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芬
摘 要: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觀察和評價指導幼兒活動,使幼兒區域活動更加有秩序和有效果。探討了區域活動現場中如何觀察與評價幼兒行為,這對于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區域活動現場;幼兒行為;觀察與評價
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了解與評價幼兒,并設計課程。在觀察幼兒前,教師應對觀察目的、地點和對象等有充分的了解,在觀察中教師應對幼兒的表情與語言等客觀記錄。在觀察中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
一、區域活動中觀察與評價幼兒行為的內容
1.幼兒是否能夠充分發揮積極性
區域活動是指讓幼兒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所以在區域活動過程中,可以自主選擇活動材料、活動同伴、活動方式等,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是幼兒積極的行為。而無聊或者發呆,或者長時間的冷眼旁觀都是消極的行為。
2.是否能夠產生典型的活動形式
這里所謂的典型活動主題,指的是在特定的區域環境里,發生與此環境相符的活動內容。如:在活動結構區中能夠主動參與建構游戲,在閱讀區內可以選擇相應的圖書來閱讀;在表演區中可以利用一些材料來主動進行活動。反之在一定區域內,幼兒從事與此區域環境不相符的活動形式,就是不適宜的一種行為。
3.幼兒的活動行為是否具有計劃性
在開始區域活動時幼兒應明確了解自身的活動意圖,具有一定的活動目的,并能夠制定出詳細完善的活動計劃,并能夠在開展活動中為了實現自身的意圖而做出各種嘗試。在遇到一些問題后幼兒能夠盡可能地主動解決問題,并在努力而未解決后尋求他人幫助解決,這些都是值得表揚的。而缺少規劃,或者隨意改變活動主題,中斷自身沒有完成的任務,這是幼兒區域活動水平較低的體現。
4.幼兒是否遵守游戲的各項規則
區域活動是一項高度自主的活動,自主也就代表著自治。在自選活動過程中幼兒可以做到自覺主動遵守班級內部的秩序,能夠主動與其他幼兒遵守游戲規則,這些都是適宜的幼兒行為。而干擾他人,沖撞同伴,與同伴一起爭搶玩具,違反區域活動內的秩序,這些都是不適宜的行為。
5.幼兒是否與同伴積極互動
在實物操作過程中幼兒能夠準確地選擇一些物品和道具,甚至還可以在注重安全問題的基礎上,對材料創造性地使用;在與同伴積極互動中可以與同伴進行友好協商,互相積極幫助,這些都是適宜的一種行為表現。
6.幼兒是否能夠保持區域環境
幼兒應明確特定區域環境的要求,如閱讀區是禁止大聲喧嘩的。并在區域活動中將已經使用完的材料歸放到原處,不亂拿材料,有時可以自己嘗試著制作玩具,這些都是適宜的行為。
7.幼兒能否遵守區域活動規則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應結合自身具體需要,能夠自己喝水和上廁所,并且在開展一些活動中能夠注意安全,小心使用一些尖銳的物品,能夠聽從教師的引導,遵守區域活動規則。
二、觀察和評價幼兒行為的方法
1.從幼兒角度上觀察與評價
在與同伴互動學習中幼兒能夠互相討論、合作和觀察,進而形成一種友好互動的關系,更有助于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教師不能用已經存在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行為,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努力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伙伴。
2.確保幼兒的自主性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關心幼兒參與的活動,對幼兒的興趣愛好進行了解,并考慮在什么時候,判斷哪些幼兒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在介入幼兒活動中應注意介入時機,保證幼兒活動的有趣性和自主性。當幼兒遇到一些困難后,教師不要急于幫助幼兒解決困難,而是應耐心等待,給幼兒一些解決困難的時間,盡可能讓他們能夠主動地解決問題,并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舉止進行觀察,有針對性地培養他們的能力。
3.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
教師應該以正確的、科學的思想對幼兒進行指導,對幼兒反映出來的信息及時捕捉,對性格不同的幼兒采用不一樣的指導方法。教育太嚴格,就會限制了幼兒的思想;過于放任,就會導致幼兒過于放肆。在區域活動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性地分析幼兒的個性差異,做到區別對待。如:對于性格偏內向的幼兒,在評價他們時要注重評價態度,采用半跪或者彎腰的方式與他們溝通,讓他們體會到教師與自身是平等的;對于性格外向的幼兒,對他們的進步及時贊美,并對幼兒表達的觀點和想法耐心傾聽,進而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
總之,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幼兒要求過于嚴格,而應樹立起正確的、科學的評價觀,促使自身能夠真正地發揮引導者和欣賞者的作用,并對區域活動深入觀察,不斷改進觀察方法和評價方式,進一步提高幼兒區域活動效率。
參考文獻:
[1]馬文娟.大班區域活動中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
[2]燕青.如何對區域活動中的幼兒進行評價[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