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曄
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孔孟大地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濟寧帶來了文化發展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既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綱領,又是推動當前文化繁榮發展的指南。
四年來,濟寧肩負起孔子家鄉應有的擔當和重任,全面落實“兩創”方針,抓住用好文化發展的歷史性機遇,進一步創新思路、完善機制,在文化資源優勢轉化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傳統文化、儒學思想在濟寧已形成獨特模式,已轉化為產業發展的現實優勢,轉化為群眾精神生活的獲得感,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文化示范,大手筆繪制發展藍圖
2016年3月17日,在國家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赫然在列。這是濟寧市歷史上首個列入國家五年規劃的重大項目,是濟寧市文化發展歷程中的標志性事件。
作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發源地,文化是濟寧最大的發展優勢,多年來圍繞放大文化優勢、做好文化文章、打響文化品牌,濟寧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卓越貢獻。與此同時,如何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從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強市的跨越,一直是濟寧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推動的重大戰略問題。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曲阜講話”后,濟寧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確定以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為牽動,打造文化強市首善之區,并積極對上爭取,推動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在國家層面推動。
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是改革開放以來,山東文化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示范區。示范區將以儒家文化與齊文化、黃河文化、泰山文化等對接融合發展為方向,以建設孔孟故里文化圣地、中華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儒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為目標,打造“一軸、一帶、九大片區”的文化圣地整體框架。整個示范區建設包括320個重點項目,計劃通過15年左右的建設,打造成為全國道德禮儀首善之區、國家記憶工程先行區、全國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示范區、組織引領國際儒學研究創新中心、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示范區將緊緊圍繞規劃、招商、項目、爭取、協調“五大任務”,全力搭建文創產業集聚、投融資、項目引導、人才開發、交易展示“五大平臺”,重點實施“十大文旅產業培植工程”,力求示范區實現“三個納入”、切實做到“四個示范”、盡快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示范區作為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牽動,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代表性窗口。濟寧市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示范區建設,提出了“確保今年見突破,三年出形象,五年樹標桿,確立在全省全國文化大格局中的示范引領地位”的工作要求。
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設立,既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濟寧應運而生的偉大結晶、自然產物,也是濟寧人尋求文化創新、文化圖強的重大舉措。成立兩年來,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好戲連臺,文化交流活動亮點紛呈,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文化產業招商成效顯著,傳統文化示范區的功能得以精彩展示。
文旅融合,深耕產業轉型升級
在尼山圣境風景區里,一尊高72米、金光燦爛、可親可敬的孔子塑像引得來此“修賢”的人們紛紛拾級而上,表達對尊師圣像的景仰崇敬之情。尼山圣境,這處集文化體驗、修學啟智、生態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復合性文化載體,位于曲阜東南25公里處,是濟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基地,致力于打造世界級人文旅游目的地。
