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維明+王佳
【摘 要】近些年來,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整個社會的運行模式,移動互聯、社交媒體、網絡消費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從數據和信息的角度擴展了人們的活動空間。本文從互聯網時代的新變化新變革出發,深入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的京津冀人才配置特點和人力資源數據特征,分析了互聯網信息對于完善京津冀人才培養與配置的促進作用,最終討論了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推斷對京津冀人才培養與配置優化的啟示。本文所提出的思路可為京津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人才培養、管理、規劃、整合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大數據;人力資源;培養配置
一、引言
現階段,京津冀地區一體化的進程正處于加速推進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京津冀地區人才一體化的需求迫在眉睫。有相關統計表明,比較北京、天津、河北三個地區,北京地區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接近天津和河北地區之和,天津地區則略高于河北地區。而從本科以上學歷層次的人才上來講,北京的人才數量則遠遠超出另外兩個地區,其數量為天津的3.5倍,河北的7倍。從人才的年齡分布上來看,中青年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地區,具有較為合理的人才結構,對于河北省來說,青年人才相對較少,流失加劇。從人才培養的載體上來看,位于北京的知名高等院校近30所,遠遠超過河北和天津。
引起京津冀地區人才培養與人才資源配置失衡的因素很多,其中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和產業布局不平衡是主要原因,在京津冀地區發展一體化過程中需要重點進行調整和優化。目前,河北省已積極謀劃做好承接北京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準備工作,人才和產業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人力資源的合理評價和配置對京津冀地區一體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結合人才的各類屬性進行人力資源評價,對于形成以人才群體為中心的京津冀地區人才配置新模式,輔助“互聯網+”戰略在河北省的順利實施,促進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京津冀人才培養配置思路
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京津冀一體化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環渤海城市群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其核心是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從京津冀人力資源配置協同性的角度上來看,合理的人才培養與配置調控可以促進整個區域的產業布局和產業發展,進而將整個區域的人才資源盡可能的發揮出來,提升整個區域的發展效能。人才的教育水平、專業、預期收入、行為趨勢等屬性是進行人才培養、規劃配置、流動引導的核心要素,在國內,人才資源統計和配置主要以指標統計為主,統計的對象僅覆蓋國有經濟企、事業單位,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在人才資源分析中,主要是對人才總量及其變化趨勢、人才分類及其比例、人才素質(學歷)等方面進行分析,僅能反映宏觀的趨勢,不能從細節上掌握人才流動和變化趨勢的內在原因。
在“互聯網+”戰略的影響下,大量產業與互聯網對接,煥發出新的活力。行業論壇、微博、微信、社交網站和移動互聯網變得極為流行,多種互聯網媒體將特定領域特定需求的人才群體互聯,使得網絡空間成為進行人才統計、規劃、評價的一個新的數據來源和操作空間。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在很多領域都已得到較好的應用,充分利用與人才培養配置相關的互聯網數據將成為人才培養與管理配置的一個新趨勢,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對京津冀地區人才的培養需求傾向、個體配置方向和整體發展趨勢進行推斷進而完成人才培養與配置的決策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在當前大數據與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提高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科學化水平,尤其是支持京津冀一體化建設的人才培養配置模式,已經成為當前河北省乃至于整個京津冀區域的重大戰略需求。
三、互聯網大數據對完善人才培養與配置的促進作用
互聯網大數據相對于傳統統計數據有著很多明顯的特征,如數據量巨大、結構復雜、形式多樣等。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認知模式,能夠幫助人才規劃配置工作從早期的經驗主義逐漸轉型為靠證據講事實的數據模式。對于人才的培養和測評也可以從類似于“專家法”的主觀模式過渡為依靠數學和數據模型所主導的大數據分析測評。對于人才流動的預測和調控也可以轉變為依靠社交媒體、網絡消費大數據分析的目標延伸。網絡空間作為人類社會生存空間在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擴展,能夠充分反映物理空間中人的性格、行為、意圖和人口屬性。充分利用互聯網數據進行人才的建模已經成為大數據分析領域的熱點,并對區域人才培養配置的決策和評價產生重要影響。
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和完善人才的培養和配置:一是大數據可以解決人才配置管理過程中的統計、查找和選擇問題,進而提高整個人才培養配置規劃過程的效率;二是大數據可以提高人才流動趨勢預測的精準度,進而為制定調配政策提供有理有據的參考;三是大數據能夠為人才的培養和布局提供精準的統計分析,能夠充分評價整個區域的人才配置現狀。
四、總結
信息時代已經過去,我們正走入移動互聯時代,大數據是移動互聯時代最重要的資源,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就能把握時代特征。本文從互聯網時代的新變化新變革出發,著眼于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下的人才培養與配置活動,深入探討了互聯網人力資源大數據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互聯網信息對完善人才培養配置的促進作用,最終提出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人才統計、預測、管理的思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可以對人才部署配置、人才流動預測、人才培養布局三個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在解決區域性人才戰略規劃、人才培養方向問題方面可為京津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人才培養、管理、規劃、整合工作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張媛,董曉娟. 經濟產業人力資源關系視角下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勞動力需求分析[J]. 科技創新導報,2016,(22):108-110+112.
[2]張青,崔惠. 京津冀協同背景下河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J]. 中國商論,2016,(25):119-120.
[3]陳怡兆.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科技人力資源有效整合策略[J]. 人力資源管理,2016,(08):19-20.
[4]邸曉星,徐中. 京津冀區域人才協同發展機制研究[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37-40+45.
[5]何勤,雍華中.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統一開放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構建研究[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1):50-59.
[6]李慧.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人才流動探究[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2):110-112.
[7]吳力波. 多“源”異“構”培養大數據創新型人才[J]. 大數據,2016,(05):89-94.
[8]朱揚勇,熊贇. 大數據人才培養的基礎條件初探[J]. 大數據,2016,(05):107-114.
[9]田世海.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超網絡模型研究[J]. 科技與管理,2016,(01):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