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梳理了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現狀,在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當前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構建了基于“互聯網+”視角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并給出了加快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的對策建議:統一認識,確保創新創業意識植根人心;互聯共享,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鏈;強化融合,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協同發展;貫穿始終,保證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協同發展,建立立體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關鍵詞]互聯網+ 大學生 創新創業教育 生態體系
[作者簡介]王長偉(1975- ),男,河南沈丘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江蘇 南京 210023)王艷偉(1980- ),男,河南沈丘人,云南農業大學,講師,博士。(云南 昆明 650201)
[課題項目]本文系云南省高校畢業生2016年就業創業研究項目“‘互聯網+’視閾下云南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16ZD01)、云南農業大學2017年教改項目“‘互聯網+’視閾下云南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構建及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7YAUJY140)和云南農業大學2015年就業創業工作研究項目“基于多方滿意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協同驅動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5ZD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7)24-0073-03
一、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現狀
1.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現狀。第一,研究內容方面。許多學者主要從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構建、體系建立,以及人才培養方式、途徑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另外,部分學者基于創業教育外部環境優化的視角,在創新創業教育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做了深入思考。第二,研究方法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應用較多的是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定性研究往往是首先給出創新創業教育的定義與內涵,然后梳理研究現狀,最后根據實際情況總結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案例研究通過對實際已經運行的案例進行剖析,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挖掘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根據實際情況總結出適合創新創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的措施及建議。
2.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現狀。在美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被稱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美國是最早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國家,已正式將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現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全覆蓋。英國政府在1987年發起了EHE計劃,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和措施。德國政府積極推廣創業創新教育新模式。日本和印度政府也先后出臺了很多鼓勵政策和措施支持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
從以上的研究現狀來看,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較快,國內發展相對比較遲緩。
二、基于“互聯網+”視角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研究價值
在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是落實“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以創業帶動就業”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路徑,是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主要措施。
立足于“互聯網+”視域,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并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協同驅動機制,有助于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全面發展,實現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當前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不平衡。第一,區域發展不均衡。近年來,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比較迅猛,但是存在著嚴重的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東部沿海地區發展相對較快,西部地區發展相對緩慢。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在部分西部高校還處于選修甚至是未開設狀態。事實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遠不止單純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那么簡單,它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來完成。因此,如何合理統籌東西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均衡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第二,層次發展不平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涉及的學生層次有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各學生層次的需求是不一樣的。然而由于目前沒有分層次開設不同的創新創業課程,導致各層次基本都開設同樣內容的課程,只是教師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就業需要對教學內容有所側重而已,因此,如何分層次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第三,水平發展不適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刀切”的現象,即不管是什么地區、哪種情況都要求創新創業。筆者認為,對于大學生而言,“就業是永遠的主旋律,創業是更高層次的就業”。應該發展與實際情況相適應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如何確保創新創業教育與實際相適應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2.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不到位。目前,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仍然存在“三不到位”現象,即思想高度不到位、認識水平不到位、思維意識不到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戰略部署的關鍵環節,是創新思維迸發、創新意識提高、創業能力提升的基礎,但是,部分人沒有把其放到一個應有的地位和高度。
3.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健全。第一,師資力量不完備。當前,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快速發展,各高校均出現了師資嚴重短缺的問題。現有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一般來自于從事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的教師或者管理經濟學院的專職教師,很少有專門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一線教師從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沒有經過系統的研究和學習,各高校的創新創業教師就“匆忙上馬”,授課時顯得“捉襟見肘”。第二,資源平臺不協同。大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分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由校團委、學生處、科技處、教務處、招生就業處等不同的職能部門分別負責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任務,導致出現“多頭領導”的現象,極大地浪費了國家的創新創業資源。
四、基于“互聯網+”視角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是包括企業、家庭、高校、學生、政府等多個子系統在內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協同發展的生態系統(如75頁圖所示)。其中,高校、政府和企業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三個最主要的方面。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框架體系包括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師資體系、實踐體系、文化體系、孵化體系等。
高校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其他子系統相互協調,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由傳統模式向生態圈模式轉變。
五、加快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的對策建議
第一,統一認識,確保創新創業意識植根人心。在目前創新創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形勢下,應進一步借助各種媒體,特別是各種新媒體廣泛宣傳,提高公眾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形成“人人創新,人人創意,擼起袖子一起創業”的創新創業氛圍,使得創新創業意識逐漸深入人心。第二,互聯共享,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鏈。筆者認為,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整合資源,通過“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構建適應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生態鏈,使得高校、政府、企業和學生等主體實現有效協同。第三,強化融合,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協同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既不是高校某一個部門能夠單獨完成的事情,也不是高校一個單位能夠獨立做好的事情。一方面,在高校內部的小循環中,學校要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負責部門,所有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均由該部門負責統籌實施,其余部門給予配合;另一方面,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大循環中,要利用法律和制度規范各主體的職責和權限,保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長久發展和有效運行。第四,貫穿始終,保證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高校應從學生大一入學開始,按照創新創業教育規律,不間斷地開設不同的創新創業課程,確保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第五,協同發展,建立立體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針對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區域發展不均衡、層次發展不平衡、水平發展不適度”的問題,社會各界應該聯合起來,建立“創新創業協同發展平臺”。高校應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在“創新創業協同發展平臺”的支撐下,根據實際情況和客觀需要構建立體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薛慧.關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思考[J].江蘇高教,2014(3).
[2]黃國輝.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1).
[3]李一.美國高校創業生態系統對我國創業教育的啟示——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J].繼續教育,2015(8).
[4]何郁冰,周子琰.慕尼黑工業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及啟示[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10).