每個到過濟寧的人,無不為其逾越千古的歷史文化和秀麗宜人的自然風光所著迷。四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濟寧重要講話為指針,濟寧深度實施了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曲阜尼山圣境、水泊梁山、興隆文化園、微山湖等重大旅游項目,重點打造了儒家文化體驗游、研學游、鄉村游三大主題產品,全力提升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汶上太子靈蹤文化節、微山荷花節、世界儒學大會等旅游節會品牌,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成為濟寧創造社會經濟價值的重要方式,尤其是研學游,成為濟寧一大特色和濟寧旅游的一大亮點。
有所玩、有所學、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樂,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享受到文化的愉悅,是人們對研學游的切身體會。近年來,依托“東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運河”的資源布局,濟寧重點打造了習儒拜圣、中華成人禮、文武雙全、中華文化尋根、禮佛禪修、紅色文化、濕地科普、運河探訪等十大特色游學旅行品牌。
與此同時,濟寧進一步細分境內外客源群體和市場,重點推出了習儒拜圣游學之旅、中華文化尋根游學之旅、文武雙全游學之旅、中華成人禮之旅等10條國學經典研學游線路產品。
濟寧還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特色研學旅行產品,重點打造了曲阜“游圣地、習六藝”修學之旅、鄒城“孟子修學游”、泗水鄉村儒學講堂等37個線路產品。其中,孔子“為人之道”、孟子“民貴之道”、水滸“大義之道”入選省十大國學之道游學旅行產品品牌。曲阜“國學之旅”系列、“德行好少年”國學研學游、傳統家教文化體驗游和孔廟釋奠禮、中華成人禮等四個游學旅游產品分別獲得省旅游產品創新獎一、二、三等獎,成為全省獲此獎項最多的縣市。
大運河文化是濟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行走濟寧,大型風情劇《我家就在岸上住》和大型山東梆子劇目《運河老店》不容錯過,這是濟寧為再現運河繁榮盛景打造的運河文化產業品牌劇目。近年來,濟寧市對接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綱要,深入挖掘大運河濟寧段歷史文化資源,編制大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規劃,實施運河文化遺產保護修繕工程,建設了“濟州古城”“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狀元古鎮、運河小鎮等特色文化旅游項目,吸引著全世界的游客在此駐足流連,成功創建全國首批運河文化建設示范城市。
創意創新,讓傳統文化融入生活
2017年6月15日,一個集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品展示、創意文化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平臺——濟寧文化創意園二期工程在濟寧高新區破土而出,它與第二屆“創意濟寧”文化產品設計大賽一起,吹響了傳統文化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沖鋒號”。
這已不是濟寧第一個文化轉型升級的生動案例。2017年7月,愛奇藝項目簽約落戶濟寧建設“雙創”示范基地,充分借助愛奇藝品牌、平臺、用戶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在愛奇藝PC端、移動端和TV端開辦優秀傳統文化專欄,進行傳統文化的互聯網普及推廣。“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愛奇藝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龔宇表示,“內容是不變的,意志是永存的,精神是永存的,但是形式是變化的,我們會借助愛奇藝的用戶和平臺,去創作更加符合當今時代的影視作品。”以“傳統文化+互聯網”為抓手,濟寧吹響了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新號角。
同時,濟寧以曲阜國家級文化建設示范園區為載體,大力培育會展節慶、文化創意、健康養生三大潛力產業,提升演藝娛樂、藝術品、影視傳媒、數字動漫四大新興產業,打造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示范區。濟寧市目前已成立濟寧動漫聯盟,舉辦了兩屆中國(濟寧)動漫文化節,原創動漫作品《孟母教子》《論語名句故事》被國家漢辦列為全球孔子學院、孔子學校指定輔助教材,《論語名句故事》入選文化部、財政部2014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漫扶持項目。
讓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在文創領域,濟寧通過舉辦2017年度“創意濟寧”文化產品設計大賽等,匯聚創意設計智慧,開發具有濟寧印記、濟寧風格和濟寧特色的文創產品,架起文化與市場、創意與生活之間的橋梁。大賽自啟動以來,收到了來自山東、廣東、臺灣等省區以及丹麥的500余件設計和實物作品。作品充分融入了孔孟、運河、梁祝、微山湖等濟寧元素,活化應用經典,將濟寧本土文化和時尚現代等元素和符號應用到現代文化產品設計中,使傳統文化進一步融入到大眾生活,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時尚元素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諸如此類,文化產業借力“互聯網+創意”,濟寧實現了文化產業轉型發展的華麗轉身。濟寧文化產業增加值居全省前列,被評為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
從前人們行走濟寧,感觸到的大多是儒家文化的深沉魅力,是大運河史詩般的雄渾與滄桑,文化,自古便是濟寧的命脈與榮光。如今,文化又是濟寧的歷史使命與時代擔當,行走濟寧,以產業帶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紙上文化變得可觸可感,因文化而聞名于世的濟寧也必將以文化實現“鳳凰涅磐”。
(編輯/公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