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麗麗
摘 要:隨著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公路建設進程不斷加快。近年來在我國公路建設里程不斷增加的新形勢下,公路建設所帶來的污染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現象也越來越突出,因此需要重視公路環境保護工作。文章從公路交通中的生態環境概念入手,分析了公路建設中的生態效應,同時對當前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并進一步提出了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體系的構建,從而為公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公路建設;生態環境;生態效應;影響評價體系
前言
公路作為我國重要的交通設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公路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公路沿線生態環境帶來破壞。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速度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公路建設所帶來的污染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針對于這種情況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放,確保公路建設運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為公路建設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公路交通中的生態環境概念
在公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公路沿線及與公路具有十分密切關系并受公路施工運營影響的各種生態因子統稱為公路交通生態環境,具體涵蓋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動物、地形地貌及自然氣候條件等。如人工和天然植被、瀕危珍稀野生動植物、水產、魚類、家養畜禽、地下水、土壤、自然景觀、溫度、濕度、氣候及風俗等。
2 公路建設中的生態效應
2.1 廊道效應
公路有效地將城市、城鄉聯接起來,實現了資源和信息的流動,可以說公路起到互聯互通廊道的作用。任何一條公路的建設,對于動物而言,都是對生活環境和地域的重要分割,使動物之間的流動和溝通存在更多的障礙和阻隔,造成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孤立化、島嶼化,影響動物的覓食和求偶,不利于生物的繁衍及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2.2 迫近效應
一個區域內新建和開通公路后,會擴大人類活動的范圍,公路沿線區域內人流數量會增多,人流各類活動越加頻繁,這也會導致公路所在區域內人口數量急劇增加,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資源的開發利用速度過快,從而對自然及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
2.3 誘導效應
公路建成通車會有效地帶動公路沿線的商業發展和城鎮化水平,而且公路沿線的自然景觀和農村景觀也會開始向城鎮景觀進行過渡及變化,加快促進新城市的形成,并使現有城鎮不斷發展壯大,這必然會對沿線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帶來較大的壓力。
2.4 污染效應
公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輛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氣,產生較大的噪聲,而且運送危險化學物品的車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則會對沿線人類活動區域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導致受破壞的生態環境無法有效的發揮其正常的功能。
2.5 景觀效應
公路建設作為人造景物,其建設必然會對沿線自然景觀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公路建設需要使其與生態學標準相符合,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實現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相互作用,從而達到平衡互補,有效地消除公路建設過程中對自然景觀帶來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在一些生態敏感區域建設公路過程中,更需要對其生態效應進行科學分析,明確可能帶來的影響因素,強化監測和深入調查,從而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保護,確保其實現良好的景觀效應。
3 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1 公路建設過程對沿線生態植被的影響
公路建設開工后,即需要進行路基開挖,運送和堆放各類建筑材料,在車輛運輸過程中避免不了會對周圍植被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且公路建設過程中線狀或是帶狀延伸也會對所經區域內的植被帶來較大的破壞,這就導致公路建設過程中必然會對沿線生態植物帶來較大影響。
3.2 公路建設中產生的噪聲對沿線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噪音無法避免,而且噪音不僅存在于公路建設過程中,在公路運營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噪聲污染。公路建設過程中施工車輛、施工機械設備、爆破作業等都會有大量的噪聲產生,從而影響公路沿線的聲環境。而在公路運營階段,大量車輛往來過程中喇叭、發動機、車輪摩擦等產生的噪聲會對沿線聲環境帶來持續性的影響。
3.3 公路建設中產生的固體和廢氣對沿線生態環境的影響
公路建設施工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廢棄物、廢渣、塵土等產生,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公路沿線的生態環境。而且在公路路面瀝青鋪設過程中還會產生有害攝像機,影響公路沿錢大氣環境質量。公路通車后,車輛行駛過程中排放大量的尾氣及產生一些顆粒塵土等,會對公路沿線生態環境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
3.4 公路建設行為對周邊居民及生物生長環境的影響
公路在新建、擴展及運營過程中會對周邊居民生活經帶來較大的影響。公路的建設和運營會對居民交通狀況帶來一定的改變,同時居民之間空間聯系和溝通的距離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而且新建及擴建后,公路會對居民生產生活空間重新分割,極易對原有植物的生存空間和原始生態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進而會導致生物景觀發生較大的改變。
3.5 公路建設行為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影響
公路建設里程都較長,而且占地面積較大,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填埋土坑、挖土取料、挖掘隧道、水中澆筑路墩等都為常見,而且公路建設時還會存在征占良田、住宅及古跡等情況,這必然會破壞沿線的自然景區、文化古跡等,而且會對公路沿線整體生態環境格局和發展形態帶來較大的影響。
4 構建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體系
4.1 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是應遵循科學性原則,也即在對公路建設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應符合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二是應遵循政策性原則,也即公路設計和建設、運營過程中應積極遵守國家環境、資源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三是應遵循針對性原則,也即公路建設過程中,應契合公路開發特點,結合沿線環境具體實際,尊重和順應當地生態循環系統規律。四是應遵循可持續性原則,也即公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應立足于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公路建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4.2 公路建設生態環境影響的評價體系
科學的評級指標體系,是進行公路建設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從宏觀方面劃分,公路建設生態環境影響的評價體系主要包括自然環境指標和社會環境指標。就具體的評級體系指標內容來講,包括對影響因素、影響對象、影響效應、評價范圍和等級等生態因子和生態系統的識別以及生態環境影響監測、預警等內容。
5 結束語
為了能夠使公路建設項目實現科學設計,確保工程項目得以落實,則需要做好公路建設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以此來加強對公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沿線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具體開展公路建設生態影響評價工作中,需要立足于公路的實際情況,針對公路建設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特點來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進行科學評估和綜合分析,從而缺乏科學合理的公路建設方案,實現公路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和諧發展,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1]王婷,韋宗敏.公路建設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3:129+132.
[2]余曉敏.公路建設項目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9:88+96.
[3]高偉偉,王文杰.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研究[J].科技視界,2015,28:28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