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吉全
【摘 要】隨著經濟體制結構的轉變,我國房地產在市場中的發展也在不斷的變化,房地產會根據市場的需求,分配房地產資源,并以市場為主體展開經濟發展。但是根據對當前房地產的發展狀況分析,這種以市場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模式對房地產產生不良的影響,房地產資源分配嚴重比例失調。因此,國家開始對房地產進行了相關的調整和控制。而保障房也由此產生,保障房是是國家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獲得的成果。房地產在開發保障房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確保保障房規范的發展,同時,也能讓商品房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進而拓寬商品房的發展途徑,這樣房地產可以合理的配置房地產資源,并在市場經濟中穩定的發展。本文將深入探討保障房建筑在房地產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關鍵詞】保障房;房地產;經濟發展
通過對房地產發展歷程的分析,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速度迅速,這主要得益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但是即便如此,也無法改變人們住房難的問題,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房地產行業在沒有形成時,人們沒有地方住。而現在房地產開發起來,房價卻在不斷的上漲,這樣一來,人們依舊沒有地方住,大多數的人背負著巨額的貸款,可能一生都在不斷的還房貸。實際上,這十分不利于我國的發展,我國現階段仍處于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水平極低,大部分人無法在保障自身生活的基礎上,支付更多的房貸,可是房地產行業依舊在不斷的開發,高樓大廈的崛起雖然使我國的外表更加絢麗多彩,但實際上,這都只是表面現象,越來越多的空房出現,沒有經濟條件的人依舊無法買樓。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政府開始對房價進行控制,但是效果卻不是很明顯,房價依然在不斷的上升。因此,政府要能采用合理的方法,讓房地產行業進行保障房建設,進而維持市場經濟的運行。
一、關于保障房在房地產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分析
(一)建設保障房可以滿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保障
我國在對房地產行業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我國就開始建設保障房,但保障房建設初期,我國過于重視經濟的提升,嚴重忽視一些家庭的經濟能力。雖然說這種經濟適用房與一些商品房相比,價位比較合理,但對于收入低的群眾,卻仍是一筆經濟負擔。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并不利于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很多住房問題存在并且呈現加劇的態勢。但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卻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明明很多人無法支付巨額的房貸,但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卻十分火熱,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對于房屋的購買沒有明確的要求,這樣一些經濟條件較為富裕的人就開始大量的購房,住房需求越來越緊張,引發經濟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開始考慮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政府開始運用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建筑保障房的建設,并在一定程度上購房進行控制,進而緩解供需矛盾,而且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彌補傳統房地產發展時產生的缺陷。
(二)建設保障房有助于住房使用價值的回歸
從房屋建筑的原本的性質方面分析,房屋本身具備的使用價值已經從居住轉換為商品,人們開始利用房屋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即便開發商在不斷的建設房屋,但也能從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因為房屋本身的使用價值必然會吸引投資商和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人士。即使低水平的人無法購買房屋,但人類只要在不斷的發展就需要使用房屋。這樣一來,大量的空置房不斷的產生,開發商依舊維持正常的運營。可以說,房屋的價值已經在發生實質性的轉變,對于房屋本身的原有屬性,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已顯得毫無意義。為了回歸房屋的原本的價值,在建設保障房的過程中,房地產行業需要優化資源配置,明確市場發展導向,這樣才能穩定的發展。我國在建設上實施具體的方案,避免保障房和商品房出現兩極分化,要解決一人多房的問題,這樣才能讓保障房的建設更加具有價值。
(三)建設保障房可以拉動房地產的經濟的增長
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與社會各界存在密切的聯系,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建設保障房的過程中,房地產行業需要與社會各界進行溝通后,完善保障房建設的方案和政策。其次,根據相關數據和資料的顯示,房地產行業的房屋建設和開發都需要具備相應的批準和指導。房地產行業的開發和建設,對我國整個經濟都具有嚴重的影響。所以,對于房地產的發展,我國要適當的進行控制。但是切勿一味的打壓房地產,要根據房地產發展的特征,制定科學的政策和措施,做好房地產在市場中的宏觀調控。如果過度打壓房地產只會阻礙我國經濟的增長。
二、我國保障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保障房建設總體上呈現出滯后的態勢,保障房的覆蓋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特別是政府相關方面的研究數據顯示,近些年來,針對保障房的建設雖然總體上規模是不斷加大,但是投資額度占商品房投資的比重,卻在呈現著下降的趨勢,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政府宏觀指導和政策調控。針對我國的保障房建設,主要存在著以下的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保障房在供給的過程中,政府部門沒有將責任落實到位,沒有起到緩解住房緊張狀況的責任,實踐中政府的職能行為弱化。其次,保障房在資金管理上,存在建設資金絕對值的增大與相對比重下降的狀況,管理制度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最后,針對保障房的相關制度及各級政府在制度的探索中,沒有長遠的合理規劃,相關的保障措施及目標和規劃,沒有完全的明確,相關的保障制度或者某些的具體問題和措施的落實不夠完善,這是目前我國保障房建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三、我國解決保障房建設問題的措施及建議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完善政府職能
建立多層次的住房供應體系,完善政府的管理職能,適時調整保障房建設力度與市場準入制度,加強標準體系的準入。在建設的過程中要根據綱要的要求,針對城鎮低收入的人群,實行廉租住房制度;低收入住房困難的家庭,實行公共租賃住房保障;高收入的家庭,實行租賃與購買商品住房相結合的制度。政府在宏觀指導的過程中,應設置專門的職能部門,建立誠信的房地產領域管理機制,并且逐步的將該機制納入到社會誠信體系。
(二)資金方面加強融資力度,多渠道發展
資金方面的建設要借鑒國外的經驗,多渠道的全面發展,例如可以采取發行公債、建立住房信托基金等方式,多渠道的籌集保障資金,另外還可以擴展籌資的模式,如采取福利彩票模式引入保障房建設領域,以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資金在管理上加大監督的力度,融資的過程中,建立考核核算體系,積極的應對風險,并且防范風險帶來的損失。
(三)政策上加快保障房的立法進程
我國在相關政策的實施和建設上,要盡快推出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保障房的建設、分配與管理,使得保障房在建設的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保證在法制制度上將其順利的實施。其次,構建法律規章體系,實現溝通協調流暢,政策執行順暢。堅持有章可循,才能實現統一目標、統一的統籌管理、統一的協調合作,充分保證保障房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最終的目標就是將政策順利的實施。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房價飛速上漲的今天,我國政府必須要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進行相應的控制,結合房地產發展的經驗,對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進而促使房地產行業轉變發展模式,依據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相關法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房地產發展產生的問題,進而維持中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保障房不能保障居住原因何在[J].聞野.上海房地,2016,(09):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