,本科,寧夏銀川市人,助理工程師,工作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力設計院,主要研究電力測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