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1年,電池生產規模將從現在的13 GW逐步擴大。德國聯邦政府正在為此項目提供補貼。此項目總投資有望達到30億歐元。
BMZ公司CEo Sven Bauer在電池專家論壇(Battery Experts Forum)上宣布了這一發展計劃。于2017年3月14號至16日舉辦的這一論壇主要面向的是國際電池行業。
電池供應市場的“戰略缺口”
Sven Bauer說,在德國建設蓄電池生產工廠是因為這里的“戰略缺口”正在與日俱增,特別是像BMZ這樣為電單車及電動工具生產完整電池組的企業的蓄電池供應方面。未來幾年,隨著電動公共交通巴士和能源儲存系統的快速增長,以及像特斯拉(Tesla)這種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崛起,對電池的需求將呈爆發式增長,這一戰略缺口將會變得更加明顯。
對電池的需求目前維持在80 GW左右,在未來幾年內有望增長至350GW至400 GW。現階段幾乎所有的電池制造商都在日本、韓國和中國,而不斷增長的需求將會使這些企業的負擔日益繁重。特斯拉已經接手了松下公司(Panasonic)40%的電池生產業務,像這樣的公司將會在行業中占領先優勢。Sven Bauer說,與已經和亞洲電池生產商簽訂了長期合同的BMZ不同,這將會使許多公司的電池訂單無法正常交付。
DZP公司
蓄電池生產工廠的持股公司財團將成立一家名為DZP的公司,意為“德國電池生產商”(German Cell Producer)而其蓄電池生產工廠還沒有正式命名。Thyssenkrupp集團、Manz AG、M+M GmbH、BMZ集團以及其他幾家公司將共同參與DZP公司的運作。
歐洲的千兆級工廠
Sven Bauer所說的“歐洲千兆級電池工廠”已經開始進行初步設計,該工廠總占地面積12萬m2,其中3.4萬m2為生產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