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政翰
(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
【摘要】現階段,我國各方面都在朝著國際化的方向努力,企業國際化的標準就是融資國際化,企業在國際融資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國際融資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本文簡要分析了企業國際融資風險的類型,指出了社會環境對企業國際融資帶來的影響,并總結了加強企業國際融資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國際化 企業 國際融資 風險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迅猛,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逐漸朝著資本一體化的方向發展,中外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在全球企業戰略發展的基礎上,只有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才能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使企業在國際市場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企業國際融資是企業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的必然選擇,國際融資的復雜性和風險性較大,只有分析國際融資的風險類型,采取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才能在高效獲取國際資金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降低融資成本,加快企業國際化的進程。
一、企業國際融資風險的類型
1.信用度管理不善風險
在企業國際融資的過程中,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對融資雙方的信用度進行管理,信用管理制度嚴重缺乏,這一現象會導致企業國際管理真空化,當一方出現違約情況時,另一方的利益就會受到侵害,財產保全性就會大大降低,再加上融資雙方企業信用度管理的時效性和靈活性較強,這就使得企業在國際融資的過程中存在信用度管理不善風險。
2.法律變更風險
企業在國際融資中,外國銀行在審核放款時,會考慮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政府的政治情況,并綜合考慮各種影響中國企業資產穩定性的因素。我國政府的相關法律變更也會導致企業國際融資存在法律風險,法律體系的變更會直接影響到我國企業的項目收益。
3.國家風險
企業在采用國際渠道進行融資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我國的政局、政策等因素,還要充分考慮中外兩國的國家政治環境。當簽訂企業國際融資的中外兩國,其中一個國家的政府為了順應國際市場的發展需求,改變國家的產業結構和相關政策時,就會導致該國調整后的政策和所簽協議相悖。企業國際融資風險會導致企業項目存在損失。
4.外匯風險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企業國際融資很容易因為外匯變化導致雙方收益和損失發生變化,匯率的高低也會影響企業產品在國際商場上的價格,企業國際融資中面臨著外匯風險,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考慮貨幣的兌換,匯率變化是否會對融資數目造成影響。在我國企業貿易收支中,匯率的變化會影響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利潤,進而影響企業的收益。
二、社會環境對企業國際融資帶來的影響
社會環境對我國企業的國際融資也具有一定的影響,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得到有效加強,我國對外貿易和交流的機會逐漸增多,很多國際企業都融入到我國市場,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來說,企業進行國際融資是利益與風險并存的,我國企業在發展中時刻面臨著挑戰。部分跨國公司進入到中國金融市場中,給中國企業發展和生產經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企業生產中采用在國內市場采購的原材料,雖然有企業高科技技術手段的介入,但仍會導致企業運營中的收益相比預期較低,企業的債務壓力過大,還債能力降低,使得中外雙方都存在風險,不利于企業國際融資項目的開展。
三、加強企業國際融資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
企業國際融資中的各項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雖說風險是和利益并存的,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降低和控制,盡可能地規避企業國際融資中存在的風險,減小各種風險對企業造成的損失。
1.進行針對性管理
要想有效防范企業國際融資雙方信用度管理不善風險,必須針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將相關信息收集起來,并對電子信息進行整合和保存,實現針對性管理企業國際融資雙方信用度的目標,使企業在后期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起到有效的風險規避作用,加強企業國際融資。
2.加強相關制度建立
在企業項目發展國際融資過程中,應該根據企業項目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強相關制度的建立,不斷優化和完善法律保障機制。中國政府應該重視對企業國際融資法律的研究,充分結合當前的國際政治環境變化,找出國際融資和企業發展不適應的地方,細致研究國際融資和中國法律之間的關系,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加快我國企業和國際接軌的步伐,依靠法律法規保障我國企業國際融資項目的開展,采用法律手段盡可能降低企業國際融資風險。
3.進行風險評估
對于企業國際融資過程中面臨的國家風險,可以采用風險評估的方式對其進行防范。由于企業國際融資項目較大,并且涉及到中外兩國之間的利益,政府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國家風險,盡量控制國家風險對企業國際融資的風險,做好風險轉移工作,降低國家風險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損失。還要在企業進行國際融資前保留風險準備金,提高企業的保險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
4.重新構建企業經營模式
為了更好地防范外匯風險,企業的項目投資人要進行多元化經營安排,重新構建公司的業務流程,以降低企業在運營中承擔的風險。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外匯波動情況的分析和研究,重視外匯相關檢測,建立相關預警機制,化解企業的國際融資壓力,不斷增強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企業還要重視加強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培養專業人才,使其正確判斷外匯對國際融資的影響,準確識別企業國際融資風險,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盡可能幫助企業規避國際融資風險。
總結:隨著企業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必須優化和完善企業的國際融資,在研究企業國際融資的過程中,要弄清企業存在的國際融資風險,結合當前先進的融資技術,不斷優化和創新企業國際融資模式,高成效、低成本地獲取企業發展所需的國際資金,為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路陽,李留宇.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新機遇[J].國際融資雜志,2015(04).
[2]宋璇,肖建武.企業融資風險的預控分析[J].會計之友,2012(04).
[3]冉彩虹.企業融資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探析[J].海峽科學,2011(10).
[4]張期鑾,張穎,徐潔,熊芬,陳善平.企業股權融資中的投資風險及其平衡[J].中國招標,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